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吹气式机翼前置气流诱导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0842.X 申请日: 1993-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89913A 公开(公告)日: 1994-07-27
发明(设计)人: 李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 李小民
主分类号: B64C21/04 分类号: B64C21/04
代理公司: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代理人: 游兰
地址: 61004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吹气式机翼前置气流诱导装置,包括输气支撑管,沿水平方向安装固定在输气支撑管轴线位置上的翼型射流管,由转轴与输气支撑管连接的,且位于翼型射流管之后的前置翼板,以及由转轴与输气支撑管连接的,且位于前置翼板之后的主导流翼板。本装置安装在机翼前方,从根本上改进了飞机传统的推进方式,可极大地节能,节油率超过50%,飞机的有效载荷系数可达0.5以上,用于低速、亚音速,仍至跨音速范围内飞行。
搜索关键词: 吹气 机翼 前置 气流 诱导 装置
【主权项】:
1、一种吹气式机翼前置气流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输气支撑管、沿水平方向安装固定在输气支撑管轴线位置上的翼型射流管,由转轴与输气支撑管连接的,且位于翼型射流管之后的前置翼板,以及由转轴与输气支撑管连接的,且位于前置翼板之后的主导流翼板组成,其中输气支撑管包括,一端伸入机翼内部与主输气管连接的支管,设置在其上表面的操纵机构,一端与支管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且两侧开有输气出口的连接管,与输气出口连接的输气接头,与输气接头另一端连接的且呈空腔的翼型连接端板,设置在连接管两侧带有机械同步传动件的前后轴承座,以及包裹在以上各部件外部并与机翼表面相连接,且通过支撑盘架与连接管封闭端相固定的蒙皮;翼型射流管是一上下内表面呈拱弧型的承压空腔,其后缘设置有带支撑孔的转轴支撑片,后缘下表面沿水平展向开有射流缝,射流缝出口方向与后缘下表面相切,射流缝隔片嵌入翼型射流管后缘内将射流缝沿水平展向均匀地分隔成数段,翼型射流管两端端面上有定位孔和螺孔,并通过紧固件与输气支撑管的翼型连接端板相固定;前置翼板为带有转轴的,其横截面形状同机翼横截面的刚性整体,转轴穿过翼型射流管上的支撑孔安装在输气支撑管内的前轴承座上;主导流翼板为带有转轴的,其横截面形状同机翼横截面的刚性整体,转轴安装在输气支撑管内的后轴承座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民,未经李小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311084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机翼增升系统-202111102681.9
  • 王家启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21-09-21 - 2023-10-24 - B64C21/04
  •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设计技术,涉及在飞行器上使用的低速状态时机翼的增升技术系统。一种机翼增升系统,包括机翼,所述机翼具有机翼中段(36)及设置在机翼中段(36)后方的后缘襟翼(4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中段(36)上设置有引气喷管(37),所述引气喷管(37)朝向所述后缘襟翼(40),且所述后缘襟翼(40)位于由所述引气喷管(37)产生的喷流所形成的高速喷流区域内,所述引气喷管(37)通过引气管道(34)连接至发动机外涵道(31),所述引气管道(34)上具有引气控制活门(35)。本申请是一款飞行器上使用的低速状态时机翼的增升系统,它利用利用布置在发动机外涵道内的引气口,将喷气发动机外涵内的部分高压气流通过引气管道导入布置在襟翼缝隙前的引气喷口,其高压空气在襟翼缝隙内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流过襟翼的上下表面附近,使其襟翼获得较大的绝对升力,从而提高低速状态下的机翼升力。
  • 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201810011661.2
  • 李秋实;秦浩;王磊;樊晓羽;江启峰;赵琴 -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1-05 - 2023-09-19 - B64C21/04
  • 本发明提供的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该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处理器、储气罐、电子扫描阀、进风管和放气管。处理器和储气罐分别安装在飞行器本体上,放气管与储气罐连接,处理器与电子扫描阀连接,电子扫描阀安装在进风管上,电子扫描阀用于检测进风管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的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并控制储气罐放气,以调整飞行器的飞行状态。该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增升减阻和增加飞行过程中飞行器稳定性的效果,成本低,自适应能力强。
  • 一种机翼增升装置-202320622959.3
  • 陈宗;张鹏;陈永华;谢彪 - 贵州航天朝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3-03-27 - 2023-09-05 - B64C21/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翼增升装置,包括开有狭缝的前缘翼、机翼主体、固体火药、电点火器、高温气体发生腔、卡槽和挡板。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前缘翼上狭缝与机翼主体接触处气流的引射作用,即高速气流会带动周围低速气流加速,从而提高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降低机翼表面的气压继而调高升力。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前缘翼内部腔体中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增加或恢复机翼上表面的速度,可使飞机重新恢复到安全飞行姿态。
  • 具有后发动机的飞行器和用于该飞行器的空气注入组件-202211539838.9
  • 尼古拉·N·帕托丘科;伊凡·马尔塞维奇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7-08-25 - 2023-03-03 - B64C21/04
  • 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空气注入组件。该飞行器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机身,以及在机身的后端处安装到机身的边界层摄取风扇。空气注入组件包括多个注入口,注入口在边界层摄取风扇上游的位置处被限定在机身的表面上。通过流体通道向注入口提供补充气流,在注入口处注入补充气流以使至少一部分相对较高速度的边界层气流移位。以这种方式,进入边界层摄取风扇的气流更均匀,具有更小的涡流畸变,并且具有更低的平均速度。
  • 具有后发动机的飞行器和用于该飞行器的空气注入组件-201780072546.X
  • 尼古拉·N·帕托丘科;伊凡·马尔塞维奇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7-08-25 - 2022-12-27 - B64C21/04
  • 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空气注入组件。该飞行器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机身,以及在机身的后端处安装到机身的边界层摄取风扇。空气注入组件包括多个注入口,注入口在边界层摄取风扇上游的位置处被限定在机身的表面上。通过流体通道向注入口提供补充气流,在注入口处注入补充气流以使至少一部分相对较高速度的边界层气流移位。以这种方式,进入边界层摄取风扇的气流更均匀,具有更小的涡流畸变,并且具有更低的平均速度。
  •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降热减阻方法-202211214086.9
  • 刘强;罗振兵;周岩;杨沛泽;程盼;王林;邓雄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22-09-30 - 2022-11-25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降热减阻方法,通过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壁面上生成壁面法向冷射流和/或壁面切向冷射流,使得冷射流与来流的相互作用下在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边界层形成一层表面冷气膜。本发明应用于飞行器设计领域,通过冷射流与来流的相互作用生成的表面冷气膜将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原来的气‑固剪切层变成气‑气剪切层,减小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壁面附近流体的速度剪切梯度与温度梯度,进而实现边界层摩擦阻力与热流密度的降低,能够低成本、长时间、高效率的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降热减阻。
  • 一种通过射流实现的机翼融合控制方法-202210953725.7
  • 刘刚;刘红阳;肖中云;余永刚;蓝庆生;吕广亮;彭轩宇;汤宇;郭文娟;刘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22-08-10 - 2022-11-22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射流实现的机翼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监测目标飞行器的飞行状态的参数的实际值,基于实际值,判断机翼和变体尾翼是否处于融合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实际值输入预设的射流流量计算模型,得到射流流量计算模型的目标流量;控制射流驱动部将从射流出口喷射出的射流的流量调整至目标流量。该方法能够扩大融合式变体尾翼的设计空间,避免为了融合而对变体尾翼气动外形的设计施加过多约束,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变体尾翼在打开之后的航向控制能力。通过本发明中的射流控制,对机翼实现了保型设计,有效解决了变体飞行器在变形过程中导致的外形间断问题,避免了原有气动性能的损失。
  • 一种机载轻量化双通道环量控制单元-202210824345.3
  • 张刘;李昌;赵垒;赖庆仁;何萌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22-07-14 - 2022-10-18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轻量化双通道环量控制单元,所述环量控制单元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射流通道,共用中间的壁面;所述射流通道至少包括气源入口、过渡段、整流段和射流出口,所述两个射流通道的气源入口采用交叉错位设计,气源入口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经过柯恩达型面的中线,采用反向外螺纹设计,所述过渡段为圆形通道转矩形通道,在过渡段出口侧面,远离另一个射流通道一侧有一个凸台,凸台上布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整流段内布置有流向加强肋,相邻加强肋采用断续错位结构,用于射流通道的整流和结构加强,在满足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结构的重量和体积,环量控制单元尾端外型面与机翼后缘外型面无缝结合,并通过两侧的网状支架定位并固定在飞机上。
  • 一种机翼增升装置及机翼增升方法-202011498954.1
  • 罗振兵;李石清;刘强;刘志勇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20-12-17 - 2022-10-18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翼增升装置及机翼增升方法,包括机翼上表面、机翼下表面、机翼后缘与机翼增升结构,所述机翼增升结构包括设在机翼上表面与机翼下表面之间的第一射流腔与第二射流腔,以及设在第一射流腔与第二射流腔之间的隔离板;机翼增升结构还包括设在机翼后缘上的第一射流口与第二射流口,第一射流口与第一射流腔连通,第二射流口与第二射流腔连通,第一射流腔位于机翼上表面与隔离板之间,第二射流腔位于机翼下表面与隔离板之间,以构成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结构。基于合成双射流技术产生柯恩达效应与虚拟后缘襟翼的双重效果,将传统环量增升技术与虚拟后缘襟翼效应组合,达到增升目的,并提高传统环量增升技术的增升效率。
  • 一种脉冲射流激励器、机翼和飞行器-202210618359.X
  • 王万波;潘家鑫;覃晨;唐坤;吴福章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22-06-02 - 2022-10-14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射流激励器、机翼和飞行器,涉及流动控制技术领域,脉冲射流激励器,包括射流道盖板,所述射流道盖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和振动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机翼连接,所述射流道盖板连接有压电陶瓷体,通过所述压电陶瓷体的伸缩驱动所述振动部在射流缝道的高度方向振动,能够同时实现脉冲射流频率可调和电控修型的功能,从而提高射流控制效率,降低射流控制对飞行器翼型的破坏,具有功能多样,拓扑结构简单的特点,可降低机械效能的消耗。机翼包括前述的脉冲射流激励器。飞行器于飞行器本体上设有前述的机翼。
  • 一种基于流体振荡器的机翼力矩控制方法-202210349007.9
  • 张玉琪;徐惊雷;黄帅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2-04-01 - 2022-08-16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振荡器的数字式机翼力矩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多个尺寸不同的流体振荡器,悬挂在机翼的不同翼展位置处,采用数字式控制的非连续力矩调节方式,分别控制形成阶跃信号,实现无机翼舵面下飞行器的滚转、偏航等姿态控制。该方法产生的力矩随时间的变化是阶跃形式的,分别控制多个流体振荡器,通过快速调节每个流体振荡器的工作状态,实现无机翼舵面飞行器的滚转、偏航的姿态控制。该方法通过持续令流体振荡器作动产生所需力矩,实现飞行器的姿态调节,取代机翼上辅助舵面,并简化了机械结构,降低飞行器的雷达散射面积。
  •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尖锥体飞行器的顺向喷流减阻防热方法-202210483128.2
  • 蒋崇文;韩天依星;胡姝瑶;高振勋;李椿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2-05-06 - 2022-08-12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尖锥体飞行器的顺向喷流减阻防热方法,在所述飞行器迎风面壁面处布置喷流减阻防热系统,所述喷流减阻防热系统包括若干喷管,所述喷管沿所述飞行器迎风面壁面的来流方向进行顺向喷流;所述喷管为声速或超声速喷管,多个喷管沿尖锥体周向或展向均匀排布,形成阵列覆盖周向或展向范围,并对喷管形状尺寸、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设置。该方法针对高超声速尖锥体飞行器,其喷流减阻防热系统可设置于飞行器迎风面大部分区域,且能够以不同机制分别降低压阻和摩阻,且在实现喷流减阻的同时起到防热作用,不同喷流条件下喷流下游均存在热流减少效应,热流减少区域覆盖锥段且延伸至柱段。
  • 射流涡轮加热器系统-202080083526.4
  • A·埃弗莱特 - 杰托普特拉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1-02 - 2022-07-12 - B64C21/04
  • 加热系统构造成产生受热流体。该系统包括主要流体源、扩散结构、至少一个导管和吸入结构,该扩散结构包括出口结构,受热流体从该出口结构流出,所述至少一个导管联接到源和扩散结构并构造成将主要流体引导到扩散结构,该吸入结构联接到扩散结构并构造成将可进入该系统的次要流体引导到扩散结构。受热流体包括主要流体和次要流体。
  • 机翼及通过吹气提升舵面控制效率的方法-202210548184.X
  • 齐中阳;王延奎;潘翀;王少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2022-05-18 - 2022-07-12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翼及通过吹气提升舵面控制效率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通过变形原对称翼型舵面为非对称翼型舵面,并且通过主翼的与舵面相邻的端部的吹气孔吹气,对流过所述舵面上翼面的气流进行控制,使舵面的分离流动转变为附着流动,进而提升舵面的控制效率。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吹气实现了舵面控制效率的极大提升;飞行员控制过程中操作简单;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仅需引入小型气源装置,不增加飞机装载负担。
  • 一种具有气流控制增升的运动机翼飞行器-202110751805.X
  • 冯立好;李臻曜;王晋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1-07-02 - 2021-10-08 - B64C21/04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气流控制增升的运动机翼飞行器,涉及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领域。该飞行器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运动机翼;所述运动机翼包括运动机翼本体,在所述运动机翼本体的前半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腔体通过连通口和所述运动机翼本体外侧连通,所述连通口设置在所述运动机翼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气流驱动组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腔体内产生气流流动,通过所述连通口将所述腔体内的气流导至外界以对所述运动机翼本体周围的旋涡发展产生扰动。本申请提供的具有气流控制增升的运动机翼飞行器可以实现对动态过程中运动机翼上表面前缘涡的主动流动控制,从而提高了运动机翼在动态失速过程中的气动性能。
  • 用于飞行器的流体推进系统以及推力和升力发生器-201680062368.8
  • A·埃弗莱特 - 杰托普特拉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9-02 - 2021-08-10 - B64C2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其包括主体和产生气体流的气体发生器。至少一个前部导管和尾部导管流体地联接到发生器。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流体地联接到至少一个前部导管。至少一个尾部喷射器流体地联接到至少一个尾部导管。前部喷射器分别包括供来自至少一个前部导管的气体流出的出口结构。至少一个尾部喷射器包括供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尾部导管的气体流出的出口结构。第一初级翼型元件和第二初级翼型元件具有分别直接位于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下游的前缘。至少一个次级翼型元件具有直接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尾部喷射器的出口结构下游的前缘。
  •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的狭缝平行吹气方法-202110109243.9
  • 高振勋;莫凡;韩冰;蒋崇文;李椿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1-01-27 - 2021-05-07 - B64C21/04
  •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的狭缝平行吹气方法,包括在所述飞行器的迎风面上设置狭缝,然后通过所述狭缝向壁面边界层内平行吹气。本发明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提出了新的狭缝平行吹气减阻技术的应用方案,不仅实现了利用狭缝吹气技术降低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摩擦阻力,同时又不改变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力矩特性。不同于逆向喷流和安装激波杆等针对激波阻力的减阻方式,本发明的主要实现途径是采用狭缝平行吹气的方式降低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的摩擦阻力,从而达到降低飞行器总阻力的目的。
  • 一种用于超临界翼型减阻增升的微吹结构和方法-201710978175.3
  • 高振勋;蒋崇文;李椿萱;张智超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10-18 - 2020-12-29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翼型减阻增升的微吹结构和方法,属于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带微孔的蒙皮布置在翼型下翼面后缘附近,在巡航状态下开启微吹,微吹作用区域内的壁面摩阻会显著降低,而微吹上游的压强升高还会令翼型的压差阻力降低,从而令机翼的总阻力降低。同时,下翼面微吹引起的压强升高会增加机翼的升力。最后可同时获得减阻和增升的效果。微吹技术可用于宽广的流动领域,包括低速、高亚音速甚至超音速客机,而近年来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 一种前端喷射助推减摩技术-202010458465.7
  • 年启贺 - 年启贺
  • 2020-05-21 - 2020-11-06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前端喷射助推减摩技术:在准备飞行的飞行物体内部储存足够的高压空气,让这种具有一定压力的高压压缩空气,通过飞行物体前端周围的若干、均匀、对称布置的微孔,在特定时间内沿着飞行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向后方)强力急速喷出,连续产生足够的、低温的、急速向后的、均衡、均匀的冷却空气,将飞行物体包裹起来,使来自前方的空气不能或少量接触到飞行物体的正面,如此便减少了飞行物体的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实现了:一方面阻隔和“润滑”了迎面而来的空气阻力;另一方面对飞行物体也有助推和降温作用,达到快速飞行、缩短飞行时间、减少能耗、安全的目的。
  •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效激波减阻系统-202010336687.1
  • 黄杰;高代阳;姚卫星;曹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0-04-26 - 2020-08-21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效激波减阻系统,利用扰流管、反向喷流和环形喷流组合而成的系统实现对高超声速来流的压缩,减弱飞行器前方的激波强度,降低激波阻力。本发明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效激波减阻系统能大幅降低飞行器的激波阻力,提高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减少飞行器所携带的燃料,推动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更换的优点,且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通用性。
  • 一种提高超声速柯恩达射流附着压比的环量控制单元-202010258942.5
  • 张刘;黄勇;姜裕标;陈洪;高立华;李昌;汪军;何萌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20-04-03 - 2020-08-14 - B64C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流环量控制单元,所述射流环量控制单元设置于机翼的尾缘位置,射流环量控制单元包括第一高压气腔、第二高压气腔、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柯恩达型面,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一高压气腔相连通,且第一喷嘴朝向机翼尾部设置,第二喷嘴与第二高压气腔相连通,且第二喷嘴朝向机翼尾部设置;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间设置有柯恩达型面,且所述第一喷嘴和/或第二喷嘴与柯恩达型面间设有台阶结构。通过所述台阶结构设置,使得在喷嘴射流出口处形成回流区,从而促进射流膨胀。因膨胀不足引起的激波与台阶形成的回流区的剪切层相互作用,减轻膨胀不足影响的效果,防止激波引起的分离,从而在较高的压力比下促进射流的附着。
  • 一种基于环量控制原理的无舵面飞行器-201910195078.6
  • 陈龙飞;马宝铠;李真宇;孟令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9-03-14 - 2019-06-14 - B64C21/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量控制原理的无舵面飞行器,其包括飞翼布局飞行器主体和环量控制装置:飞翼布局飞行器包括机身,在机身两侧为机翼,机翼的后缘为科恩达后缘,在科恩达后缘位置设有上下两个狭缝;环量控制装置包括两个通风机、两个阀门;在机身的前端设有进气道,在两侧机翼位置分别设有风道,两个通风机位于机身的中部,进气道向机身内延伸到两个通风机的进气口,两个通风机的出气口分别连通一个管道,在管道的后面设有阀门,阀门对应通向两个风道,风道的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每个空腔分别联通科恩达后缘处上下两个狭缝。本发明由通风机、风道、阀门、狭缝形成的环量控制装置,所以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 用于提供所需的流体流的半有源系统-201811113923.2
  • 彼得·克罗伊策;赫伯特·施图克;乌多·克劳斯 -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2018-09-25 - 2019-06-07 - B64C21/04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提供所需的流体流的半有源系统(1),该系统包括出口(26)、排气通道(23)、装置(30)以及管道(10),该出口(26)构造成朝向位于半有源系统的外部的外部流体流(13)的主流动方向伸出,该排气通道(23)相对于外部流体流的主流动方向设置在出口(26)的下方,排气通道构造成将排气流体流(11)注入到外部流体流中,该装置(30)构造成产生喷射流体流(12),该管道(10)设置在排气通道内,管道构造成流体连通地联接至装置,并且通过所产生的喷射流体流带动排气流体流。
  • 一种飞行器空中气流动态自适应系统-201810593044.8
  • 赵建和 - 赵建和
  • 2018-06-11 - 2018-11-06 - B64C2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空中气流动态自适应系统,通过分布设置在飞行器上的电力涡扇发动机群和气流管道群自动调节飞行过程中各种气流扰动的均衡,电力涡扇发动机群自动疏导侧向气流的扰动,气流管道群自动化解前方的风阻,优点是当遭遇瞬间巨大湍流扰动时,通过快速稳流机制化解过度晃动,提升载人飞行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201820023434.7
  • 李秋实;秦浩;王磊;樊晓羽;江启峰;赵琴 -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1-05 - 2018-08-31 - B64C21/04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该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处理器、储气罐、电子扫描阀、进风管和放气管。处理器和储气罐分别安装在飞行器本体上,放气管与储气罐连接,处理器与电子扫描阀连接,电子扫描阀安装在进风管上,电子扫描阀用于检测进风管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的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并控制储气罐放气,以调整飞行器的飞行状态。该吹气环量自调节飞行器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增升减阻和增加飞行过程中飞行器稳定性的效果,成本低,自适应能力强。
  • 切向狭缝吹气控制跨声速抖振的方法及吹气装置-201510605979.X
  • 党会学 - 党会学
  • 2015-09-22 - 2018-08-10 - B64C21/04
  • 一种切向狭缝吹气控制跨声速抖振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采用收缩管或收缩/扩张管在其出口端与各种翼表面平行的位置向各种翼的跨声速激波位置吹气控制跨声速抖振,其吹气位置从激波当地的最下游位置开始,逐步向上游移动且一定超过激波最上游位置,直到快接近前缘位置为止,在这个区间内,借助于试验或者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吹气位置对抖振的控制效果,并得到优化位置。本发明是以跨声速抖振边界推迟及抖振载荷减缓为目标,以收缩管或收缩/扩张管为吹气装置的切向狭缝吹气控制方法,具有装置简洁,对流场的扰动较小,光滑过渡、不产生分离流,降低能量损失的优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