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式散热片及其组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6137.X | 申请日: | 200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美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2 | 分类号: | B21D53/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散热片 及其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热管散热片设计及其组合方法,尤指一种经由穿孔与热管间形成圆周式面接触,且达到最佳的热传导效果的热管散热片及其组合方法。
因应科技蓬勃发展,各种电子元件诸如晶片、微处理片等的工作温度日益升高,因而设置热交换元件的散热方式,已形成不可或缺的应变模式。
传统设置热交换元件,所采用的是一种铝挤型的散热片,概以整块的铝材一体制造成型。但此种铝挤型的散热片制造成本高,且较浪费材料,相对售价亦趋于昂贵。所以,目前已出现一种热管式散热片,意图以较低售价的优点取代传统铝挤型的散热片。此种热管式散热片,如图1及图2所示,以下将简称习用技术配合说明之:
请参阅图1及图2,系为习用热管式散热片的立体图及侧剖图。如图所示:
该习用热管式散热片,由散热片1与热管2所组合,其中:
该散热片1,系设为板片状构造,而其两相对侧缘同向弯折形成有折缘11,并在散热片1上冲压出两凸管12,该凸管12系呈截面尺寸,且逐渐由根部朝各自由端渐减的锥形管体;
该热管2,系为一长条圆形杆体,该热管2系以干涉配合穿设于散热片1的凸管12内;
藉由上述的构造设计,系以两热管2将数个散热片1串成一热管散热片,并经由凸管12与热管2的圆周式点、线接触,达到散热的功效。
但前述习用技术利用既定的热管2与若干散热片1组合的构造,却有下列缺失:
(1)该热管2与若干散热片1系利用干涉配合,即以较粗的杆体强硬塞挤一开孔较小的洞,藉以达到紧密接触的效果,但其开孔被强迫拓宽且可滑动于热管2上,可见以一热管2是无法稳固数个散热片1的,故该习用热管式散热片需两根以上的热管2,才能稳固散热片1,其成本也花费较多。
(2)该热管2与若干散热片1系利用干涉配合,虽为求紧密结合,但却无法得到完全接触,只能以圆周式的点、线接触,对于想快速的将热管2热能传导至散热片1上藉以散热,其功效根本不大。
(3)该热管2与若干散热片1系利用干涉配合,在塞挤的过程中,无法以人力完成,须使用特殊机台才能达成穿设的目的。
有鉴于上述习用技术的各项缺憾,发明人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在从事该项产业之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由散热片与热管所组合的热管散热片及其组合方法,藉以在散热片的穿孔边缘开设开口,并在穿设有热管的穿孔边缘的开口处填充接着剂,使穿孔与热管间形成圆周式面接触,且达到最佳的热传导效果。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发明提供一种热管散热片,藉以在散热片的穿孔边缘开设开口,并在穿设有热管的穿孔边缘的开口处填充接着剂,使穿孔与热管间形成圆周式面接触,且达到最佳的热传导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发明前述热管散热片的组合方法,藉已组合前述的热管散热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管式散热片,系包含:复数片并排设置的散热片,各散热片对应处设有穿孔,且穿孔边缘设有开口;热管,系穿置于前述各散热片的穿孔;接着剂,系填充接合于热管与穿孔间的空隙;
依据前述构造,进而施以组合方法,使其成之一种热管散热片:一种热管式散热片的组合方法:
提供热管;提供数片并排设置的散热片,各散热片对应处预设有穿孔供前述热管穿置,且穿孔边缘系预留有开口;
填充步骤,于各散热片的开口处填充接着剂;
加热步骤,对前述接着剂加热至熔点,使接着剂填满热管与穿孔间的间隙;
冷却步骤,待接着剂冷却后,制成热管与开口边缘紧密接合的热管式散热片。
为使贵审查委员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对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系为习用热管式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2系为习用热管式散热片的侧剖图。
图3系为本发明热管式散热片的立体图一。
图4系为本发明热管式散热片的侧剖图一。
图5系为本发明热管式散热片的立体图二。
图6系为本发明热管式散热片的侧剖图二。
图号简单说明:
1...散热片 11..折缘
12..凸管 2...热管
3...散热片 31..穿孔
32..开口 4...热管
5...接着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美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6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