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椒疫病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2437.0 申请日: 2008-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1445825A 公开(公告)日: 2009-06-03
发明(设计)人: 陈庆河;翁启勇;兰成忠;李本金;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4;C12N15/11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00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辣椒 疫病 分子 检测 引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鉴定及防治技术的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辣椒疫病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侵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于1918年首次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现已成为世界各国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Ristaine etal.,1999)。辣椒疫霉菌寄主范围广,除辣椒外,还可侵染茄科和葫芦科的番茄、茄子、西瓜和西葫芦等50多种作物(Tian et al.,2004;Hausbeck,et al.,2004),其发生面积广,危害十分严重,在适宜发病条件下,病害大流行可造成寄主作物绝收(Gevens et al.,2007;姜彦全等,2008;刘学敏等,2007)。同时,辣椒疫霉菌是一种土传病原菌,它可以经雨水、土壤、病残体等从发病区向未发病区传播,而且其侵染能力强,由其引起的病害多属于多循环病害,在较短的时间内可造成植株死亡、根茎和果实腐烂。因此,开展辣椒疫霉菌检测,防止其从发病区向未发病区传播,以及在其发病初期进行诊断检测,对辣椒疫病的及时控制具有重要意义(Silvar,et al,2005)。

自从发现辣椒疫霉菌以来,各国研究人员便对其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土壤、植物组织或水体中分离菌株,再对这些菌株的形态等进行鉴定,来确定是否存在辣椒疫霉菌,或者用肉眼和借助显微镜技术对发病症状进行判定是否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病害。传统的检测方法不仅费时、准确度低,而且要求检测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最重要一点是它不能满足病害防治中制定最佳防治时期的需求,因此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植物病理学研究的需要,因其很容易错过病害防治的最佳时期(Kelly,et al.,2006;Schena,et al.,200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PCR技术对病原菌进行特异、灵敏的快速分子检测的成功例子已越来越多(Li et al,2003)。国内外有学者利用基于ITS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对辣椒疫霉菌的分子检测开展研究(Silvar et al.,2005;Zhang,et al.,2006),但是ITS在病原菌的近缘种之间变化很小,从ITS序列上设计引物很难将两个相以性高的种区分开(Martin and Tooley,2003),很难从ITS序列上对它们进行区分(Brasier et al,2004)。因此要对辣椒疫霉菌进行高灵敏性和特异检测,应从疫霉菌其它基因上设计引物进行检测。已有研究表明,疫霉菌属中的YPT1基因(ras-related protein)含有多个外显子和内含子,多个外显子具有保守性,而这些内含子在不同种之间具有多变性,非常适合于设计引物进行疫霉属卵菌近缘种的分子检测,区分不同种的疫霉菌(Schena et al,20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椒疫病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其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辣椒疫病菌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所需周期长、目前辣椒疫病菌分子检测测方法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辣椒疫病菌的特异分子检测引物,方法结果可靠、易于操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带菌的植物组织和土壤的高灵敏度快速分子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辣椒疫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此技术对于辣椒疫霉菌引起病害显症之前的早期监测,确定病害防治最佳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下列步骤:

1.根据辣椒疫病YPT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设计了对辣椒疫病菌具有特异扩增作用的一对PCR引物,即特异分子检测引物的序列为:

上游引物PCA1F:5‘-GTATAGCAGAGGTTTAGTGAA-3’

下游引物PCA2R:5‘-ACTGAAGTTCTGCGTGCGTT-3’,

2.辣椒疫病菌特异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1)被辣椒疫病菌、辣椒疫病菌感染的植物组织或存在辣椒疫病菌的土壤中提取DNA

(2)PCR扩增:PCR反应体系25μl,包括2.5μl 10×PCR反应缓冲液,2.0mmol/L Mg2+,50μmol/L dNTPs,1.25U Taq DNA聚合酶,引物PCA1F和PCA2R各0.5μmol/L和10ng模板DNA,d.d.H2O补足25μl,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2min;94℃2变性1min,60℃退火30sec,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1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