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53101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光源模块和点亮设备以及使用它们的照明设备-CN201110048684.9有效
  • 滨本胜信;堀口玲;菅原洋;光安启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11-02-25 - 2011-09-21 - F21V23/06
  • 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基底单元,用于在其上安装多个发光,以电连接所述多个发光;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电连接端子,用于基于从所述基底单元外部施加的电压,向所述发光供应电流;以及特性设定单元,用于预置对应于所述发光的电特性特性信息。此外,所述光源模块包括:第三电连接端子,用于基于在所述特性设定单元中预置的所述特性信息,输出设定信号,并且所述特性设定单元至少连接于所述第三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之间或所述第三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电连接端子之间,并且所述特性设定单元响应于从所述第三电连接端子输入的配置功率生成所述设定信号。
  • 光源模块点亮设备以及使用它们照明设备
  • [发明专利]采用局部次掺杂工艺调整变容特性的方法-CN200810116044.5有效
  • 王显泰;金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08-07-02 - 2010-01-06 - H01L21/8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局部次掺杂工艺调整变容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HBT材料的B-C结制作变容,利用HBT中基极层材料的高掺杂特征,使接触金属不经过高温金属化工艺或者快速金属化工艺可形成欧姆接触;采用耐高温和多次加厚的掩膜层来保护无需次掺杂的区域,利用离子注入设备对变容材料区域进行掺杂元素次掺杂,调整变容材料区域掺杂组分至适于制作变容的超突变结状态,同时使无需次掺杂的区域不受该次掺杂的影响本发明对需优化性能的器件材料区域进行次掺杂,同时保护电路其他区域的特性,使在同一片半导体材料可以在满足其他器件需求的同时,可以制作高质量的变容
  • 采用局部二次掺杂工艺调整变容二极管特性方法
  • [实用新型]光敏电阻特性测量仪-CN201220496764.0有效
  • 王吉有;庞天奇;王剑波;段苹 - 北京工业大学
  • 2012-09-26 - 2013-03-27 - G09B23/18
  • 一种光敏电阻特性测量仪涉及教学仪器,特别是一种光敏电阻特性的测量仪器。一种光敏电阻特性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在暗箱内包括有电源、发光、凸透镜和光敏电阻,电源与发光相连,凸透镜放在发光和光敏电阻之间,发光、凸透镜和光敏电阻在一直线上,光敏电阻的两输出端连到暗箱上的插座上本实用新型简单、便携,通过调节电源来改变照射光敏电阻的光强,测量出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强的关系,通过改变发光来改变发光颜色,测量光敏电阻对照射波长的相应。
  • 光敏电阻特性测量仪
  • [发明专利]光传感器-CN202011171539.5在审
  • 宇都宫文靖;道关隆国;田中亚实 - 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 2020-10-28 - 2021-04-30 - G01J1/44
  • 光传感器具备:包含光电并具有第1波长灵敏度特性的第1光检测部;一端与第1光检测部的光电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点连接的第1电阻;包含正极与第1光检测部的光电的正极连接的光电并具有与第1波长灵敏度特性不同的第2波长灵敏度特性的第2光检测部;一端与第2光检测部的光电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点连接的第2电阻;及放大电路,其具有与第1光检测部的光电连接的第1输入端子、与第2光检测部的光电连接的第
  • 传感器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抵制内反向恢复电荷的系统-CN201410128200.5有效
  • 韦文生;沈琦;夏鹏 - 温州大学
  • 2014-04-01 - 2014-07-16 - H03K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内反向恢复电荷的系统,该系统为正向偏置连接于(DUT)两端的电流注入电路,该电流注入电路包括用阶跃恢复(SRD)构成的脉冲nS级脉冲信号发生器,及紧接其后以隧穿(BG2)及反向(BG1)构成的用于加速脉冲的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的脉冲边沿加速电路。本发明的优点是:能改善(DUT)的反向恢复特性,降低反向恢复电荷和反向恢复时间,同时能降低的开关损耗和传导损耗,抑制电磁干扰和浪涌发生,提高效率。
  • 一种用于抵制二极管反向恢复电荷系统
  • [实用新型]两相流空泡分布阵列传感器结构-CN201621320054.7有效
  • 龚锦华;闫永恒;孙瑶;陈俊安 - 华北电力大学
  • 2016-12-05 - 2017-06-09 - G01N21/1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相流空泡分布阵列传感器结构,包括基座组件、发光及光电。基座组件的上表面周向均布偶数个凹槽,发光嵌设于凹槽中,光电设置于相邻的凹槽之间的上边界平台上,发光、光电均与外接导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与光电间隔排列形成一种非接触测量的方式。通过检测流体的光学特性的变化获得测量数据,同时不会改变流体本身参数,能避免环境噪声、气流等因素的干扰。本实用新型两相流空泡分布阵列传感器结构中,采用的发光、光电耗电低、价格低廉、性价比高,且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两相空泡分布二级阵列传感器结构
  • [发明专利]并联的自动均流技术-CN201010612754.4无效
  • 朱琦;王慧贞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0-12-30 - 2011-05-18 - H02M3/08
  • 在大电流工作场合中,变换器中的承受的电流大,开关频率高的时候,器件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常采用并联多个达到扩大电流容量的目的。由于的负温度特性,仅仅通过简单的并联方式还不能完全保证整个扩展后的电源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存在一个均流的问题,而解决方法的不同,对整个电源扩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电流变换器拓扑多个并联情况下均流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各个并联前串联一个,并用带阻的感性连接线将串入两端连接,从而达到自动均流的效果,解决了各个并联电流不平衡的问题其电路特征如下:主电路为变换器拓扑,多个并联分流,主要特征为每个前串联一个两端用带阻的感性导线连接的来代替原本的一个
  • 二极管并联自动技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