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氰化纳糊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00805999.3 | 申请日: | 2000-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J·M·罗杰斯;T·P·图法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3/10 | 分类号: | C01C3/10;C22B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姜建成 |
地址: | 美国特拉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化 糊状 组合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化钠组合物,一种生产该组合物的方法,及一种使用该组合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氰化钠(NaCN)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例如,它可用于电镀、处理金属表面、从矿石中萃取和回收贵金属,和许多其它化学应用。在浸提含贵金属如金、银的矿石中,NaCN的应用尤其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
上述应用的NaCN的生产是用所谓“湿”法完成的,其中氰化氢(HCN)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NaOH)中和的,然后通过蒸发结晶,生产NaCN结晶的浆液。从该浆液中分离出NaCN结晶,加以干燥,并通常用干压缩法使之成型为压坯。所得压坯为大约99重量%的无水NaCN。
由于无水NaCN很易吸水,暴露于大气中可吸收大量水份,一般采用将该压坯放在被设计为能隔绝大气的容器中的方式运送给用户。如果暴露于大气中,由于其结块会对运送及存储造成严重困难。此外,还有一笔隔离大气空气的附加费用。
一般,大多数用户都把NaCN压坯转化成水溶液。用户把NaCN溶解,有时是将压坯扎碎成细粒,然后将其溶解,产生含约20-25重量%NaCN的溶液。为了避免水解造成释放有危害的氰化氢蒸汽,要在稀释水中加碱,诸如加NaOH。硷量要加足,使所得溶液的pH提高至约12或更高。
由于处理无水NaCN压坯或把压坯压碎成为细颗粒时会产生可吸入粉尘,为避免与无水产品存储相关联的困难及费用以及工业卫生公害,一些大用户已经将其改为直接溶液存储。这一步已经通过在运输容器通常为液体运送车或铁路车辆或储槽中溶解压坯,并将所得溶液卸入贮罐中得以完成。
制造压坯的缺点是由于浓缩、分离、干燥及压制成用前仅溶解及稀释的无水NaCN而追加了投资及操作费用。因此看来,直接运输NaCN溶液,尤其在NaCN生产设备处于合理接近用户的地方,可能会是非常可取的。但是,NaCN溶液的装运有装运费用高及运输过程中万一意外溢出对环境危险大的问题。
无水结晶NaCN可通过许多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麦克敏(McMinn)在US 2,708,151和奥利弗(Oliver)在US 2,726,139中公开了用基本纯的HCN与基本纯的NaOH反应生成含NaCN溶液的方法。曼(Mann)等人在US 3,619,132;卡因(Cain)在US 2,616,782;米塔席(Mittasch)等人在US 1,531,123中;及罗杰斯(Rogers)等人在US 4,847,062中公开了用不纯原材料制备NaCN的方法。从反应溶液中分离NaCN干晶粒,有使无水NaCN有害粉尘外泄的危害及生产费用增加的问题。
因此,对NaCN组合物的要求是,生产及包装便宜,NaCN组合物重量百分浓度足够高,远距离装运对环境危险少,以及发送用户后能充分溶入溶液。此外还要求能发展一种生产NaCN方法,提供糊状粘稠组合物而不必进行分离、干燥及装运之前压实NaCN,这从安全运送产品到用户的观点来看是非常可取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糊状组合物中的NaCN浓度足够高,而运送水的费用不会成为首要考虑。本发明另一优点在于,本发明糊状组合物消除了用户处置无水NaCN压坯而暴露于有害粉尘中的危险,并免除了为避免NaCN水解产生危险HCN蒸气须添加苛性碱的要求。此外,本发明糊状组合物的优点还在于,糊状物中加入了足量的碱,用户使用时不必为避免水解另外加碱。按照以下对本发明进行更充分的公开,其它优点会变得更为明显。
发明综述
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提供了包括NaCN、碱、水和任选一种流变调节剂的一种组合物。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制备NaCN糊状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a)在升高温下用包括碱的一种水介质及任选一种流变调节剂与HCN进行接触;和(b)冷却该介质,构成一种NaCN糊状组合物。
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使矿石与组合物进行接触的方法,该组合物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相同并可按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公开的方法生产。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NaCN糊状组合物,促进需用NaCN溶液场合的应用,诸如电镀,处理金属表面、从矿石萃取和回收贵金属,以及许多其它化学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5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