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氨基-3;6-二氯吡啶-2-甲酸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5958.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李建伟;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3/00 | 分类号: | C25B3/00;C25B13/02;C07D213/79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氨基‑3,6‑二氯吡啶‑2‑甲酸的合成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解、酸化、结晶制备4‑氨基‑3,6‑二氯吡啶‑2‑甲酸时,产品外观为棕红色,严重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选择一些特殊的阳离子膜将电解池分为单独的阳极区和阴极区,不但不会影响电解脱氯的效果,而且还能避免阳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或高活性的自由基),与阴极生成的4‑氨基‑3,6‑二氯吡啶‑2‑甲酸盐接触,从而不会生成棕红色的杂质,大大简化了后处理的工序和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二氯吡啶 甲酸 棕红色 合成 影响产品品质 阴极 后处理 产品外观 结晶制备 阳极表面 阳离子膜 氧化反应 电解池 高活性 甲酸盐 阳极区 阴极区 自由基 酸化 电解 氧气 解脱 | ||
【主权项】:
1.一种4‑氨基‑3,6‑二氯吡啶‑2‑甲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电解池中,采用电解方式将4‑氨基‑3,5,6‑三氯吡啶‑2‑甲酸盐5位的氯脱去,得到4‑氨基‑3,6‑二氯吡啶‑2‑甲酸;其特征在于,用阳离子膜将电解池分为单独的阳极区和阴极区,所述阳离子膜的pH值耐受范围为7~13,所示阳离子膜的耐受电流密度在500A/㎡以上且钠离子透过率在90%以上;阴离子
不能透过阳离子膜,且R为H或Cl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区内添加氢氧化钠,使阳极区内溶液的pH值为7~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595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