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鲜叶的腌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252.3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基元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A23F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辉 |
地址: | 3172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鲜叶 腌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腌制食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茶鲜叶的腌制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的腌制方法有三种,一是咸菜,而是泡菜,三是酱菜。咸菜是用盐 腌制的蔬菜。由于咸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并且不是任 何蔬菜都适于腌制咸菜,比如有些蔬菜含水分很多、或含有大量纤维质,歇 易腐烂、或失水后只剩下粗纤维,营养和风味都不理想;而泡菜恰恰可以弥 补咸菜的缺憾。泡菜是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 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高丽菜、大白菜、 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洋葱等。泡菜有丰富的乳酸菌,可 帮助消化。但是制作泡菜不能碰到油,否则容易腐败,这给泡菜的制作和存 放带来了局限,而酱菜采用酱或酱油腌制、经过发酵、可长时间存放。茶鲜 叶就属于纤维质含量比较高的叶片,用常规腌制方法,制成品口感风味都不 理想,因此,没有被人们用来制作腌制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保持传统酱菜风味的前提下,提供一种便捷安全的茶鲜叶的 腌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a:采集茶叶——采集完整、无缺损、无病害特征的茶树鲜叶;
b:萎凋——将茶鲜叶,于通风处摊匀,晾10~24小时,晾至芽叶变软;
c:杀青——晾过的茶叶送入杀青机,使用100℃~150℃高温蒸汽杀青;
d:冷却——杀青后的茶叶送入冷却池,用5℃~15℃冷却水浸泡10~30 分钟;
e:脱水——捞出茶叶,送入滚筒筛中,滚动脱除水分;脱水方式还可以 选择沥干、人工翻动晾干、气流干燥;
f:配制浆液——按重量份数计,取碎洋葱粒0.2~0.5份,放入酱油5~ 15份,醋0.2~0.6份,糖液0.5~1.5份,搅拌均匀;
g:腌制——按重量份数计,取步骤e中的茶叶5~10份,步骤f中的浆 液3~15份,混合后,搅拌均匀;
h:发酵——在0℃~10℃低温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不低于100天,之 后,取出包装后,即为腌制成品。
步骤c中,也可以采用沸水浸煮1~2秒的方法杀青、或者采用10%盐水 浸泡1~5分钟的方法杀青。
所述步骤c中的使用100℃~150℃高温蒸汽杀青采用沸水浸煮1~2秒的 方法杀青替代。
所述步骤c中的使用100℃~150℃高温蒸汽杀青采用10%盐水浸泡1~5 分钟的方法杀青替代。
本发明人将绿茶加工技术与酱菜腌制技术整合后改进,使茶鲜叶制成的 酱菜既保持了绿茶的营养成分,又有独特的酱香风味,适合在生活中大量推 广应用。其原理主要是:杀青的目的是使茶鲜叶中多酚氧化酶失活;快速冷 却步骤,可除去茶鲜时中部分苦涩味,并保持绿茶的颜色;洋葱粒切口中渗 出的汁液,可帮助发酵,洋葱粒可吸收酱油的咸涩味;采用低温长时间发酵, 为了降低发酵速度,减少微生物的集群数;另外,由于酱菜乳酸发酵,酸度 较高,加入糖,可改善泡菜风味。
因此,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工艺科学、营养搭配合理等特点,制成品 茶酱菜口感风味俱佳,并可大量利用闲置资源,提高茶种植业的行业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a:采集茶叶——采集完整、无缺损、无病害特征的茶树鲜叶;
b:萎凋——将茶鲜叶,于通风处摊匀,晾12小时,晾至芽叶变软;
c:杀青——晾过的茶叶送入杀青机,使用110℃的高温蒸汽杀青;
d:冷却——杀青后的茶叶送入冷却池,用5℃冷却水浸泡10分钟;
e:脱水——捞出茶叶,送入滚筒筛中,滚动脱除水分;脱水方式还可以 选择沥干、人工翻动晾干、气流干燥;
f:配制浆液——按重量份数计,取碎洋葱粒0.5份,放入酱油10份, 醋0.5份,糖液1.5份,搅拌均匀;
g:腌制,按重量份数计,取步骤e中的茶叶5份,步骤f中的浆液5份, 搅拌均匀;
h:发酵,在6℃低温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110天,之后,取出包装后, 即为腌制成品。
实施例2:
取茶鲜叶为主体材料,经过以下步骤制成:
a:采集茶叶——采集完整、无缺损、无病害特征的茶树鲜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基元,未经赵基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