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光电动势元件及其制备工艺和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108412 申请日: 1986-12-11
公开(公告)号: CN86108412A 公开(公告)日: 1987-07-29
发明(设计)人: 广冈政昭;石原俊一;半那纯一;清水勇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31/06 分类号: H01L31/06;H01L31/10;H01L31/18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李勇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改进的具有符合要求的光电转换层的光电动势元件,该光电转换层采用一种能够用来形成沉积膜的物质和一种电子氧化剂在没有等离子体的情况下制备。本发明还涉及了制备该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搜索关键词: 电动势 元件 及其 制备 工艺 设备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光电动势元件,包括用于光电动势元件的具有导电表面的基底、置于该基底的该导电表面上的光电转换层以及置于该光电转换层上的导电层,该光电转换层是用下述方法形成的,即使(i)能够作为上述要沉积的层的一个组分,但只要其保持在它原有的能态,就不能或几乎不能有助于形成上述层的一种气态物质,和(ii)一种具有用电子学方法使物质(i)氧化的性质的气态物质分别通过各自的气体传送空间进入一个膜形成空间,在该膜形成空间中放置上述基底,同时保持在预定的温度,使物质(i)和(ii)在没有等离子体的情况下在该基底表面上部的空间相互进行化学接触从而产生含有受激先质(precursors)的多种先质,并使这些先质的至少一种形成上述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61084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N型单晶硅基底叠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202210537360.X
  • 孙建;王建明;舒华富;章康平;刘勇 -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5-18 - 2023-10-27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N型单晶硅基底叠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取用6‑10重量份的碳、12‑15重量份的氯化氢、6‑1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1‑2重量份的扩散剂、6‑8重量份的硼、氮和磷混合料;加热二氧化硅并投入碳,使得硅被还原得到粗硅,投入氯化氢,对粗硅提纯得到精硅;对精硅沉积得到单质硅,使得单质硅熔融,投入扩散剂改变透光性,并投入硼、氮和磷,使得单质硅冷却凝固形成含有硼、氮和磷杂质的高纯度单晶硅;对单晶硅进行切片,将单晶硅切割成多个方片,并将多个方片叠加排版,焊接制作成串,并对其进行层压形成叠瓦片。本发明提出一种N型单晶硅基底叠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一种TOPCon太阳能电池-202321637459.3
  • 沈健;赵福祥 - 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
  • 2023-06-26 - 2023-10-27 - H01L31/06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OPCon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体,所述硅基体的正面依次向上设置有硼发射极层、第一钝化膜层、第二钝化膜层和正面金属电极,所述硅基体的背面依次向下设置有隧穿氧化层、掺杂层、第二钝化膜层及背面金属电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OPCon太阳能电池,通过在硅基体的正背面均设置第二钝化膜层,以代替传统的氮化硅膜层,能够有效降低横向传输电阻;此外,使用掺杂层代替传统的多晶硅层,由于掺杂层具有较宽的能带间隙,有利于提高载流子收集的选择性,减少电池背面光的寄生吸收损失,提高电池的光学性能,增强载流子传输,从而有效地提高电池背面的钝化质量。
  •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202011555985.6
  • 刘继宇;李华 -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2-24 - 2023-10-24 - H01L31/068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太阳能电池包括:第一子电池和第二子电池,以及设置在第一子电池和第二子电池之间的隧穿复合结;隧穿复合结包括第一准金属层和第二准金属层,第一准金属层和第二准金属层具有不同的载流子选择性。本申请中,第一准金属层和第二准金属层具有不同的载流子选择性,使得在第一子电池第二子电池中产生的载流子,在与隧穿复合结接触的表面上的复合率降低,并确保在该表面上载流子被有效地提取,使得第一子电池和第二子电池能很好地电连接,形成转化效率较高的叠层电池;同时,准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减小了子电池之间的电阻损耗,提高了叠层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 一种双面掺杂多晶硅钝化接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310887359.4
  • 毛卫平;陈桂栋;金竹;周晓炜;邓日尧;杨阳;潘利民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19 - 2023-10-20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掺杂多晶硅钝化接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钝化接触电池领域,以第一导电类型晶体硅为基底,正面设置正面隧穿介质层、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多晶硅层、正面减反射层、正面金属电极;背面设置背面隧穿介质层、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多晶硅层、背面减反射层、背面金属电极;正面金属电极穿透正面减反射层,并通过正面金属接触层与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多晶硅层形成欧姆接触;背面金属电极穿透背面减反射层,并通过背面金属接触层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多晶硅层形成欧姆接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正背面采用掺杂多晶硅钝化接触,避免TOPCon电池正面金属电极与发射极掺杂层直接接触导致的金属接触复合,提升了电池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
  • 一种双面双结Si基GaAs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111211724.7
  • 王智勇;黄瑞;兰天 - 北京工业大学
  • 2021-10-18 - 2023-10-13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双结Si基GaAs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n‑Si层和n‑GaAs层;n‑Si层的上下表面分别掺杂形成p+‑Si层和n+‑Si层,p+‑Si层上依次形成有Si氧化物层和第一隧道结;n‑GaAs层的上下表面分别掺杂形成p+‑GaAs层和n+‑GaAs层,n+‑GaAs层上形成有GaAs氧化物层,GaAs氧化物层键合在第一隧道结上;在p+‑GaAs层、n‑GaAs层、n+‑GaAs层、GaAs氧化物层、第一隧道结和Si氧化物层刻蚀形成有导电沟槽,导电沟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填充物;p+‑GaAs层和n+‑Si层上分别制备减反射层、欧姆接触层和金属电极。本发明通过刻蚀出导电沟道实现电池内部电子的有效输运,提高电池内部的电学特性,进而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基于Poly finger的叠层p型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202310723906.5
  • 丁建宁;李绿洲;王芹芹;董旭 - 扬州大学;扬州大学扬州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2023-06-16 - 2023-09-22 - H01L31/0687
  •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晶硅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oly finger的叠层p型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电池正面分别采用掺镓Poly Si层与掺硼Poly Si层应用于底层钝化与finger金属接触,可在提高Poly Si在绒面的钝化效果的同时实现良好的金属接触,同时满足钝化与接触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正面表面形成图形化掩膜并反刻处理,在电池正面的金属遮蔽区采用厚Poly作为finger,而非金属遮蔽区采用薄Poly,较现有技术中正面整面Poly寄生吸收明显下降,电池Jsc得到保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高硼掺杂保证了电极接触效果,带来更高的FF优势;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
  • 一种高效、低寄生吸收n型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310947944.9
  • 郭小飞;付少剑;张明明;范洵;郭世成;戴欣欣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31 - 2023-09-22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寄生吸收n型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双面制绒;(2)硼扩散;(3)去BSG及背面刻蚀;(4)背面生长隧穿氧化层及多晶硅层;(5)磷扩散;(6)正面刻蚀;(7)镀膜及印刷。本发明对制绒工艺、减反膜种类及其厚度、掺杂浓度等进行选择和优化,使得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得到改善,最高可达25.376%,明显优于常规的TOPCon电池;本发明对制绒工艺进行改进,通过循环流动的酸性蒸汽不断地与硅片接触腐蚀,保证与硅片反应点位的同时且充分接触,使得生成的腐蚀坑尺寸较小且更加细密均匀,从而降低了光的反射率,对提高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 一种新型TOPCon电池结构及其制备工艺-202310627201.3
  • 丰平;李强强;陈兆民 - 中润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
  • 2023-05-31 - 2023-09-19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TOPCon电池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关于电池技术领域,新型TOPCon电池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氧化隧穿层、第一多晶硅层、第一氮化硅层和第一电极,所述背面依次设置有第二氧化隧穿层、第二多晶硅层、第二氮化硅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多晶硅层为N型多晶硅层,所述第二多晶硅层为P型多晶硅层,所述第一电极为银电极,第二电极为铝电极,基体为P型单晶硅基体,所述银电极的厚度为6~14μm,所述铝电极的厚度为6~30μm,所述银电极的宽度为15~35μm,所述铝电极的宽度为15~17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型TOPCon电池结构及其制备工艺,能够大幅度降低TOPCon电池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 一种耐高温高湿的新型N-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310948422.0
  • 张明明;付少剑;郭小飞;王方圆;鲁涛;王金凤;林中亚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31 - 2023-09-15 - H01L31/0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湿的新型N‑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N‑TOPCon电池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新型N‑TOPCon电池为设置常规N‑TOPCon电池正面主栅区域无氧化硅/poly硅掩膜层,而其他区域均有氧化硅/poly硅掩膜层结构。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发射极金属化后,选择性的在发射电极上面形成一层高绝缘性的氧化硅或者poly硅掩膜层,即保证了发射极的接触性和抗水气及金属腐蚀能力,又保证了主栅区域的高拉力性,形成一个局部高抗pid等可靠性发射电极结构,能较大的提升组件在高温高湿下的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202310402802.4
  • 廖光明;王浩;金井升 -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2023-04-10 - 2023-08-29 - H01L31/068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二表面的隧穿层、掺杂导电层和硅氧掺杂层,硅氧掺杂层对应于金属化区域,掺杂导电层的厚度为30nm~100nm;位于掺杂导电层表面的第二钝化层,第二钝化层覆盖硅氧掺杂层和非金属化区域的掺杂导电层;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一表面的第一钝化层,穿过第一钝化层与半导体衬底形成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穿过第二钝化层、硅氧掺杂层与掺杂导电层形成电连接的第二电极。本申请局域化硅氧掺杂层设计,能够减薄电池背面膜层的厚度,降低电池背面吸光效应的同时使得电池背面的复合电流密度较低,提升电池总体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双面发电的高效选择性发射极晶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310719206.9
  • 丁建宁;王芹芹;李绿洲 - 扬州大学
  • 2023-06-16 - 2023-08-29 - H01L31/068
  •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发电的高效选择性发射极晶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池以N/P型单晶硅片作为基体,正面依次为隧穿层,重掺杂p++/n++纳米晶化合物层,轻掺杂p+/n+纳米晶化合物层,氧化铝/氮化硅钝化层,p++/n++finger;背面依次为隧穿层,重掺杂n++/p++纳米晶化合物层,轻掺杂n+/p+纳米晶化合物层,氧化铝/氮化硅钝化层,n++/p++finger。本发明制备双面发电的高效选择性发射极晶硅电池,一方面形成正背面的全钝化接触层;可显著提升开路电压;另一方面形成选择性发射极,进一步降低了寄生光吸收。
  •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202310440972.1
  • 张彼克;杨楠楠;徐梦微;金井升 -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2023-04-21 - 2023-08-22 - H01L31/06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基底具有第一表面;隧穿层,位于第一表面;第一掺杂导电层,位于隧穿层远离基底的表面;第二掺杂导电层,位于第一掺杂导电层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二掺杂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部分和多个第二部分,其中,第一掺杂导电层的掺杂元素浓度小于第一部分的掺杂元素浓度,且第一部分的掺杂元素浓度小于第二部分的掺杂元素浓度;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一电极中的每一个均沿预设方向延伸,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部分电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202310745006.0
  • 郭小飞;高芳丽;戴欣欣;柳冉冉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25 - 2023-08-22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硅基片的正面沉积超薄氧化硅层和正减反层;(2)在超薄氧化硅层上生长低浓度的多晶硅层一,在多晶硅层一上生长高浓度的多晶硅层二;(3)在多晶硅层二上印刷电极一,在电极一上连接电极二,即得。本发明将与电极直接连接的部分进行高浓度硼掺杂,与遂穿层连接部分进行低浓度硼掺杂,在保证良好接触的同时,还能使得整体硼掺杂浓度降低,降低了蓝光吸收损耗与载流子表面再复合损耗,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通过改善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工艺,得到的减反层的膜厚均匀,且反射率较小,增加了对光的吸收,从而可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双面隧穿层结构的局部掺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310745381.5
  • 柳冉冉;高芳丽;郭小飞;戴欣欣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25 - 2023-08-22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隧穿层结构的局部掺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在衬底上沉积遂穿层;(2)在遂穿层上生长多晶硅层并进行低浓度硼掺杂;(3)掩膜保护,随之在其金属化区域进行高浓度硼掺杂,再利用激光薄化非金属区域,形成区域一和区域二;(4)在区域一上印刷烧穿型银浆料,在主栅线上印刷非烧穿型银浆料,烧穿型银浆料和非烧穿型银浆料互联。本发明通过对多晶硅前表面进行低掺杂,根据金属化图案对金属化区域进行高掺杂,用激光薄化非金属化区域,减少对长波的光寄生吸收,提高短路电流,从而提升转换效率;通过按照金属化图案印刷银浆,电极二与电极一直接连接,起到互联的作用,降低银浆耗量。
  •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扩散方法-202210359763.X
  • 白雪飞;黄智;石鑫鑫;陈帅;马海云;张书界 - 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
  • 2022-04-06 - 2023-08-22 - H01L31/068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扩散方法,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太阳能电池及其扩散方法,其包括:对硅片依次进行第一次预氧化处理、第一次通源处理、第二次预氧化处理、第二次通源处理和第三次通源处理。第一次预氧化处理和第二次预氧化处理的氧气通入量递增。第一次通源处理、第二次通源处理和第三次通源处理的温度和携带三氯氧磷的氮气均递增。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的扩散方法通过两次预氧化处理和三次通源处理配合,能够制备浅结,同时改善掺杂的不均匀性,浅结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蓝光响应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基于GaAs衬底的倒装多结太阳电池-202111303520.6
  • 张小宾;王悦辉;王可;林凯文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2021-11-05 - 2023-08-22 - H01L31/068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As衬底的倒装多结太阳电池,包括GaAs衬底,在GaAs衬底的上表面按照层状叠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AlAs剥离层、GaInP子电池、石墨烯/AlSbP多层结构缓冲层、第一隧道结、InP子电池、第二隧道结和GaInAs子电池。本发明利用二维石墨烯材料特性降低界面应力,同时结合生长温度递增的AlSbP层逐步释放外延应力,可提升GaAs衬底上InP、GaInAs等外延材料的晶体质量,基于GaAs衬底可得到带隙组合更加合理的GaInP/InP/GaInAs倒装三结太阳电池,从而提升多结电池的转换效率。
  • 一种叠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310745140.0
  • 高芳丽;郭小飞;戴欣欣;柳冉冉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25 - 2023-08-18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衬底上沉积遂穿层,在遂穿层上生长多晶硅层;(2)在多晶硅层上低浓度硼扩散,在正金属副栅线部位进行掩膜保护,对非掩膜区域予以薄化,形成区域一和区域二;(3)对区域二进行掩膜保护,在区域一上进行高浓度硼掺杂并在其上印刷烧穿型银浆料;(4)在主栅线上印上互联材料一,互联材料一上连接互联材料二和互联材料三。本发明采用互联材料一、二和三以此来替代银浆料,降低了银浆料的耗用量,从而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通过对区域一进行高浓度硼掺杂,既避免了电极处容易烧穿的问题,又降低了多晶硅层整体的吸光率,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202310457951.0
  • 金井升;张彼克;廖光明 -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2023-04-21 - 2023-08-08 - H01L31/06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具有第一表面,基底掺杂有N型掺杂元素;隧穿层,位于第一表面;掺杂导电层,位于隧穿层远离基底的表面,掺杂导电层包括:沿平行于第一表面的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硅层,多个第一硅层中的每一个第一硅层沿预设方向延伸,每一第一硅层包括:掺杂有N型掺杂元素的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内的掺杂有P型掺杂元素的反型掺杂部;多个第一金属电极,多个第一金属电极中的每一个沿预设方向延伸,每一第一金属电极与每一第一硅层一一对应,一第一金属电极与对应的第一硅层反型掺杂部电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使用基板级离子注入制造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区-201911000522.0
  • 斯塔凡·韦斯特贝格;蒂莫西·韦德曼;大卫·D·史密斯 - 迈可晟太阳能有限公司
  • 2016-03-22 - 2023-08-04 - H01L31/068
  • 本发明描述了使用基板级离子注入制造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区的方法以及所得的太阳能电池。在一个实例中,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包括通过离子注入在半导体基板中形成轻掺杂区,所述轻掺杂区为第一浓度的第一导电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离子注入形成具有第二更高浓度的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多个掺杂区,所述第一多个掺杂区与所述轻掺杂区的第一部分重叠。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离子注入形成第二多个掺杂区,所述第二多个掺杂区具有浓度高于第一浓度的第二导电类型,并且所述第二多个掺杂区与轻掺杂区的第二部分重叠并且与所述第一多个掺杂区相间但不重叠。
  •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202310457164.6
  • 范洵;付少剑;张明明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4-25 - 2023-07-21 - H01L31/06
  • 本申请涉及光伏领域,公开了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硅片;设于硅片背面依次层叠的第一图形化隧穿氧化层和第一图形化掺杂非晶硅层;设于硅片正面的掺杂层;设于硅片正面依次层叠的第二图形化隧穿氧化层和第二图形化掺杂非晶硅层;正面电极和背面电极;第一图形化隧穿氧化层和第一图形化掺杂非晶硅层的形状与背面电极的形状相同,且与背面电极相对应;第二图形化隧穿氧化层和第二图形化掺杂非晶硅层的形状与正面电极的形状相同,且与正面电极相对应。本申请仅在背面栅线区设置第一图形化掺杂非晶硅层,可避免背面对长波光的吸收影响;在正面设有第二图形化隧穿氧化层和第二图形化掺杂非晶硅层,增强正面钝化及接触效果,提升电池转换效率。
  • 一种三端并联叠层双面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2310417085.2
  • 彭柳军;杨培志;廖承菌;蒋胤 - 云南师范大学
  • 2023-04-19 - 2023-07-11 - H01L31/068
  • 本发明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端并联叠层双面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将宽带隙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作为顶电池,窄带隙铜锌锡硫类太阳电池作为底电池。底电池依次层叠设置底电池钠钙玻璃衬底、第一栅线电极、窗口层、高阻层、缓冲层、吸收层和第二栅线电极;顶电池与底电池共用第二栅线电极,并依次层叠设置电解质层、光阳极介孔层、透明导电层和第三栅线电极。这种结合,发挥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和铜锌锡硫类太阳电池的各自优势,扩大了对太阳光光谱的吸收范围,为未来廉价光伏技术的大规模高效率应用提供了可能,在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和制备方法-202310111624.X
  • 陈达明;张倬涵;季雯娴;胡匀匀;柳伟;杨睿;张学玲;杨广涛;陈奕峰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2-10 - 2023-06-23 - H01L31/068
  •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和制备方法。该太阳能电池包括:具有相对正面和背面的硅衬底,硅衬底为第一掺杂类型;以及设置于硅衬底背面的第一发射极、第一隔离区、第二隔离区和第二发射极,第一隔离区和第二隔离区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发射极和第二发射极之间,第一发射极为第二掺杂类型,第一隔离区和第二发射极为第一掺杂类型,其中,第一方向与硅衬底的厚度方向相交。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和制备方法通过在第一发射极和第二发射极之间设置第一隔离区和第二隔离区解决了太阳能电池反向漏电超标和无法通过热斑测试的问题。
  • 薄膜型激光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202211153947.7
  • 朱明星;陈素丽;王伟明;李华 - 江苏宜兴德融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21 - 2023-06-20 - H01L31/0687
  • 本公开涉及一种薄膜型激光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薄膜型激光换能器包括吸收1064nm波长激光的有源区及金属薄膜衬底,所述有源区包括1个或多个InGaAs子电池,每个InGaAs子电池包括背场层、基区、发射区、窗口层,所述背场层、基区、发射区、窗口层沿远离金属薄膜衬底的方向顺序设置;其中,每个InGaAs子电池的基区材料均为InxGa(1‑x)As。本申请提供的适用于1064nm激光能量转化的激光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采用1个或多个InGaAs子电池作为有源区,能够充分吸收1064nm激光,充分发挥了激光换能器在测距、测高、信号干扰等方面的作用。
  • 一种界面修饰层、隧穿结构、键合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202310162011.9
  • 李戈;陆宏波;李欣益;张玮;钱子勍;张书杰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2023-02-24 - 2023-06-09 - H01L31/068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修饰层、隧穿结构、键合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界面修饰层应用于键合太阳电池中,所述界面修饰层生长于隧穿结的n型重掺杂层表面,所述界面修饰层为Si或Se掺杂的Al0.5In0.5P、Ga0.5In0.5P或(AlxGa1‑x)0.5In0.5P,其中x大于0且小于0.5,掺杂浓度大于1×1018cm‑3。该界面修饰层能够阻止重掺杂隧穿结中Te原子在表面的聚集,保护了隧穿结表面晶体结构,提升了隧穿结构的表面平整度;该界面修饰层还能够抑制重掺杂隧穿结中掺杂原子向表面的扩散,提升了键合太阳电池中隧穿结构的量子隧穿几率,提高了键合太阳电池的器件性能。
  • 一种多结太阳能电池及供电设备-202010259516.3
  • 吴真龙;李俊承;张策;朱鸿根;郭文辉 -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2020-04-03 - 2023-06-02 - H01L31/068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结太阳能电池及供电设备,包括:底电池;位于底电池上的第一隧穿结;位于第一隧穿结背离底电池一侧的DBR反射层;位于DBR反射层背离底电池一侧的依次叠加的至少一个子电池,至少一个子电池包括自底电池至子电池方向依次叠加的AlGaInP背场层、子电池基区、子电池发射区及子电池窗口层,AlGaInP背场层掺杂有Sb和Zn。本发明提供的AlGaInP背场层掺杂有Sb和Zn,进而能够通过Sb掺杂能够提高AlGaInP背场层的AlGaInP材料生长的无序度,增加AlGaInP材料的带隙,提高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同时有效地降低AlGaInP背场层的电阻率而利于聚光应用,提高多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