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配体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01368.3 申请日: 2015-07-06
公开(公告)号: CN105037335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熊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 熊丽丽
主分类号: C07D405/14 分类号: C07D405/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0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出一种制备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配体的方法,包括:1)通过以芴、溴为起始原料制备2,7′-二溴代芴;2)以对甲苯磺酰氯,三乙二醇为原料制备三甘醇酯;3)以2-溴乙醇、3,4-二氢吡喃为原料制备2-[2-(四氢吡喃基)]溴乙醚;4)以2-[2-(四氢吡喃基)]溴乙醚,2,7′-二溴代芴为原料制备2,7′-二溴-9,9′-[2-(2-四氢吡喃氧基)乙基]芴;5)以2,7′-二溴-9,9′-[2-(2-四氢吡喃氧基)乙基]芴为原料制备2,7′-二溴-9,9′-二(乙羟基)芴;6)以2,7′-二溴-9,9′-二(乙羟基)芴、三甘醇酯为原料制备2,7′-二溴-9-(15-冠-4)芴;7)以2,7′-二溴-9-(15-冠-4)芴、吡啶四硼酸原料制备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本发明保留了冠醚原有独特地功能特性(对分子、离子具有选择识别性),而且弥补了冠醚的不足之处(毒性、不稳定、难分离、循环使用性差等)。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吡啶 15 芴配体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制备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配体的方法,包括2,7′‑二溴代芴、三甘醇酯、2‑[2‑(四氢吡喃基)]溴乙醚、2,7′‑二溴‑9,9′‑[2‑(2‑四氢吡喃氧基)乙基]芴、2,7′‑二溴‑9,9′‑二(乙羟基)芴、2,7′‑二溴‑9‑(15‑冠‑4)芴以及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配体的制备;其特征在于:①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的结构如下:②2,7′‑二溴代芴的制备:以芴为起始原料,加少量碘为催化剂,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低温条件下,与二氯甲烷稀释的溴反应后,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至无色,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蒸,即可得到为2,7′‑二溴代芴;③三甘醇酯的制备:低温条件下,将对甲苯磺酰氯,三乙二醇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之后慢慢加入氢氧化钾水溶液,将温度调至室温反应,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浴中,过滤收集白色沉淀物,重结晶,可得三甘醇酯;④2‑[2‑(四氢吡喃基)]溴乙醚的制备:低温无氧条件下,2‑溴乙醇、对甲苯磺酸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加入3,4‑二氢吡喃搅拌反应,二氯甲烷萃取,无水硫酸镁干燥,旋干,减压蒸馏,即得2‑[2‑(四氢吡喃基)]溴乙醚;⑤2,7′‑二溴‑9,9′‑[2‑(2‑四氢吡喃氧基)乙基]芴的制备:将2‑[2‑(四氢吡喃基)]溴乙醚,2,7′‑二溴代芴,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一起加入甲苯中,迅速将浓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该体系,在高温条件下回流反应,反应液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柱子,得到2,7′‑二溴‑9,9′‑[2‑(2‑四氢吡喃氧基)乙基]芴;⑥2,7′‑二溴‑9,9′‑二(乙羟基)芴的制备:将磨细的2,7′‑二溴‑9,9′‑[2‑(2‑四氢吡喃氧基)乙基]芴,加入乙醇中,再向该体系中加盐酸,高温下回流反应,旋蒸除去乙醇,过量饱和碳酸氢钠中和,过滤,水洗,重结晶,干燥后得到2,7′‑二溴‑9,9′‑二(乙羟基)芴;⑦2,7′‑二溴‑9‑(15‑冠‑4)芴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将2,7′‑二溴‑9,9′‑二(乙羟基)芴、氢化钠加入四氢呋喃中回流,再将四氢呋喃稀释的三甘醇酯加入体系继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溶剂,加少量水,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干燥,过柱子,得到2,7′‑二溴‑9‑(15‑冠‑4)芴;⑧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将2,7′‑二溴‑9‑(15‑冠‑4)芴,吡啶四硼酸,碳酸钾水溶液,四三苯基膦钯催化剂,加入无水乙醇中,高温回流后,二氯甲烷萃取,分别用盐酸、水洗有机物,再其倒入适量甲醇中,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到2,7′‑二(4‑吡啶基)‑9‑(15‑冠‑4)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丽丽,未经熊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136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香豆素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710338890.0
  • 但飞君;鲁茜;刘瑶 - 三峡大学
  • 2017-05-15 - 2019-11-08 - C07D405/14
  •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香豆素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在次氯酸根离子检测上的应用。具体涉及的探针为3‑[2‑[8‑(1H‑苯并咪唑‑2‑基)喹啉‑2‑基]乙烯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它是以2‑甲基‑8‑(1H‑苯并咪唑‑2‑基)喹啉和3‑甲酰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为原料经缩合制备得到的。次氯酸根离子与探针C作用后,裸眼可见C溶液由橘黄色变成淡黄色,在365nm紫外灯下,溶液由橘黄色荧光变成亮黄色荧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次氯酸根离子的最低检测限4.6698×10‑8mol/L,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次氯酸根离子的最低检测限为2.1037×10‑8mol/L。本发明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来源的样品微/痕量氯酸根离子的定量检测。
  • 一种蒽醌类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201810382645.4
  • 高文正;杜倩;张春雨;任雪艳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4-26 - 2019-11-05 - C07D40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蒽醌类通式化合物及其应用,其中通式化合物如下式所示:式中:Y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X1‑X8表示C、CR或者N,当X1‑X8任意一个或两个表示C时,该C原子与L相连,上述R选自氢原子、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并且相邻的R之间可以成环;L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杂环亚芳基;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n为1‑2的整数,并且当n为2时,式中的两个L相同或不同,两个Ar相同或不同。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OLED中的发光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器件性能和稳定性。本发明同时保护采用上述通式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新ROCK抑制剂-201380056608.X
  • A·P·J·布兰;D·雷森;O·戴非尔特;S·波兰德 - PH制药有限公司
  • 2013-10-31 - 2019-11-05 - C07D405/14
  • 本发明涉及新激酶抑制剂,更具体而言是ROCK抑制剂,包含这类抑制剂的组合物,特别是药物,以及所述抑制剂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新ROCK抑制剂,包含这类抑制剂的组合物,特别是药物,以及所述抑制剂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的用途。另外,本发明涉及治疗方法和所述化合物在药物制备中的用途,所述药物应用于许多治疗适应症,包括性功能障碍、炎性疾病、眼疾病和呼吸性疾病。本发明化合物显示软药特征,也即它们在进入全身性循环后快速灭活。因此,它们允许降低的对功能活性ROCK抑制剂的全身性暴露。
  • 一种齐多夫定-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01611034264.4
  • 蒋涛;毛龙飞;李青;郝玉伟;王真真;武晓霞;徐少杰 - 河南师范大学
  • 2016-11-23 - 2019-11-01 - C07D40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齐多夫定‑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具有抗菌活性药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齐多夫定‑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合成路线为:。本发明根据齐多夫定分子中含有叠氮基团,通过click反应使其与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苯胺基丙炔类化合物反应得到齐多夫定‑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并且选择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真菌‑白色念珠球菌对所合成的齐多夫定‑1,2,3‑三氮唑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 二亚乙基胺-(2-苯并三氮唑)-(2′-长碳链烯烃基)双咪唑啉缓蚀剂及制备方法-201711119184.3
  • 李俊莉;张颖;程雯;黄婷;任海晶;王晓晖 -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 2017-11-14 - 2019-10-22 - C07D40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亚乙基胺‑(2‑苯并三氮唑)‑(2′‑长碳链烯烃基)双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缓蚀剂的结构式为式中R代表碳链数为C7~C23的单烯基或双烯基,其是以四亚乙基五胺、4‑羧基苯并三氮唑和长碳链烯羧酸为原料,二甲苯为携水剂,在微波条件下通过常压回流和减压回流两步升温法进行酰胺化反应和环化反应制备而成,具有反应时间短、加热快速均匀、效率高、渗透力强、产物易于分离等特点。本发明缓蚀剂结构中引入了苯并三氮唑基团,使其对铜的缓蚀作用加强,不但可以应用于煤制乙醇汽油中减缓对铜的腐蚀,而且可以应用于酸性介质或含CO2和H2S的油田采出水中以减缓对碳钢的腐蚀。
  • 一种多芳基取代咪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特异性检测G-四链体中的应用-201611054082.3
  • 黄志纾;谭嘉恒;胡命豪;陈硕斌 - 中山大学
  • 2016-11-25 - 2019-10-01 - C07D40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芳基取代咪唑荧光探针,所述多芳基取代咪唑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同时公开上述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特异性检测G‑四链体中的应用。所述探针制备简单、原料易得,并且结构稳定,可用于特异性检测野生型c‑MYC G‑四链体核酸二级结构,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即可快速检测出溶液中的野生型c‑MYC G‑四链体核酸二级结构,而对于突变的c‑MYC G‑四链体或者其他DNA二级结构则不具有荧光响应。所述特异性检测野生型c‑MYC G‑四链体核酸二级结构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性和专一性强,能够克服了其他检测方法价格昂贵,设备要求高,技术操作相对复杂等缺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