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薯饮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882.3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蒋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三耀 |
主分类号: | A23L2/04 | 分类号: | A23L2/04;A23L2/68;A23L1/21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薯 饮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植物茎块加工成液体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一种以番薯为原料将其加工成番薯饮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番薯是一种非常普遍、价格低廉、且食用价值很高的食品,有研究证明:番薯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铁、钙、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加之食用方便、口感好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以番薯为原料制成的食品种类及食用方法,主要有下述几种:直接将番薯蒸煮、烘烤后食用,或煮熟后切片晾干食用,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以番薯为原料制成的饮料问世,从而使番薯的食用方法受到局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番薯饮料的制作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但能够将番薯制成饮料,而且该饮料还能保持番薯本身含有的营养成份,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高番薯的综合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这种番薯饮料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选料、清洗、破碎、磨浆、兑浆、撇缸、杀菌、过滤和包装工序,
选料:剔除残次品,获得原料;
清洗:清水洗净、沥干;
破碎:用破碎机破碎至2-5厘米大小,获得薯块;
磨浆:将薯块放入机磨中,按重量比向机磨内加入3-3.5倍份的纯净水,使薯块磨成薯糊,然后用孔径为50-70目的筛子将薯糊过滤,获得番薯汁;
兑浆:将番薯汁倒入容器,按体积比向容器内加入3-5倍份的纯净水,静置20-30分钟;
撇缸:取出上层清泔水移至另一容器,待用;
杀菌:将清泔水通入蒸气管道中加温杀菌;
过滤:经滤棒机过滤后移至冷却机,再送至成品储藏桶;包装:用包装机灌装即成产品。
具体实施时,兑浆工序中加入纯净水后,用成品豆腐水经发酵20-30分钟制得的酸浆调整酸碱度至5.3-5.8,然后再静置20-30分钟。
有益效果:发明人经过无数次试验,研究出了以番薯为原料制成番薯饮料的加工方法,不但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人造色素及调味品,原汁原味保存了番薯的营养成份。再则,沉淀获得的副产品可用于制备番薯淀粉,过滤获得的即为番薯糟,可用作饲料,大大提高了番薯的综合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选料:以白番薯为原料,剔除残次品;
清洗:用自来水洗净、沥干;
破碎:称取100公斤原料,用切刀式破碎机破碎至约3厘米大小,获得薯块;
磨浆:将薯块逐步放入机磨内辗磨,并按重量比分次向机磨内加入总量为325公斤的纯净水使薯块磨成薯糊,然后,用孔径为50目的筛子将薯糊过滤,获得番薯汁待用;
兑浆:将番薯汁倒入容器内,按体积比向容器内加入3倍份的纯净水,静置20分钟;
撇缸:取出上层清泔水至另一容器待用;
杀菌:将清泔水通入蒸气管道中加温杀菌;
过滤:经滤棒机过滤后移至冷却机,再送至成品储藏桶;
包装:包装机灌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
选料:以白番薯为原料,剔除残次品;
清洗:用自来水洗净、沥干;
破碎:称取100公斤原料,用切刀式破碎机破碎至约4厘米大小,获得薯块;
磨浆:将薯块逐步放入机磨内辗磨,并按重量比分次向机磨内加入总量为325公斤的纯净水使薯块磨成薯糊,然后,用孔径为70目的筛子将薯糊过滤,获得番薯汁待用;
兑浆:将番薯汁倒入容器内,按体积比向容器内加入4倍份的纯净水,然后,用酸浆调整PH值至5.6,静置30分钟;
撇缸:取出上层清泔水至另一容器待用;
杀菌:将清泔水通入蒸气管道中加温杀菌;
过滤:经滤棒机过滤后移至冷却机,再送至成品储藏桶;
包装:包装机灌装即得成品。
兑浆工序中的酸浆可由成品豆腐制成,制作时取成品豆腐汁水至密封容器内发酵25分钟即成,豆腐汁水的数量可视实际情况而定。蒸气管道中的加温杀菌温度采用通常食品的杀菌温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三耀,未经蒋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