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声波辅助酶解制备麦麸膳食纤维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35501.0 申请日: 2007-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1156684A 公开(公告)日: 2008-04-09
发明(设计)人: 陈正行;张海波;沈国强;杨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23L1/28;A23L1/10;A23L1/308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殷红梅
地址: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超声波 辅助 制备 麦麸 膳食 纤维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辅助酶解制备麦麸膳食纤维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农副产品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营养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是指不为人体消化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的总称,它主要包括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包括:使粪便变软并增加粪便排出量,起到预防便秘、结肠癌、肠憩室、痔疮和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改善末梢神经组织对胰岛素的感受性,能调节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是一种无能量填充料,能防治肥胖症;膳食纤维缺乏与否与阑尾炎、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和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与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此外膳食纤维不仅具有以上生理功能,还具有吸水、吸油、保水、保油等物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它具有与已知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完全不同的生理作用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产量也较高。麦麸是小麦加工后的副产品,具有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麦麸大多用作饲料和酿造辅料,价格便宜,经济利用价值不高。而麦麸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的生理活性膳食纤维,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优质的膳食纤维来源。但麦麸中还含较多的淀粉、蛋白质、油脂和植酸等,作为活性膳食纤维和功能食品添加剂仍不理想,若采用合理的提取工艺,除去麦麸中非纤维成分,可进一步纯化膳食纤维并提高其含量。

小麦膳食纤维,也称为小麦食用纤维,其存在于小麦麸皮中,而小麦大部分麸皮附着在皮层。自古以来,小麦用来制粉,以日常摄取较多的小麦麸。在欧美,早在医学发展初期,就知道采用小麦麸预防便秘,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制粉技术向食用生活的高度化、精细化发展,一直是纤维的营养成分利用率低下,传统的是小麦麸皮供饲料用。

国内外现已开发的膳食纤维共6大类约30余种。这6大类包括:谷物纤维、豆类种子和种皮纤维、水果和蔬菜纤维、微生物、其他天然纤维以及合成和半合成纤维。然而,目前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只有10余种。小麦麸皮作为面粉加工的副产品,已日益受人们的重视。各国正致力于开发研制适合人们消费口味的麦麸膳食纤维食品。麦麸膳食纤维食品成本较低、价格适中、消费对象广泛。国际上,膳食纤维被广泛用作为食品添加剂、食品强化剂。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为16-24g。目前,已有多种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售。

1970年以后,英国D·Burkin博士提出“大肠的疾病发生与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有关”的报告,称膳食纤维为“第六营养素”(有些营养专家称为“第七营养素”)。这样,小麦麸作为新的膳食纤维材料广泛得到应用。1980年ICC(国际谷物化学协会)的大会上提出:“在一般可能摄入的膳食纤维中,小麦麸皮为最浓、有效,且适合人体”的报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辅助酶解制备麦麸膳食纤维的方法,提高小麦麸皮的利用价值,实现小麦麸皮的有效增值和利用,所制备的功能性膳食纤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够起到预防便秘、结肠癌、肠憩室、痔疮和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改善末梢神经组织对胰岛素的感受性,能调节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利用超声波辅助酶解制备麦麸膳食纤维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小麦麸皮进行筛理,除去杂质和部分淀粉,进行粉碎,以通过30目-50目筛为准;

2、取粉碎后的麸皮加入水,利用超声波处理,麸皮与水的重量比例为:1∶6~1∶16;

3、利用α-淀粉酶酶解除去小麦麸皮中的淀粉:先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5~7,接着加入α-淀粉酶,淀粉酶的作用条件:时间为:15~30min,温度为:95℃~100℃,体系中酶浓度为:0.3~0.5ml/L,底物浓度100~150g/L;

4、利用蛋白酶去除小麦麸皮中的蛋白质:上述悬浮液冷却至40~50℃,利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8~9.0,再加入碱性蛋白酶,蛋白酶的作用条件为:时间为:120min~150min,温度为:50℃~60℃,pH值为:8~9,酶浓度为:0.50~0.70g/L,底物浓度为:100~150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