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陈皮膏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8108.6 申请日: 2008-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1278708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余锦洲 申请(专利权)人: 余锦洲
主分类号: A23L1/064 分类号: A23L1/064;A23L1/212;A23L1/29;A61K36/752
代理公司: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华辉
地址: 529100广东省江门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陈皮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陈皮的深加工制品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陈皮膏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新会陈皮是新会大红柑的干果皮,享誉海内外。新会大红柑(学名枝柑),是新会著名土特产。因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以前就已蜚声遐迩,并被列为“贡品”,行销国内外。大红柑果实扁圆,油身而有光泽,皮色在成熟过程中由青转红,冬至前后呈大红。柑肉爽脆多汁,甜酸适度,每百毫升含柠檬酸0.7至0.82克,含糖10.1克至11.3克,可溶性固体物为11%-12%,单果重约100克-150克。新会大红柑,不仅是著名水果,而且药用价值较高,且有润心肺、清热、化痰止咳等功效。大红柑的果皮就是新会的著名特产-陈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称“陈皮”。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而“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上品,故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

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中医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陈皮膏,该陈皮膏易于保存,其食用和携带方便,而且其口感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陈皮膏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技术目的,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陈皮膏,其主要成分为陈皮,优选为产自广东的新会陈皮。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技术目的,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陈皮膏的制作方法,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将1份重量的陈皮用搅拌机打碎,加入1.5至3份的水,煮1.5至2.5小时,在煮的过程中不断地搅拌;

(2)隔离出陈皮渣,已隔离出陈皮渣的陈皮浆汁再用文火慢慢的熬,1~2小时后出陈皮香味,然后继续用文火慢熬,在用文火慢熬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搅拌,边搅拌边熬,直至收尽水分得陈皮膏体;

(3)趁热将所得热膏体用长10cm,宽7cm,厚1cm的模具定型;

(4)用食品烘干机将上述已成型的陈皮膏烘干,烘干温度是40~60度,烘干时间是4~6小时,烘干后制得硬块状的陈皮膏;

(5)将上述制得的硬块状陈皮膏先用锡纸包装,然后抽真空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陈皮膏能完整地保留陈皮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而且通过加工后,块状的陈皮膏更加便于人们随身携带和保存,是旅游的佳品;另外,由于陈皮在加工过程中已经隔离掉陈皮渣,使得其口感更佳,陈皮的香味更加醇正,而且更易做到清洁卫生,保护环境的目的;

(2)本发明陈皮膏的制作过程简单,易于实现。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陈皮膏,其主要成分为陈皮,优选产自广东的新会陈皮。

本发明陈皮膏的制作方法,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将1千克重量的陈皮用搅拌机打碎,加入1.5千克的水,煮1.5小时,在煮的过程中还不断的对其进行搅拌;

(2)将上述混合的陈皮浆液中的陈皮渣隔离出,已隔离出陈皮渣的陈皮浆汁再用文火慢慢的熬,1小时后出陈皮香味,然后继续用文火慢熬,在用文火慢熬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搅拌,边搅拌边熬,直至收尽水分得陈皮膏体,将隔离出来的陈皮渣烘干碾成陈皮粉后可以作成食品的香料,其能较好地利用陈皮渣,废物利用,同时做到清洁环保的目的;

(3)趁热将所得热膏体用长10cm,宽7cm,厚1cm的模具定型;

(4)用食品烘干机将上述已成型的陈皮膏烘干,其烘干温度是40~度,烘干时间是4小时,烘干后制得硬块状的陈皮膏;

(5)将上述制得的硬块状陈皮膏先用锡纸包装,然后抽真空包装。

实施例二

本发明陈皮膏的制作方法,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将1千克重量的陈皮用搅拌机打碎,加入3千克的水,煮2.5小时,在煮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搅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锦洲,未经余锦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1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