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差薄膜用树脂组合物、液晶显示装置用滤色器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带有相位差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用滤色器基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7643.3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智之;山下哲夫;江口益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C08G73/10;G02B5/20;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差 薄膜 树脂 组合 液晶 显示装置 用滤色器基板 以及 带有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位差薄膜用树脂组合物、液晶显示装置用滤色器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带有相位差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用滤色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利用轻质、薄型、低耗电等特性,液晶显示装置在笔记本电脑、移动信息终端、台式监视器、数码相机等各种用途中被使用。伴随液晶显示装置向大图像化、监视器用途发展,要求扩大液晶显示装置的视场角。
液晶显示装置的视场角比自发光型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狭窄的原因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一般是2片偏光膜夹着液晶层的结构,故而由光的行进方向不同而产生的液晶层延迟不同会影响透射强度。即,其原因是由于斜向延迟变大故而入射直线偏光变成椭圆偏光,暗状态下的漏光量增加,从而导致对比度降低。
因此,为了抑制斜向的对比度降低,使用用于补偿液晶层的延迟的相位差薄膜是有效的。现在,在扭曲向列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贴合含有盘状液晶的视场角扩大膜作为相位差薄膜,从而实现视场角扩大。
另一方面,作为以扩大视场角为目标的新型液晶显示方式,有人开发了VA(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方式、IPS(共面转换,In-planeSwitching)方式等。
对VA方式,为了进一步扩大视场角,也可以使用双轴拉伸的相位差薄膜。但是,因为制作这些薄膜并不容易,而且取向或拉伸工序是不可缺 的,所以工序繁琐。
针对该问题,有人提出了通过设置具有负的光学单轴各向异性、且光轴与薄膜面垂直或近似垂直的聚酰亚胺相位差薄膜,从而扩大液晶显示装置的视场角的方法(专利文献1)。
聚酰亚胺显示相位差薄膜的功能是由于下述原因:由于高分子的主链方向具有芳香族环、芳香族杂环等,所以主链方向的折射率比与主链垂直方向的折射率大,故而作为分子显示较大的双折射;另外,由于该分子链容易与基板平行地取向,所以在膜厚方向与平行于膜面的方向之间产生折射率差(作为膜的双折射)。
但是,上述的聚酰亚胺相位差薄膜中分子结构所引起的光吸收性较强,不能说透明性充分,而且在相位差薄膜中使用时,液晶显示装置的白色显示带有黄色,存在图像显示品质上的问题。
为了提高聚酰亚胺的透明性,有人提出了在聚酰亚胺系树脂中导入具有脂环式基团等非芳香族性基团的酸成分、二胺成分,从而防止形成分子内共轭和电荷移动配位体(专利文献2~4)。另外,有人提出了应用聚酰亚胺系树脂作为光学用元件,所述聚酰亚胺系树脂的特征在于高透明性和低双折射性,即在提高透明性的同时,降低了取向双折射和应力双折射(专利文献5~7)。
另一方面,作为相位差薄膜理想的聚酰亚胺材料,要求具有高透明性、同时具有高双折射性的聚酰亚胺材料。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90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56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9-7317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2-161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10-221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平11-60732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5-163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位差薄膜用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不需要取向和拉伸工序,可以通过涂布在基板上而形成高透明性、高双折射性的相位差薄膜,并提供具有该相位差薄膜的滤色器基板和宽视场角、高对比度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带有相位差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用滤色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包括下述的构成。
1.一种相位差薄膜形成用树脂组合物,是用于形成相位差薄膜的树脂组合物,所述相位差薄膜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相位差薄膜,具有负的光学单轴各向异性,光轴与薄膜面近似垂直,且厚度方向的双折射Δn为0.01~0.3,并且所述组合物含有聚酰亚胺前体和有机溶剂,所述聚酰亚胺前体是使至少1种四羧酸二酐与至少1种二胺反应而得到的,所述至少1种四羧酸二酐和所述至少1种二胺中的至少任1种是脂环式化合物。
2.根据1所述的组合物,作为脂环式化合物的二胺是下述通式(1)所示的反式-1,4-二氨基环己烷化合物,
上述式中,R1表示1价的有机基团或氢原子。
3.根据2所述的组合物,四羧酸二酐是下述通式(2)所示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7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