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掺杂型双功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8013.1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7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胜;周殿力;王润;王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21/14 | 分类号: | C07D221/14;C07D401/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晏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掺杂型双功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由透明衬底、阳极层、空穴传输层、有机活性掺杂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层构成。其中有机活性掺杂层由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在高真空度的蒸发室中采用双源共蒸法混合蒸镀或者在旋涂仪中使用混合溶液旋涂法进行制备。在外加正向电压的驱动下,该有机双功能器件能够实现发光功能,而在外加反向电压的驱动下,该器件可以实现紫外探测功能。该有机双功能器件同时具有电致发光与紫外探测的双重功能,不仅器件发光强,探测率高,易集成、超薄,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掺杂 功能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有机掺杂型双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衬底、阳极层、空穴传输层、有机活性掺杂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层,所述有机活性掺杂层由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混合而成,客体材料在有机活性掺杂层中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21%,主体材料在有机活性掺杂层中所占质量百分比为98~79%,所用的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采用以下结构骨架通式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
其中,结构骨架中R1基团选自:‑CH3、‑CH2CH3、‑CH2CH2CH3或‑C(CH3)3;结构骨架中R2基团选自:![]()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4801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