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4976.0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中内洪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空气滤清器,其中,壳体主体和壳体罩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结合面结合并在被夹持于壳体主体和壳体罩之间的滤芯支承板设置有滤清器滤芯,能够在不对车辆的外观造成影响的同时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和结构的简化,并且在维护时防止滤芯支承板的脱落。在壳体主体(4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突出壁(61),该第一突出壁(61)朝向滤芯支承板(46)侧突出,该第一突出壁(61)的末端部(61a)与滤芯支承板(46)接近或抵接,在滤芯支承板(46)突出设置有第二突出壁(62),该第二突出壁至少从上方和下方与第一突出壁(61)抵接或接近并重合。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内燃机 空气滤清器 | ||
【主权项】:
一种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空气滤清器,其具备:滤清器壳体(45),其由壳体主体(42)和壳体罩(43)以能够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结合面(44)分开的方式结合而成;滤芯支承板(46),其夹持在所述壳体主体(42)和所述壳体罩(43)之间;以及滤清器滤芯(47),其设置于所述滤芯支承板(46),所述滤清器滤芯(47)与该滤芯支承板(46)协作而将所述滤清器壳体(45)内划分成未净化室(48)和净化室(49),所述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空气滤清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主体(42)的内壁突出设置有第一突出壁(61),所述第一突出壁(61)朝向被夹持在所述壳体主体(42)和所述壳体罩(43)之间的状态下的所述滤芯支承板(46)侧突出,所述第一突出壁(61)的末端部(61a)与所述滤芯支承板(46)抵接或接近,在所述滤芯支承板(46)突出设置有第二突出壁(62),在该滤芯支承板(46)被夹持于所述壳体主体(42)和所述壳体罩(43)之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突出壁(62)至少从上方和下方与所述第一突出壁(61)抵接或接近并重合,在所述滤芯支承板(46)的至少上部的外周缘,以被夹持在所述壳体主体(42)和所述壳体罩(43)之间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支承壁部(46b),所述支承壁部(46b)在与所述壳体主体(42)和所述壳体罩(43)的所述结合面(44)正交的方向上向所述壳体主体(42)和所述壳体罩(43)侧突出,所述第二突出壁(62)的从所述结合面(44)突出的突出量(L1)被设定成比所述支承壁部(46b)的从所述结合面(44)向所述壳体主体(42)侧突出的突出量(L2)大,所述第一突出壁(61)形成为具有利用周壁包围内部空间(60)而成的截面形状,并且在所述周壁的一部分具有与所述内部空间(60)连通的开口部(63),所述第二突出壁(62)形成为用除所述开口部(63)以外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突出壁(61),使所述内部空间(60)与所述净化室(49)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349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