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氨基-5-叠氮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13894.3 申请日: 2016-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6187961B 公开(公告)日: 2018-06-29
发明(设计)人: 朱钢国;黄倩雯;罗芳;郑汉良;刘水有;郭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07/66 分类号: C07D307/66
代理公司: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代理人: 黄铁军
地址: 321004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2‑氨基‑5‑叠氮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将钯催化剂、TMSN3和高碘试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高联烯酰胺类化合物形成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在室温下反应4小时,经后处理得到2‑氨基‑5‑叠氮基甲基呋喃。该方法实现了高联烯酰胺的叠氮化环异构化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操作简单,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搜索关键词: 氨基 甲基呋喃 叠氮基 联烯 制备 官能团兼容性 环异构化反应 酰胺类化合物 后处理 有机溶剂 钯催化剂 碘试剂 叠氮化 底物 酰胺 溶解 应用
【主权项】:
1.一种2‑氨基‑5‑叠氮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钯催化剂、TMSN3和高碘试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结构式Ⅱ所示的高联烯酰胺类化合物形成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在室温下反应4小时,经后处理得到结构式Ⅰ所示的2‑氨基‑5‑叠氮基甲基呋喃;式Ⅰ和式Ⅱ中,R为氢原子、甲基、甲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硝基;所述的钯催化剂、TMSN3、高碘试剂、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5:2:0.7:1;所述的钯催化剂为醋酸钯,所述的高碘试剂为PhI(OCOCF3)2,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所述的后处理包括淬灭、萃取、干燥和柱层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389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3-卤-4-联苯胺基-2(5H)-呋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201710044453.8
  • 汪朝阳;吴彦城 - 华南师范大学
  • 2017-01-19 - 2019-09-06 - C07D307/66
  • 本发明公开了3‑卤‑4‑联苯胺基‑2(5H)‑呋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3‑卤‑4‑联苯胺基‑2(5H)‑呋喃酮类化合物通过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合成。本发明的3‑卤‑4‑联苯胺基‑2(5H)‑呋喃酮类化合物对脑胶质瘤、食管癌、乳腺癌、肝癌及鼻咽癌等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脑胶质瘤细胞C6和乳腺癌细胞MCF‑7有很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可达15.4±1.1μM和11.8±8.1μM。本发明的3‑卤‑4‑联苯胺基‑2(5H)‑呋喃酮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 双呋喃酮基联苯胺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201710047168.1
  • 汪朝阳;吴彦城 - 华南师范大学
  • 2017-01-19 - 2019-08-27 - C07D307/66
  • 本发明公开了双呋喃酮基联苯胺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双呋喃酮基联苯胺衍生物通过双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合成。本发明的双呋喃酮基联苯胺衍生物对脑胶质瘤、食管癌、乳腺癌、肝癌及鼻咽癌等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脑胶质瘤细胞C6和乳腺癌细胞MCF‑7有很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可达12.1±0.9μM和20.1±1.9μM。本发明的双呋喃酮基联苯胺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 高效除草剂呋草酮的生产方法-201610018633.4
  • 李小明;王超;金璐怡 - 江苏明化合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1-12 - 2018-07-27 - C07D307/6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除草剂呋草酮的生产方法,以三氟甲基苯乙腈及苯乙酸乙酯为主要原料,经过克莱森缩合、在酸性溶剂下环化、甲基化三个步骤即可得到目标产物呋草酮。本发明具有安全性更高,反应纯化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分离相对容易,并且不易产生废酸排放,溶剂可回收套用,生产收率高等优点。本方法更能适用于呋草酮的工业化生产,更利于高效除草剂呋草酮的广泛应用。
  • 一类手性2(5H)‑呋喃酮衍生物及其制法与在制备抗宫颈癌和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201711070522.9
  • 魏梦雪;张姣 - 宁夏大学
  • 2017-11-03 - 2018-02-02 - C07D307/66
  • 本发明涉及一类手性2(5H)‑呋喃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这类手性化合物在制备抗宫颈癌和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温和的条件下,以三乙胺为催化剂,以2(5H)‑呋喃酮‑哌嗪类化合物为氮源、卤代烃为亲电试剂与二硫化碳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制备2(5H)‑呋喃酮衍生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这类手性2(5H)‑呋喃酮衍生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阿糖胞苷,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一线抗肝癌临床化疗药物长春新碱。因此本发明的手性2(5H)‑呋喃酮衍生物可以在制备抗宫颈癌和抗肝癌药物中应用。
  • 2-氨基-γ-丁内酯类盐酸盐的合成-201610268551.5
  • 张大永;肖伟;周欣 - 中国药科大学
  • 2016-04-22 - 2016-08-31 - C07D307/6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重要的化工、染料、农药和医药中间体2‑氨基‑γ‑丁内酯类盐酸盐(I)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γ‑丁内酯类化合物(II)与亚硝基酯类化合物(III)为原料,反应得到2‑(羟基亚氨基)‑γ‑丁内酯(IV),化合物(IV)再通过还原反应和酸化得到2‑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I)。采用本法制备产物化合物(I),不仅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而且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更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3-芳基-4-芳氨基-2(5H)-呋喃酮型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201010551112.8
  • 肖竹平;彭密军;颜文斌;欧阳玉祝;刘祝祥;梁文德;刘甜 - 吉首大学
  • 2010-11-19 - 2011-04-06 - C07D307/66
  • 一类3-芳基-4-芳氨基-2(5H)-呋喃酮型化合物,其特征是它们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式Ⅰ中:R1=R3=Br、Cl或OCH3和R2=R4=R5=R6=R8=H,则R7=NO2、F、Cl、Br、OCH3或OH;R2=F、Cl、Br、OH、NO2或OCH3和R1=R3=R4=R5=R6=R8=H,则R7=NO2、F、Cl、Br、OCH3或OH;R1=R3=Br、Cl或OCH3和R2=R4=R5=R7=R8=H,则R6=NO2、F、Cl、Br、OCH3或OH;R2=F、Cl、Br、OH、NO2或OCH3和R1=R3=R4=R5=R8=H,则R6=R7=OCH3或OH;R1=R3=Br、Cl或OCH3和R2=R4=R5=R8=H,则R6=R7=OCH3或OH。它们对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新型隐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治疗肺炎、伤口化脓等抗感染药物。本发明公开了其制法。
  • 一种合成Z-双呋喃基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200910096936.8
  • 陈国飞;傅春玲;麻生明 - 浙江大学
  • 2009-03-24 - 2009-08-19 - C07D307/6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Z-双呋喃基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在添加剂碳酸钾和碘化钠的作用下以及氯化钯的催化下,2,3-联烯酰胺发生自身关环偶联反应,生成Z-双呋喃基亚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操作简单,原料和试剂易得,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产物易分离纯化,适用于合成各种取代的Z-双呋喃基亚胺类化合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