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3418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标签-CN201610919415.8在审
  • 肖夏;徐梦茹;袁庆 - 天津大学
  • 2016-10-21 - 2017-03-22 - G06K19/07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标签,包括压电基底3及设置在其上的叉指换能器IDT和七组反射2,IDT的金属电极周期数为9,宽度90um,长1000um,高为0.1μm;七组反射对应的金属电极周期数分别为23.5,24,24.5,25,25.5,26,26.5,并且每组反射,长,高相同,使得七组反射的中心频率满足正交频率编码条件,按照频率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七组编号,按照频率编号,将奇数编号的四组反射放置于IDT的一侧,将偶数编号的三组反射放置于IDT的另一侧,两列距离IDT的距离相同。
  • 一种具有反射结构表面波射频识别标签
  • [发明专利]NOR闪存的集成工艺方法-CN201911253418.2在审
  • 梁建芳;田志;王奇伟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9-12-09 - 2020-03-27 - H01L27/1152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OR闪存的集成工艺方法,包括:提供形成有氧化层、浮层、ONO膜层及控制层的衬底;刻蚀所述控制层及所述ONO膜层以得到控制结构;形成第一浮结构;执行自对准源极离子注入以形成自对准源极注入区;形成第二浮结构,其中,所述控制结构及所述第二浮结构构成栅极结构;对衬底执行轻掺杂离子注入以形成轻掺杂扩散区。本发明形成栅极结构的过程是:先形成控制结构,再形成第一浮结构,最后行成第二浮结构,这样不会一次性形成高深比的沟槽,避免了沟槽中的光刻胶去除不干净的情况,提高了后续对衬底进行离子注入时离子掺杂的均匀性
  • nor闪存集成工艺方法
  • [实用新型]防止活性物质裂纹的板结构-CN201220067883.4有效
  • 袁芳;张建华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2012-02-28 - 2012-11-28 - H01M4/7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活性物质裂纹的板结构,该板包括板体(1)和极耳(2),极耳(2)连接在板体(1)的上边框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极耳(2)下方的板体(1)上分布带锥度的筋(4);其中,在板体(1)的上边框内设弧形角(3);其中,板体(1)的上边框比下边框0.1mm-0.3mm。本实用新型使边框与筋条的结合力增加,板翻转时承受的外力更大,操作过程中不容易造成极耳下方活性物质裂纹,避免了铅膏裂隙或松动,降低了报废率,节约了成本。
  • 防止活性物质裂纹结构
  • [实用新型]适于减小线遮光面积的电池片电极图案的印刷模版-CN201220245614.2有效
  • 姚鹏;钱腾达;顾锡淼 - 嘉兴优太太阳能有限公司
  • 2012-05-25 - 2013-02-06 - B41F15/3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减小线遮光面积的电池片电极图案的印刷模版,包括金属支撑丝网、感光乳剂层,所述感光乳剂层覆盖于所述金属支撑丝网,所述感光乳剂层设置有主线槽、第一副线槽、第二副线槽,所述第一副线槽位于所述主线槽与所述金属支撑丝网的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二副线槽连接在相邻的主线槽之间,所述第一副线槽的宽度从其与所述主线槽的连接端至另一端渐窄,所述第二副线槽的宽度从其中间至两端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版的第一副线槽和第二副线槽印刷出的线的宽度为渐变结构,使得线对硅片的遮光面积减小,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 适于减小遮光面积电池电极图案印刷模版
  • [发明专利]RF-LDMOS短低方阻值硅化物的形成方法-CN201711317527.7在审
  • 张卫平;张复才;陈强 - 江苏博普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7-12-12 - 2018-05-08 - H01L2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LDMOS短低方阻值硅化物的形成方法,使用硅化物低阻、增加隔离等工艺技术以及优化单元器件结构及多子管并联方式,最终设计成低寄生效应的大LDMOS高功率密度版图。在0.25微米长的条上,经过金属和硅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态,使其导电特性介于金属和硅之间,从而大大减少多晶的连接电阻。其工艺制作概括为:主要措施是利用Spacer技术,使得在多晶硅栅上打开硅化物形成窗口成为可能,然后是利用二步快速热退火法,形成硅化物,将方块电阻降低到设计值每方块0.5欧姆左右,对于提高器件的特征频率有积极的意义
  • rfldmos短栅低方阻值栅硅化物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CN202011057464.8有效
  • 陆聪;郭芳芳;卢绍祥;曾森茂;李昀朋;郝蓓;李俊文 -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9-30 - 2021-09-24 - H01L27/11519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堆叠结构,穿过堆叠结构的线隔槽结构,其中,所述线隔槽结构具有侧壁,所述侧壁为曲面。由于半导体器件中的线隔槽结构通常由刻蚀工艺制作,且具有较大的深比,线隔槽结构侧壁受到材料应力的作用垂直于线隔槽结构侧壁所在的表面,曲面的线隔槽结构侧壁,使得线隔槽结构侧壁受到的应力方向具有多个,从而避免直线型线隔槽结构侧壁受到单一方向应力,出现线隔槽结构变形或倾斜、扭曲等问题,导致后续在填充金属过程中,出现金属填充不到位导致出现断路的问题,进而导致半导体器件失效的问题。
  • 一种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具有复合的IGBT芯片-CN201810149376.7有效
  • 刘国友;朱春林;朱利恒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2-13 - 2020-08-14 - H01L29/73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的IGBT芯片,包括晶圆基片以及形成在晶圆基片上的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元胞,元胞包括两个轴对称的复合单元;复合单元包括设置于晶圆基片上的源极区和栅极区,栅极区包括设置于源极区两侧的平面栅极区和沟槽栅极区;沟槽栅极区包括沟槽和辅助子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复合的IGBT芯片,通过将平面栅极和沟槽栅极复合于同一元胞,从而大幅度提升芯片密度并保留沟槽低通耗,高电流密度和平面安全工作区的特性。
  • 具有复合igbt芯片
  • [发明专利]一种脉冲串竞争时序的处理方法-CN202211291584.3在审
  • 刘冀;谢刘宏;杨世航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2022-10-19 - 2023-04-07 - G01S7/28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脉冲串竞争时序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基于FPGA开发,包括如下步骤:S1:对脉冲调制信号进行延迟,用延迟后的脉冲调制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触发生成前沿触发脉冲串和关断前沿脉冲串;S2:对脉冲调制信号进行展宽,用展宽后的脉冲调制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触发生成关断后沿脉冲串和后沿触发脉冲串;S3:用前沿触发脉冲和关断后沿脉冲串产生次级端脉冲调制信号的上升沿;用后沿触发脉冲串和关断前沿脉冲串产生次级端脉冲调制信号的下降沿该方法能有效避免低重频、脉冲情况下前后沿脉冲串发生竞争造成栅极驱动波形失真的问题。
  • 一种脉冲竞争时序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移相器的矢量合成结构-CN202111575526.9在审
  • 黄光锐;宣凯;郭嘉帅 - 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20 - 2022-03-25 - H03H11/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相器的矢量合成结构,包括:第一矢量合成支路和第二矢量合成支路;其中,所述第一矢量合成支路包括:第一尾电流源、第一DAC偏置电路、以及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尾电流源包括多个长比逐步递增的第一尾电流单元,所述第一DAC偏置电路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流镜偏置单元;所述第二矢量合成支路包括:第二尾电流源、第二DAC偏置电路、以及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尾电流源包括多个长比逐步递增的第二尾电流单元,所述第二
  • 一种移相器矢量合成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太阳能电池-CN202320540538.6有效
  • 常永胜;陆玉刚;张岩焱;陈红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 2023-03-20 - 2023-07-28 - H01L31/022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光电转换本体和第一面电极,第一面电极设置于光电转换本体的第一面,第一面电极包括多条副线、多条第一主线和多条第二主线,多条副线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且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多条第一主线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主线与多条副线交叉并在交叉位置处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多条第二主线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第二主线与第一主线至少局部同层设置,第二主线包括多个子部,多个子部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个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子部与相邻的至少两条副线交叉并在交叉位置处连接。
  • 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