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转向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8306.1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5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中;王宁;朱琛琦;任世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00 | 分类号: | B62D6/00;B62D101/00;B62D13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受方向盘产生的转向扭矩的第一转向杆、用于接受第一转向杆传递的转向扭矩且将转向扭矩传递至车辆转向器的第二转向杆、用于控制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之间转向扭矩传递的中断的扭矩传递装置以及用于在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之间的转向扭矩传递中断后产生使第二转向杆旋转的驱动力的扭矩产生装置。本发明的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保证驾驶员以及车内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1.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受方向盘产生的转向扭矩的第一转向杆、用于接受第一转向杆传递的转向扭矩且将转向扭矩传递至车辆转向器的第二转向杆、用于控制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之间转向扭矩传递的中断的扭矩传递装置以及用于在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之间的转向扭矩传递中断后产生使第二转向杆旋转的驱动力的扭矩产生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一转向杆和所述第二转向杆连接成一体且实现转向扭矩传递的中断与结合的插销,第一转向杆的下端设有沿径向贯穿设置且用于让插销插入的第一插孔,第二转向杆的侧壁上设有沿径向贯穿设置且用于让插销插入的第二插孔,插销的直径小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直径;当将插销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拔出后,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之间的转向扭矩传递中断,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之间的约束解除,由扭矩产生装置提供使第二转向杆继续旋转的驱动力,进而将转向扭矩继续传递至车辆转向器;所述扭矩传递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插销提供使其移动的驱动力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连杆以及与第一连杆和插销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扭矩产生装置还包括可移动设置且与第二转向杆相平行的辅助杆、设置于辅助杆上的第二电机以及与第二电机和第二转向杆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辅助杆上的第一齿轮和设置于第二转向杆上的第二齿轮;假定第一齿轮突出部分的长度为X,第二齿轮突出部分的长度为Y;所述扭矩产生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辅助杆提供使其相对于第二转向杆进行移动的驱动力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检测辅助杆与所述第二转向杆之间距离且将信号传递至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电机的位移传感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辅助杆连接的液压缸和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泵;当道路上将会有其它车辆与本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数据采集装置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发送信号M至第一电机的控制单元,同时发送信号P至第二电机的控制单元,第一电机开始工作,第一连杆进行旋转,通过第二连杆带动插销进行移动,使插销相对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进行拔出动作,在第一电机运转过程中,角度传感器检测第一连杆的角度,直至检测到第一连杆的角度为0度,此时第一连杆旋转到终止位置,插销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完全拔出,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解除约束;然后位移传感器检测辅助杆与第二转向杆之间的距离,液压泵开始运转并按大流量供油,当位移传感器检测到辅助杆与第二转向杆之间的距离为X+Y时,液压泵按小流量供油;第二电机开始工作,第二电机产生的转向扭矩通过传动机构传递至第二转向杆,以驱动第二转向杆进行旋转,最终控制车辆进行自主转向;当道路上不会再有其它车辆与本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数据采集装置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发送信号N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液压泵的控制单元,第二电机和液压泵停止工作,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离,第一电机开始工作且反向运转,第一连杆反向旋转,直至使插销插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使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重新连接,然后驾驶员可通过方向盘控制本车的行驶方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883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