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深度无人潜水器及其深度复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6825.0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晔;庞永杰;万磊;张磊;孙俊岭;邹劲;唐旭东;吕翀;陈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B63G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无人 潜水 及其 复合 控制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潜器的深度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大深度无人潜水器运动控制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深度无人潜水器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机器人技术的学科交叉领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大深度无人潜水器在可广泛用于海底生物资源探查,矿产资源采样,海底地形勘测,沉物打捞,地震地热活动的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维护等。经过多年来各国学者的努力,大深度无人潜水器的运动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研究试验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大深度下潜过程中单纯采用净浮力调整装置(如水舱、油舱),执行机构响应较慢,容易出现较大的超调;而采用垂向槽道桨进行大深度下潜,消耗能源很大,不利于进入指定深度后的长时间停留和作业;采用水平翼调节纵倾,也需要无人潜水器艉部主螺旋桨保持轴向运动,大深度下潜过程中消耗能源也很大。
因此,研制出一种能有效适用于无人潜水器大深度下潜,较少消耗能源,又便于精确定深的复合控制方法,是无人潜水器大深度航行控制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海洋工程》(2006年,24卷3期)上刊登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低速大漂角模糊滑模航向控制研究”中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它主要包括“通过模型试验测量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低速大漂角运动时所受到的非线性水动力。基于一种新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为潜水器设计了鲁棒航向控制器。在不同的漂角子区间内分别设计局部镇定的滑模控制器,然后通过Takagi-Sugeno模糊推理系统将它们光滑连接,得到模糊滑模控制。仿真计算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但其对象是一种载人潜水器,另外,其提出的航向控制器是用来控制艏向而非深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适应无人大深度下潜,能源消耗低,又便于精确定深的一种大深度无人潜水器。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大深度无人潜水器的深度复合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大深度无人潜水器的组成包括潜器主体,安装在潜器主体艉部的艉部主螺旋桨,安装在潜器主体艏部的艏部水平翼,安装在潜器主体艉部的艉部水平翼,在潜器主体内部设置有浮力调节水舱,在潜器主体的艉部和艏部分别设置有艉垂向槽道桨和艏垂向槽道桨,浮力调节水舱、艏部水平翼、艉部水平翼、艉部主螺旋桨、艏垂向槽道桨、艉垂向槽道桨都与一台嵌入有控制核心程序且设置在主控耐压舱内的PC/104计算机,PC/104计算机包括CPU核心板卡、DA/AD卡、8串口卡、数字IO板、脉冲发生板和电源板,所有板卡通过PC/104总线进行电源和数据的传输,深度测量传感器设置在潜器主体的底部,深度测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入PC/104计算机,在潜器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左右压载铅块,压载铅块与潜器主体之间通过爆破螺栓相连,爆破螺栓由PC/104计算机控制,利用核心程序控制数字IO板激活爆破螺栓。
本发明的大深度无人潜水器的深度复合控制方法为:
从水面状态开始,向浮力调节水舱注水,使无人潜水器重力>浮力,向大深度无纵倾下潜;
在距离预定深度还有50m距离时,启动高压气泵排除浮力调节水舱中的压载水,恢复到原来的水量,使无人潜水器回到初始的零浮力状态;
启动垂向槽道桨,依靠垂向槽道桨向下推水,提供向上的力;
待无人潜水器的下沉速度减缓到0.5m/s以下时,关闭垂向槽道桨,艉部主螺旋桨开启,进入定速航行状态,依靠艏、艉部水平翼控制纵倾,进而耦合轴向运动,精确控制深度。
若在大深度定深航行中,以上执行机构都失效的情况下,核心程序控制数字IO板激活爆破螺栓,引爆爆破螺栓,抛掉无人潜水器底部压载铅块,使浮力>>重力,迅速上浮,等待水面母船救援。
本发明将浮力调节水舱、艏水平翼、艉水平翼、艉部主螺旋桨、艏垂向槽道桨、艉垂向槽道桨等潜器的驱动、控制机构同时布置在一个潜器主体上,通过嵌有控制核心程序的一台PC/104计算机及可以实现复合控制,既可以实现无人潜水器的大深度下潜,又便于精确定深度。
本发明可有效地适应无人潜水器大深度下潜,较少消耗能源,又便于精确定深,实际应用于大深度无人潜水器控制系统设计,可有效进行大深度海域水下探测,采样,资源探查等活动。这样既避免了大深度下潜过程中,一直采用垂向槽道桨带来的能源大量消耗,也可以在指定大深度实现精确定深巡航。对于大深度海域的探查,如海沟中矿物和生物资源的探测开发,大深度海域沉船的调查,以及海底热液黑烟囱区域的科考都具有积极意义。
(四)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拥塞监测设备及一种交通拥塞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酒瓶保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