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34536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多晶电阻的形成方法-CN201310338253.5在审
  • 蒲贤勇;程勇;马千成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3-08-05 - 2015-02-11 - H01L21/02
  • 一种多晶电阻的形成方法,所述多晶电阻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具有隔离结构;在所述隔离结构表面形成若干分立的多晶,所述多晶分别用于形成若干电阻率的多晶电阻;在所述隔离结构表面形成第一掩,同时在若干多晶表面分别形成第二掩,所述第二掩暴露出部分多晶的表面,单个多晶用于形成的多晶电阻的电阻率随着所述单个多晶被第二掩覆盖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以所述第一掩和第二掩为掩,对多晶进行离子注入;对多晶进行退火处理,形成若干至少具有两种电阻率的多晶电阻。上述方法可以同时形成具有不同电阻率的多晶电阻,节约工艺步骤和成本。
  • 多晶电阻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PIP多晶刻蚀工艺方法-CN201110360070.4无效
  • 黄志刚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2011-11-14 - 2013-05-15 - H01L21/32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IP多晶刻蚀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基底上生长栅氧,在栅氧上沉积一多晶多晶光刻和刻蚀,形成多晶栅极作为PIP多晶的底部多晶;在全硅片上沉积一侧墙氧化作为PIP多晶的中间绝缘,然后再沉积一多晶作为PIP多晶的顶部多晶,在PIP多晶的顶部多晶上沉积保护,然后进行PIP多晶光刻,保护和PIP多晶的顶部多晶刻蚀,光刻胶去除;2)氧化侧墙刻蚀和侧墙形成本发明在现有的PIP多晶结构的顶部淀积一保护,来改善PIP多晶在侧墙刻蚀时候的损失,从而达到稳定晶片面内PIP多晶的阻值。
  • 一种pip多晶刻蚀工艺方法
  • [发明专利]降低N型掺杂和非掺杂多晶栅极刻蚀后形貌差异的方法-CN201210163138.4有效
  • 唐在峰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2-05-22 - 2012-10-03 - H01L21/28
  • 本发明提供降低N型掺杂和非掺杂多晶栅极刻蚀后形貌差异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在具有N型掺杂多晶和非掺杂多晶的衬底板上沉积一硬掩,分别形成N型掺杂多晶硬掩和非掺杂多晶硬掩,对非掺杂多晶硬掩进行刻蚀使得其厚度小于N型掺杂多晶硬掩。在不同厚度的N型掺杂多晶硬掩和非掺杂多晶硬掩上沉积一防反射,对整个器件进行预设定图案进行刻蚀,刻蚀至露出N型掺杂多晶为止。去除刻蚀过程留下在器件表面的残留物,后对器件进行刻蚀分别形成N型掺杂多晶栅极和非掺杂多晶栅极。
  • 降低掺杂多晶栅极刻蚀形貌差异方法
  • [发明专利]在器件的掺杂多晶沟槽上形成钛化硅的方法-CN200910046709.4有效
  • 汪铭;韩轶男;贺吉伟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09-02-26 - 2010-09-01 - H01L21/3205
  • 一种在器件的掺杂多晶沟槽上形成钛化硅的方法:在器件衬底依次沉积垫氧化、非掺杂多晶及氮化硅;根据图案化的氮化硅,依次刻蚀氮化硅、非掺杂多晶、垫氧化及器件衬底,形成掺杂多晶沟槽;在掺杂多晶沟槽内沉积氧化硅后,沉积掺杂多晶柱并刻蚀至垫氧化,在掺杂多晶沟槽内进行热氧化,氧化非掺杂多晶侧壁,得到作为氧化硅侧墙的氧化;干法刻蚀掺杂多晶柱上的氧化后,依次刻蚀掺杂多晶沟槽上的氮化硅、非掺杂多晶、垫氧化及掺杂多晶柱上的氧化,沉积钛Ti并采用快速退火处理,形成TiSi2。该方法保证所形成的TiSi2薄膜连续且在后续金属互连的制成工艺过程中使表面平整。
  • 器件掺杂多晶沟槽形成钛化硅层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存储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存储器件-CN201911097436.6有效
  • 宓筠婕;林宏益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2019-11-11 - 2023-07-21 - H01L21/768
  • 本发明中,半导体存储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底以及位于基底上的功能,功能内具有至少一个贯穿功能的第一沟槽;在第一沟槽的底部和侧壁形成第一掺杂多晶,且第一掺杂多晶围成第二沟槽,第二沟槽位于第一沟槽内;在第一掺杂多晶上形成填充满第二沟槽的第二掺杂多晶;对第二掺杂多晶以及第一掺杂多晶进行第一刻蚀处理,去除部分第一掺杂多晶和部分第二掺杂多晶剩余第二掺杂多晶作为第二掺杂多晶,剩余第一掺杂多晶作为第一掺杂多晶
  • 半导体存储器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多晶的均匀性检测装置-CN201910002594.2在审
  • 王琦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2019-01-02 - 2020-07-28 - G01M11/02
  •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件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晶的均匀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显示面板上的多晶的均匀性,上述多晶的均匀性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自待测显示面板的多晶一侧向待测显示面板发射垂直检测光的发射模块,多晶在接收到发射模块发射的检测光后内部形成电场;与多晶信号连接以检测所述多晶中电场的电压的分析模块。上述检测装置能够对待测面板的多晶的均匀性进行检测,从而能够防止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良的情况。
  • 一种多晶硅膜层均匀检测装置
  • [发明专利]氮化硅剥离过程中调控多晶厚的方法-CN201811216532.3有效
  • 徐兴国;姜波;张凌越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8-10-18 - 2020-11-13 - H01L21/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化硅剥离过程中调控多晶厚的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基衬底,并沉积底层耦合氧化物多晶、氮化硅;步骤S2:配制含有HNO3溶液的H3PO4溶液;步骤S3:将其浸入溶液;步骤S4:根据多晶的蚀刻量,调控多晶厚和均匀度。本发明根据多晶的刻蚀率要求进行溶液之质量配合比设置,依据多晶厚及刻蚀后目标厚度值进行浸入高度设置,以及根据多晶的刻蚀量及前馈量测的多晶之厚度设置工艺制程时间,以实现氮化硅的剥离和准确的控制多晶厚及均匀度,不仅操作简单、实施方便,而且可以通过多晶的厚度和均匀度控制极大的提升产品良率,值得业界推广应用。
  • 氮化硅膜层剥离过程调控多晶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栅极的制作方法-CN200810208080.4有效
  • 居建华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08-12-29 - 2010-07-07 - H01L2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栅极的制作方法,在半导体衬底上生成栅氧化之后,在所述栅氧化上形成栅极多晶,关键在于,形成栅极多晶的方法包括:在所述栅氧化上沉积第一多晶;对所述第一多晶进行预掺杂;在所述预掺杂的第一多晶上沉积第二多晶;在所述第二多晶上形成图案化的掩并刻蚀第一多晶和第二多晶;移除图案化的掩。应用本发明避免了去除掩过程中对预掺杂多晶造成损伤,导致器件失效的问题。
  • 半导体器件栅极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提高自对准接触孔击穿电压的方法和多晶栅极结构-CN200710094393.7有效
  • 迟玉山;吕煜坤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2007-12-06 - 2009-06-10 - H01L2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自对准接触孔击穿电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衬底上的氧化上依次淀积多晶、氧化和硬质掩;2.从上往下依次刻蚀硬质掩、氧化多晶,形成多晶栅极,并对多晶顶部顶角进行圆化;3.在多晶栅极的侧面生长氧化;4.生长侧墙;5.刻蚀自对准接触孔。一种多晶栅极结构,包括自下往上依次为多晶、氧化和硬质掩。本发明在硬质掩多晶之间增加一氧化物薄膜作为多晶栅极结构,通过对多晶栅顶部顶角的圆化,在栅极顶部顶角处形成相对较厚的氧化和氮化,提高自对准接触孔的击穿电压性能。
  • 提高对准接触击穿电压方法多晶栅极结构
  • [发明专利]分裂栅结构的制造方法-CN201811231545.8在审
  • 罗泽煌;张文文;许超奇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0-22 - 2020-04-28 - H01L21/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裂栅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晶圆表面形成沟槽;向沟槽内填充多晶;以设计厚度在沟槽内的多晶表面形成掩;定量刻蚀所述掩,刻蚀掉的厚度至少为所述设计厚度,以使得表面为平面的多晶表面裸露、且多晶表面凹陷部的掩因厚度大于所述设计厚度而残留并作为形貌调整掩;向下刻蚀沟槽内的多晶,直至所述形貌调整掩多晶上脱离;将脱离的形貌调整掩移除,沟槽内的多晶作为分裂栅的底层多晶。本发明的形貌调整掩在刻蚀多晶的过程中作为刻蚀的阻挡结构,使得凹陷处多晶的刻蚀速度小于其他位置多晶的刻蚀速度,从而最终获得表面较为平坦的底层多晶
  • 分裂结构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改善沟槽型双层栅MOS中介质形貌的方法-CN201610427909.4在审
  • 陈晨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6-06-16 - 2016-11-09 - H01L2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沟槽型双层栅MOS中介质形貌的方法,其中:在沟槽内形成ONO结构的底部介质;生长第一多晶并反刻蚀形成源多晶;热氧化形成多晶间隔离氧化;去除多晶间隔离氧化上方的沟槽侧壁的第三氧化;去除多晶间隔离氧化上方的沟槽侧壁的第二氮化,并进行过刻蚀使第二氮化顶部低于多晶间隔离氧化顶部;在沟槽侧面、多晶间隔离氧化表面以及多晶间隔离氧化与第一氧化之间进行高密度等离子体氧化淀积,该氧化作为栅氧化。本发明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淀积的氧化在第二氮化和后续形成的多晶栅之间形成隔绝,避免了第二氮化多晶栅直接接触形成弱点导致栅极到源级的漏电偏大。
  • 改善沟槽双层mos介质形貌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