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片衬底电位隔离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112.9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宇杰;张小兴;吕英杰;王洪来;黄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092 | 分类号: | H01L27/092 |
代理公司: | 国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里歌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衬底 电位 隔离 电路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位隔离电路,尤其是一种芯片衬底电位隔离电路。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工艺与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针对不同的设计的要求,所需选择的工艺就会不同,如使用BiCMOS工艺还是CMOS工艺,使用高压工艺还是普通的工艺以及使用单阱工艺还是双阱工艺等等。
实现CMOS电路的工艺技术有多种,而CMOS是在PMOS工艺技术基础上于1963年发展起来的,因此采用在n型衬底上的p阱制备NMOS器件是很自然的选择,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与LSI的主流工艺增强型/耗层型(E/D)的完全兼容,n阱CMOS工艺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它采用E/D NMOS的相同的p型衬底材料制备NMOS器件,采用离子注入形成的n阱制备PMOS器件,采用沟道离子注入调整两种沟道器件的阈值电压,结构如图2所示;
另外在单阱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双阱工艺。双阱CMOS采用高浓度的n+衬底,在上面生长高阻r外延层,并在其上形成n阱和p阱。其结构如图3所示;
n阱CMOS工艺与p阱CMOS工艺相比有许多明显的优点。首先是与E/D NMOS工艺完全兼容,因此,可以直接利用已经高度发展的NMOS工艺技术;其次是制备在轻掺杂衬底上的NMOS的性能得到了最佳化--保持了高的电子迁移率,低的体效应系数,低的n+结的寄生电容,降低了漏结势垒区的电场强度,从而降低了电子碰撞电离所产生的电流等。这个优点对动态CMOS电路,如时钟CMOS电路,多米诺电路等的性能改进尤其明显。而对于双阱工艺来说,由于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所以成本就要比单阱工艺高。所以目前P衬底N阱工艺应用的最为广泛。
另外,从目前的技术上来看,为了防止闩锁和其他寄生效应,导致芯片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的发生,阱的衬底,尤其是整个芯片的衬底的电位都是要接在电源或者地上的。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衬底电位隔离电路,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不再局限于再把衬底接在电源或者地上,而是把衬底做为一个输入输出端子,且操作起来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新型优化电路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芯片衬底电位隔离电路,包括输入检测端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芯片衬底、电压箝位电路和限流电路;其中,输入检测端子通过电压箝位电路和限流电路连接到芯片的衬底上。
上述所说的电压箝位电路是由限流电阻I和PMOS管I构成;所说的限流电阻I的一端与外部输入检测端子连接,另一端则与芯片的P型衬底连接;所说的PMOS管I采用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其源极与P型衬底连接,其栅极和漏极连接在一起,并与地VSS连接,PMOS管I的衬底与电源VDD连接。
上述所说的限流电路是由限流电阻II、NMOS管II和NMOS管III组成;所说的限流电阻II连接在NMOS管II的源极和NMOS管III的漏极之间;所说的NMOS管II的漏极与外部输入检测端子连接,其衬底与P衬底连接,栅极连接内部电压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说的NMOS管III的漏极与限流电阻II相连,源端和衬底与地VSS连接,栅极连接内部电压控制信号输入端。
上述所说的限流电路是由限流电阻III、限流电阻IV、PMOS管IV、NMOS管V组成;所说的限流电阻III和限流电阻IV的一端连接MOS开关管的栅极,限流电阻III的另外一端连接PMOS管IV的漏极,限流电阻IV的另外一端连接NMOS管V的漏极;PMOS管IV的衬底和源极连接到电源VDD上,栅极连接内部电压控制信号;NMOS管V的源极连接内部电压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其衬底连接P型衬底,且其栅极与内部电压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将整个芯片的衬底是作为芯片的一个非电源和地的输入输出端子独立使用;其工作方法为:(1)将整个芯片的衬底作为芯片的一个非电源和地的输入输出端子,并进行线路连接;(2)将外部的输入检测端子的检测到得电压信号接到电压箝位电路和限流电路,然后通过电压箝位电路和限流电路后连接到整个芯片的大衬底上;(3)当输入检测端子的电压比较高的时候,PMOS管I管导通,则电流流过限流电阻I,在电阻上产生压降,从而使得P衬底的电压被箝制下去;当输入检测端子电压比较低,甚至为负电压的时候,PMOS管I管不打开,从而整个衬底的电压等于输入检测端子的电压;(4)当输入检测端子的电流比较高的时候,则电流流过限流电阻,从而限制了流过整个衬底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冷冷凝器
- 下一篇:带有模拟电话接口和局端线路接口的IP语音接入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