[发明专利]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9406.1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洪兴 |
主分类号: | F02N17/053 | 分类号: | F02N17/053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00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燃油 火焰 预热 电子 智能 控制 起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涉及的是一种内燃机柴油发动机预热冷起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使用柴油机为动力的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如不使用辅助低温起动装置是难以起动的。目前柴油机冷起动装置一般采用的是,电热、火焰预热两种。前者电能转换热能用电量大,特别在高纬度的寒区,大电流、长时间的起动。蓄电池难以支持足够的电量。后者单个火焰预热塞,使得发动机个缸的温度不均匀,个别缸不容易着火烟度过大不利环保,并且发动机难以起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如室内暖房等才能正常起动。这样使用成本过大并且车辆的机动性能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它采用两个以上多燃油火焰预热塞预热发动机进气道,使得在高寒地区车辆起动时,能快速的提高发动机进气支管内的温度,让车辆模拟在正常温度下起动,并且有烟度小起动速度快、电能耗低的优点。
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包括起动开关、电子控制器、火燃预热塞、输油管、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具控制盒,控制盒内装有温控开关和定时器。起动开关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器相连,起动开关连接有电源线,温度传感器装在柴油发动机进气管上,温控开关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燃油火焰预热塞装在柴油发动机进气管上。燃油火焰预热塞设置有至少2个,分别装在气缸前端进气管上。燃油火焰预热塞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通过温控开关与起动开关相连接。燃油火燃预热塞设置有喷油管,喷油管内装有电加热管或电加热丝。电磁阀装在输油管上,输油管与柴油发动机油泵回油管连接,输油管与燃油火燃预热塞相连通。
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工作时采用电子控制器智能控制:
(1)起动开关第一档打开3秒,3秒以前用于发动机直接起动,电子控制器不工作。环境温度为0度以下,包括0度,预热燃油火焰预热塞,其中工作电流20A,两只各10A,装在进气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接通电源。燃油火焰预热塞进入预热状态,预热指示灯亮起。当预热时间达到时指示灯闪跳表示柴油发动机可以起动。预热时间的控制,接通电源3秒系统开始工作,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初始温度信号,当温度为0~-10度时燃油火焰预热塞预热8秒;当温度为-10~-20度燃油火焰预热塞预热10秒;当温度为-20~-40度以上预热12秒。
(2)当预热指示灯闪跳时,起动开关切换第2档起动柴油发动机,此时,燃油电磁阀同时接通电源。燃油通过电磁阀进入预热好的燃油火焰预热塞喷火,火焰预热进气支管。当进气支管内温度上升至80度时温度传感器发出指令(温度指令可上下调整),关闭电磁阀、燃油火焰预热塞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电源,一个循环结束。或者火焰预热进气支管2-15秒钟后时间定时器控制关闭以上电路。如系统误操作时,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0秒。以上控制电路为12V、24V两种工作电压。
(3)常温时关闭电子控制器,柴油发动机直接起动。
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由于采用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控制器智能控制,进行预热发动机进气道,使柴油发动机冷起动,可以在零下40度以下也能正常起动,起动时不会产生大量黑烟,可以减少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可以进行智能化控制柴油发动机冷起动,减轻操作劳动强度,可以大量节约起动时消耗的燃油。特别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柴油发动机配套使用。
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由于采用两个以上多燃油火焰预热塞预热发动机进气道,使得在高寒地区车辆起动时,能快速的提高发动机进气支管内的温度,让车辆模拟在正常温度下起动。并且有烟度小起动速度快、电能耗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柴油发动机多燃油火焰预热塞电子智能控制冷起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洪兴,未经胡洪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9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