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纯滚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3486.0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李恩科;李常鑫;胡飞;苏道齐;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李晓兵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转向纯滚动装置,其与底盘配合使用,包括:转向盘;转向器;转向轴;带动车辆左轮转动的左转向机构;带动车辆右轮转动的右转向机构,其具有:布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的左梯形臂;固定于底盘的封闭油路单元,其含有:左转向梯形推杆;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右转向梯形推杆;布置有第二角度传感器的右梯形臂;辅助转向机构,其含有:助力电机;依次可转动连接的转向右摇臂、转向右拉杆、转向右节臂,转向右节臂输出端与右转向节输入端可转动连接。本发明对ECU的控制策略采取分段控制的方式,使其既在不同车轮转角状态下都能较好的近似满足前轮前束和阿克曼转角关系,同时又简化ECU控制策略,提高转向机构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滚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转向纯滚动装置,其与底盘配合使用,包括:转向盘(1);转向器(3);转向轴(2),转向轴(2)一端与转向盘(1)连接,另一端与转向器(3)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动车辆左轮(151)转动的左转向机构,其具有依次可转动连接的转向左摇臂(4)、转向左拉杆(5)、转向左节臂(6)、左转向节(71),其中,转向左摇臂(4)输入端与转向器(3)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左转向节(71)输出端与车辆左轮(151)连接并带动车辆左轮(151)转动;带动车辆右轮(152)转动的右转向机构,其具有:布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141)的左梯形臂(81),其一端固定于左转向节(71)且与转向左节臂(6)可转动连接;固定于底盘的封闭油路单元,其含有:左转向梯形推杆(91),其一端与左梯形臂(81)的另一端可转动连连;第一液压油缸(101),其活塞杆与左转向梯形推杆(91)另一端固接;第二液压油缸(102),其缸体通过第一、第二油管(111、112)与第一液压油缸(101)缸体连通;右转向梯形推杆(92),其一端与第二液压油缸(102)活塞杆固接;布置有第二角度传感器(142)的右梯形臂(82),其一端与右转向梯形推杆(92)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右梯形臂(82)另一端与右转向节(72)输入端可转动连接,右转向节(72)输出端与车辆右轮(152)连接并带动车辆右轮(152)转动;辅助转向机构,其含有:助力电机(19);依次可转动连接的转向右摇臂(18)、转向右拉杆(17)、转向右节臂(16),其中,助力电机(19)输出轴与转向右摇臂(18)输入端可转动连接,转向右节臂(16)输出端与右转向节(72)输入端可转动连接,同时,第一、第二角度传感器(141、142)、助力电机(19)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均与ECU输入/输出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2348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采出液的破乳脱水方法
- 下一篇:高效除铬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