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得的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2813.2 | 申请日: | 200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8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奥德蕾·A·舍曼;米奇斯瓦夫·H·马祖雷克;文迪·J·温克勒;埃丽卡·J·德拉海姆;拉里·A·麦克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8 | 分类号: | C09J183/08;C08G77/26;C08G77/388;C08L83/08;C09J7/02;C09D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剂 组合 以及 制品 | ||
对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涉及共同转让、共同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No.222,450(Sherman等人,标题为“Microstructured Adhesive Article andArticles Made Therefrom”),本专利申请与其同日提交(案卷号为61166US00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由硅氧烷与乙烯基单体构成的混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粘合剂制品以及含有该粘合剂组合物的层合制品。
背景技术
粘合剂制品,诸如薄片、膜、带等,通常难于以精确定位并且没有夹带空气的方式被施加到基底上,这主要是由于所述粘合剂的预粘结作用或“快粘”行为。这种情况对于其所包含的粘合剂具有高粘结强度和/或低温粘着性质的粘合剂制品而言,尤其如此。已经开发了许多方法来使得粘合剂制品的应用更加容易,这些方法包括(例如)采用应用助剂(例如肥皂液或滑石粉)的方法。此外,已经开发了具有压印的或结构化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制品,这种制品具有可易于移除和/或重新定位的粘合剂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描述这样一种粘合剂组合物,该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多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聚合物、单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大分子单体以及乙烯基单体。该粘合剂组合物用于制备这样的粘合剂制品,当该粘合剂制品被粘贴于基底上时,即使在较长一段时间之后该粘合剂仍保持为可移除的和/或可重新定位的。所述粘合剂制品可用于转移型粘合剂膜中,并且可用于适于光学应用的层合制品中。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多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聚合物、单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大分子单体以及乙烯基单体。所述多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聚合物由下式表示:
其中
X独立地为具有乙烯基官能团的一价基团;
Y独立地为二价连接基团;
D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约1至约10的烷基基团、芳基和取代芳基;
R为二价烃基;
R1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和取代芳基;
R2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和取代芳基;
R3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和乙烯基;
R4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和乙烯基;
m为0或1;并且
n为约15至约1000的整数。
所述单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大分子单体由下式表示:
其中
q为0或1;
s为1、2或3;
r为约15至约1000的整数;
R7为选自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烷基氨基、羟基、芳基和取代芳基的一价基团;
X独立地为具有乙烯基官能团的一价基团;
Y独立地为二价连接基团;
D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约1至约10的烷基基团、芳基和取代芳基;
R为二价烃基;
R2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和取代芳基;
R3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和乙烯基;
R4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和乙烯基;并且
m为0或1;
条件是当q为0时,Y为
以使得X和Y形成(甲基)丙烯酸酯。
所述乙烯基单体可包括单一一种单体或由不止一种单体构成的混合物。所述乙烯基单体可包括由软单体和硬单体构成的混合物,其中软单体是均聚后Tg低于约0℃的单体,硬单体是均聚后Tg高于约0℃的单体。软单体可以是具有约5至约21个碳原子的丙烯酸酯、具有约8至约22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或它们的组合。硬单体可以是(甲基)丙烯酸、支链(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约5至约7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羧酸乙烯酯、苯乙烯衍生物、(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丙烯腈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或它们的组合。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粘合剂组合物含有约2重量%至约10重量%的多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聚合物、约2重量%至约10重量%的单官能烯键式不饱和硅氧烷大分子单体、以及约85重量%至约96重量%的乙烯基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2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电影投影仪水印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制冷剂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