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B位共掺杂钛酸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6546.3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7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雷;李雪;高峰;周雄;张翠娟;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C04B35/462;C04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钛酸锶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阳极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
技术背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新型的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燃料适用性强、清洁、无噪音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之一。阳极也称燃料电极,是SOFC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极的性能直接影响了SOFC的总体性能。在SOFC中,燃料在阳极与氧离子反应,因此需要阳极对燃料的氧化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在燃料的还原气氛下具有较高结构稳定性,还需要有较高的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使电解质传过来的氧离子顺利到达反应区域,反应产生的电子顺利传到外回路产生电流。
目前常用的SOFC阳极材料为Ni/YSZ金属陶瓷阳极,这种阳极具有较高的电子和离子电导以及催化活性。根据文献E P Murray.T Tsai,S A Barnett.A direct-methane fuel cell with aceria-based anode.Nature,1999,400:649-651和Hideto Kurokawa,Liming Yang,Craig P.Jacobson,Lutgard C.De Jonghe,Steven J.Visco,Y-doped SrTiO3 based sulfur tolerant anode forsolid oxide fuel cell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64:510-518报道,当以重整天然气为燃料时、Ni/YSZ存在碳沉积和硫中毒等问题,同时,细分散的Ni颗粒在SOFC高温工作时易产生颗粒烧结和团聚问题,从而降低Ni的催化活性。这些问题都将导致电池工作性能的衰减。因此,寻找新的可以对碳氢燃料直接电化学催化但不产生碳沉积的SOFC新型阳极材料是迫切和必要的,它将使包括汽油、丙烷、天然气等在内的较为廉价的、来源广泛的碳氢气体作为SOFC燃料成为可能,这将促进SOFC的商业化进程。
掺杂的SrTiO3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SOFC阳极材料。根据文献T.Kawada,T.Watanabe,A.Kaimai,K.Kawamura,Y.Nigara,J.Mizusaki,High temperature transportproperties in SrTiO3 under an oxygen potential gradient.Solid State Ionics 108(1998)391-402和F.Noll,W.Münch,I.Denk,J.Maier,SrTiO3 as a prototype of a mixed conductorConductivities.oxygen diffusion and boundary effects.Solid State Ionics 86-88(1996)711-717报道,SrTiO3具有ABO3型钙钛矿结构,在很宽的氧分压和温度范围内可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化学计量比的SrTiO3电导率很低,不能直接用于阳极材料。但是其在A、B位有很强的掺杂能力,通过A、B位元素的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并可改善材料的催化活性和热膨胀性能,因而成为SOFC阳极材料的优选材料之一。
掺杂的SrTiO3表现出混合导体的性质,电化学反应会在整个电极上发生,这将降低电池的浓差极化。同时,SrTiO3是全陶瓷部件,在高温下具有比Ni/YSZ更高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掺杂的SrTiO3能与多种电解质材料兼容,不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近几年来,SrTiO3基阳极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是由这种阳极材料组装的电池性能还不够理想,输出功率偏低,材料的电导率特别是离子电导率偏低。如何通过掺杂元素种类的选择和掺杂量的控制提高SrTiO3的电导率,成为SrTiO3作为SOFC阳极材料实用化的关键所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包铝复合扁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