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与散热装置的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4621.1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赖振田;周志勇;丁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3/40;H05K7/20;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散热 装置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组合,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与散热装置的组合。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因其具有高亮度、体积小、重量轻、不易破损、低耗电量和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式显示产品中,其发光原理如下:施加一电压于二极管上,驱使二极管里的电子与空穴结合,并进一步产生光。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现象不是通过加热发光或放电发光,而是属于冷性发光,因此发光二极管的寿命可长达十万小时以上,且无须暖灯时间。此外,发光二极管更具有发光速度快、体积小、用电省、污染低、高可靠度、适合量产等优点,因而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众所周知桌上型电脑大致可分为主机部分、显示器及接口设备,而不论是主机部分、显示器或其接口设备通常会在其外表面嵌置一发光二极管,用以显示电源启闭或运作的状态。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体积小,功耗集中,就必须在壳体的内部或外部连接散热器,以便快速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散热,否则就不能保证发光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充分散发出去,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由于贴设在发光二极管上的散热器体积较大,而发光二极管的体积较小,如何将发光二极管便捷地稳固在散热器上成为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能否有效利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将发光二极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与散热装置的组合。
本发明发光二极管与散热装置的组合,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安装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扣合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吸热体,所述扣合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吸热体外围的扣合件及一套设于扣合件外围并与所述吸热体卡合的盖体,所述发光二极管压紧在盖体与扣合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盖体及扣合件与散热装置卡合将发光二极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散热装置上,操作方便、快捷。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与散热装置的组合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扣合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部分组合图。
图5是图1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揭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与散热装置的组合,其包括一发光二极管20、一散热装置70及一扣合装置(图未标),所述扣合装置将发光二极管20可拆卸地连接至散热装置70上。
上述扣合装置包括一盖体10及一锁固于盖体10内的扣合件30。所述散热装置70包括一吸热体40、一散热片组60及连接吸热体40与散热片组60的热管50。所述扣合装置的扣合件30套设于散热装置70的吸热体40的外围,所述发光二极管20安装于扣合件30上,盖体10与吸热体40底部卡扣并将发光二极管20罩设于其内。
上述盖体10具有一筒状本体110,该本体110具有一朝向发光二极管20的后端敞口(图未标),本实施例中本体110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其也可由其他金属材料制成。盖体10具有一顶部120,一圆形开口122设在顶部120中央位置处,以供发光二极管20伸出。盖体10的底部边缘形成三个弹性卡勾130,上述卡勾130均匀分布在本体110的圆周面上,用来勾扣吸热体40底部。每一卡勾130包括由盖体10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的卡腿132及由卡腿132末端朝本体110内部弯折的钩脚134。盖体10内壁顶部间隔设有圆柱状的凸柱140,用来按压发光二极管20于扣合件30。本体110靠近顶部的圆周内表面设有内螺纹150。
上述发光二极管20包括电路板200及设置在电路板200上表面的发光二极管灯具800。电路板200的下表面间隔设有三个导线插柱210(图中仅示两个),用来与导线连接。
上述扣合件30具有两端敞口的圆柱状本体300,本体300前端沿其圆周间隔分布三个三角状的定位片310,定位片310由本体300前端的边缘向内延伸且垂直于本体300的轴线,每一定位片310的直角处设有一定位孔312,可供电路板200的导线插柱210插入以定位。本体300后端间隔延伸三个弹性倒钩320,每一倒钩320包括一先向内弯折再向下延伸的钩腿322及由钩腿322末端向内弯折的钩脚324。本体300对应每一倒钩320处还设有一方形缺口326。本体300靠近定位片310的外围设有与盖体10上的内螺纹150相配合的外螺纹3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4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