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容器装绿茶饮料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410045198.1 申请日: 2004-04-28
公开(公告)号: CN1656911A 公开(公告)日: 2005-08-24
发明(设计)人: 笹目正巳;衣笠仁;岛冈谦次;原口洋子;新纳仁;冈野谷和则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伊藤园
主分类号: A23F3/20 分类号: A23F3/2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景朝;孟凡宏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提供了一种适合加热销售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新生产方法。在生产工艺中引入了硅石去除步骤,其中将硅石加入由提取绿茶叶所得的茶提取物中,从而将茶提取物中的沉积物成分吸附至硅石,之后,除去硅石。通过往茶提取物中加入硅石,并使其接触,引起二次沉积物的蛋白质和多糖可被选择性地吸收和降低,这使沉积物的产生得到防止,甚至在加热销售饮料时。更进一步,这使大量的风味成分得到保留。更进一步,大量的儿茶素保留在饮料中,由于儿茶素的抗菌作用,使抗热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另外,作为产生恶化气味原因的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物,能被选择性地降低,而在另一方面,烤香味成分,如吡嗪,能大量得到保留。
搜索关键词: 生产 容器 绿茶 饮料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生产容器装绿茶饮料的方法,其包括:在70-100℃热水中对绿茶叶进行提取的提取步骤,往所得的茶提取物中加入硅石从而将茶提取物中的沉积物组分吸附到硅石的吸附步骤,从茶提取物中除去硅石的硅石去除步骤,热杀菌步骤,和容器灌装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伊藤园,未经株式会社伊藤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4519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利用天然成分降低食品中氟的方法-202310019715.0
  • 刘雯;吕亚宁;冯灿;韩芳;余晓峰;彭传燚;宋伟;刘宇欣;蒙晓笛;吴琼;胡亚蓉;占昊 - 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 2023-01-06 - 2023-04-14 - A23F3/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成分降低食品中氟的方法,属于氟离子选择性去除技术领域,包括天然成分的提取以及对氟离子的吸附,具体有茶叶预处理、天然成分提取和天然成分脱氟等,通过将茶叶烘干,粉碎过筛制备成茶粉,再将茶粉与乙醇混合,恒温振荡,随后抽滤去酒精并重复此步骤3次,将茶粉干燥至恒重;然后将预处理制备获得的茶粉,超声提取,过滤收集提取液,将提取液离心得到的上清液,然后减压浓缩后与无水乙醇混合、静置,除去乙醇收集沉淀物;将沉淀物纯化去氟离子,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最后利用处理后的沉淀物吸附食品中的氟离子,以达到降氟效果。此方法无需另外添加金属吸附,安全性强,毒副作用低,并且操作过程简便可做到批量生产。
  • 利用猴头菇加工余渣制备茶汤澄清剂及其澄清茶汤的方法-202211672456.3
  • 黄惠华;肖敏萱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2-12-23 - 2023-03-14 - A23F3/20
  • 本发明属于茶汤澄清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利用猴头菇加工余渣制备茶汤澄清剂及其澄清茶汤的方法。本发明的茶汤澄清剂是利用猴头菇加工余渣制备得到,具体:将从猴头菇加工余渣中提取的几丁质进行脱乙酰处理,获得脱乙酰度为55~85%的壳聚糖即茶汤澄清剂。澄清茶汤的方法:采用酸将脱乙酰度为55~85%壳聚糖配成溶液,获得壳聚糖溶液;调节茶汤的pH为3‑6,然后与壳聚糖溶液混合,反应、离心,获得澄清的茶汤。本发明将所制备的壳聚糖用于澄清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的茶汤,均有不错的澄清效果。猴头菇加工余渣提取物(壳聚糖)可作为一种排除过敏原的澄清剂用于茶汤的澄清处理,为解决茶饮料加工生产的冷后浑问题提供了一种澄清思路。
  • 一种新型茶饮品生产设备-202122854335.8
  • 黄华炜 - 深圳清研日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22 - 2022-11-25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饮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茶饮品生产设备,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表面安装有按钮开关,所述搅拌罐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连接有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顶部焊接有进料罩,且进料罩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发酵箱的内部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二矩形板的两端皆设置清洁机构,所述搅拌罐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搅拌罐并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的搅拌罐内部连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生产设备使用时对成品的消毒功能,实现了生产设备使用时对导料管进行密封的功能,实现了生产设备便于对筛分网进行清洁的功能。
  • 一种茶饮料除杂装置-202122887357.4
  • 王丽杰;李婧;王会 - 锦州医科大学
  • 2021-11-24 - 2022-07-12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饮料除杂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方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设有除杂箱,底板后侧设有连接板二,连接板二与除杂箱之间铰接设有电动推杆,除杂箱上方设有开口,开口设有上方无盖的筒体一,筒体外部转动套接设有支撑板,筒体上方内壁设有环形搭板一,筒体一内部搭接设有上方无盖的筒体二,筒体二上侧内壁设有环形搭板二,筒体二内部搭接设有上方无盖的筒体三,筒体一下方的除杂箱内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与筒体一连接的电机,隔板下方设有吸附板,筒体一底部两侧设有出液管,除杂箱底部设有出液管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合理,除杂效果更好,且方便清楚滤网上的杂质。
  • 一种茶醋制备用澄清杀菌装置-202123236299.5
  • 杨元;张泰武 - 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22 - 2022-04-15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醋制备用澄清杀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杀菌装置,所述壳体的上壁还设置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入料口,且所述壳体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澄清机构,且所述出料口上还盖设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对茶醋进行杀菌和澄清,且能够快速的对澄清所用的滤网进行拆卸,方便清理或者更换,有效的避免茶垢杂质在滤网上堆积影响澄清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茶醋的成品效果。
  • 提高绿茶清澈度和清新属性并降低绿茶苦味和涩味的方法-201480074912.1
  • J·西里尔斯;L·卡恩斯 -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 2015-01-23 - 2021-06-22 - A23F3/2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绿茶的苦味和涩味的方法,以及一种含有苦味和涩味减少的绿茶的营养产品。在一般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对绿茶提取物进行微滤,以形成微滤渗余物和微滤渗透物;对所述微滤渗透物进行超滤或低温分级分离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使用来自所述超滤的超滤渗透物或者来自所述低温分级分离的上清制造绿茶产品。所述超滤渗透物或所述上清可进一步浓缩,经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以形成粉末,作为浓缩物使用,或者经稀释而形成即饮型饮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对所述微滤渗透物进行超滤以形成超滤渗余物和超滤渗透物,然后对所述超滤渗透物进行低温分级分离以形成上清和沉淀。
  • 一种能够进行残渣收集的茶饮料澄清装置-202010894930.1
  • 刘汶熙 - 珠海市惠装居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8-31 - 2020-11-20 - A23F3/20
  • 本发明涉及饮料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残渣收集的茶饮料澄清装置,包括滤网和水平杆,两个所述水平杆的底部均开设有水平槽,两个所述水平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相背的一侧均套接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相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内部均开设有竖直槽,两个所述竖直槽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刷板,所述滤网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档杆。通过第一弹簧、滑动杆、第二弹簧、伸缩杆和档杆带动刷板转动,将过滤后留在锥形板边缘的残渣推到箱体底部收集,达到了自动收集过滤后的残渣的效果。
  • 一种茶叶提取物的固体吸附剂制备装置-201922250544.4
  • 徐柏云 - 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
  • 2019-12-16 - 2020-08-04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叶提取物的固体吸附剂制备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块。通过开启电机,使得电机内侧的输出轴转动,而输出轴的转动将带动左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轮的转动,又由于主动轮的外侧通过传动带与被动轮活动连接,从而使得主动轮转动时将带动被动轮的转动,进一步带动被动轮右侧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最终使得转轴外侧的研磨辊的转动。通过研磨辊的转动,使得将茶叶研磨并螺旋移动至出料管排出,将带动活动板两端的滑块在主架的内侧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活动板与研磨辊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了调节研磨颗粒大小的目的。
  • 一种白茶饮料灭菌机的进料装置-201821514489.4
  • 林兵泉 - 资溪一亩茶园有限公司
  • 2018-09-17 - 2019-06-21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茶饮料灭菌机的进料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过滤箱内壁右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过滤箱内壁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的底部与第二支撑块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滤层,所述过滤箱的左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下合页片,所述下合页片左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合页片,所述上合页片的右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滤层过滤杂质,提升饮料口感和品质,利用压紧装置方便更换滤层,便于维护设备,节约成本。
  • 一种高品质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201811502950.9
  • 于秋生;孙东东;於慧利 - 无锡初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2-10 - 2019-03-29 - A23F3/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红茶茶叶,置于浸提罐中浸提;(2)用滤网将茶水和茶叶渣分离,再将含有茶叶细渣的茶水经过板框压滤,得到较为澄清的茶水;(3)将所得茶水用真空减压蒸发法浓缩;(4)将浓缩后的茶水调节pH至5.6,然后加热至48~52℃,加入0.02~0.05wt%的复合酶液,反应2小时;(5)将反应后的物料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6)将上清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品质较高的速溶红茶粉。本发明方法保留了较多的红茶有效成分,使其呈现出了较好的色泽、滋味、口感,且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备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和优势。
  • 一种制备低氟速溶茶粉的方法-201811029264.4
  • 蔡荟梅;刘海峰;彭传燚;宛晓春;侯如燕 - 安徽农业大学
  • 2018-09-05 - 2019-01-01 - A23F3/20
  •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低氟速溶茶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茶叶水提物;S2、将S1中制备的茶叶水提物添加至电渗析设备中,通过电渗析作用去除茶叶水提物中的氟离子,获得低氟茶叶水提物;S3、去除S2低氟茶叶水提物中的水分,获得低氟速溶茶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电渗析作用运行1min,对质量浓度为1%的茶叶水提物中氟离子的去除率达到35.4%以上,运行15min,对质量浓度为1%的茶叶水提物中氟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5.5%以上,极大的降低的速溶茶粉中氟离子的含量。
  • 一种用于茶叶精深加工的全自动茶叶粗滤提炼设备-201810843632.2
  • 不公告发明人 - 惠州市无龄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27 - 2018-11-23 - A23F3/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精深加工的全自动茶叶粗滤提炼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斜架,所述斜架的顶部相互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座,两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焊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输出轴与减速机的内部输入轴传动连接,通过螺旋送料装置将茶叶输送到滤网筒结构的内部,该螺旋送料装置为滚筒结构,使热水从浸泡罐的进水管由高压水泵输送到浸泡罐的出水管,并在此过程中使茶叶在浸泡罐内充分浸泡,从而实现茶叶的全自动粗滤提炼,茶叶残渣汁回收槽也与过滤设备相连,残留茶叶汁也经过滤提纯等工艺后成最终茶饮料,提高了茶叶汁的提取率,茶叶则从茶叶出料装置出来。
  • 适用于饮料加工的加热系统-201721074636.6
  • 齐树生;田慧青;邢圆圆;季友文;陈明辉;杨鹏达;黄小波;魏丽丽;赵红阳;邢燕燕;杨波;张乾霖 - 濮阳(华信)陈氏饮品有限公司
  • 2017-08-25 - 2018-07-27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饮料加工的加热系统,包括热水储存罐,管式换热器,水浴加热罐和饮料暂存罐;所述饮料暂存罐通过管路与水浴加热罐配合连接;所述管式换热器包括蒸汽进口、蒸汽出口、水管进口和水管出口;所述水浴加热罐为双层罐体,内层罐体通过管路与饮料暂存罐配合连接,外层罐体内为加热水;所述管式换热器的水管出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水浴加热罐的外层罐体配合连接,饮料暂存罐与水浴加热罐的内层罐体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系统能够适用于茶饮料罐装前的加热,避免出现焦糖化现象,提高茶饮料的口感,充分保留其独特香味,并能够有效杀灭饮料中的细菌。
  • 一种茶饮料过滤装置-201720983601.8
  • 张升红;胡兆祥 - 安徽省萃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8-08 - 2018-07-17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饮料过滤装置,包括外罐体,内桶、转动搅拌装置、茶水出口和茶渣出口;所述内桶固定连接在转动搅拌装置上,所述内桶上设有通孔,所述内桶外壁包覆第一过滤网;所述茶水出口设置在外罐体底部,所述茶渣出口设置在内桶底部,所述内桶和外罐体底部夹层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全自动提取茶汁、自动清理茶叶残渣,过滤效果优良的茶饮料过滤装置。
  • 一种菊花茶提纯装置-201720521175.6
  • 龚建国;张睿;龚珊珊 - 滁州市金玉滁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5-11 - 2017-12-22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菊花茶提纯装置,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连接有分流管和合流管,所述分流管和合流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安装有精密过滤器,所述合流管与出液管之间设有分离纯化装置,所述出液管的内部安装有超滤膜,所述进液管的内部安装有调压阀。本实用新型在分流管和合流管之间设有多组连通管,并在连通管的内部设有精密过滤器,可以同时多组管道过滤,在供料泵和调压阀的作用下增加过滤质量和效率,通过在合流管和出液管之间设有分离纯化装置并在出液管的内部设有超滤膜,可以加强菊花茶内部杂质的去除,且不会破坏菊花茶的口味,结构简单,过滤高效且纯度高,使用安全方便。
  • 适用于饮料加工的加热系统-201710743742.7
  • 齐树生;田慧青;邢圆圆;季友文;陈明辉;杨鹏达;黄小波;魏丽丽;赵红阳;邢燕燕;杨波;张乾霖 - 濮阳(华信)陈氏饮品有限公司
  • 2017-08-25 - 2017-11-24 - A23F3/20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饮料加工的加热系统,包括热水储存罐,管式换热器,水浴加热罐和饮料暂存罐;所述饮料暂存罐通过管路与水浴加热罐配合连接;所述管式换热器包括蒸汽进口、蒸汽出口、水管进口和水管出口;所述水浴加热罐为双层罐体,内层罐体通过管路与饮料暂存罐配合连接,外层罐体内为加热水;所述管式换热器的水管出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水浴加热罐的外层罐体配合连接,饮料暂存罐与水浴加热罐的内层罐体配合连接。本发明的加热系统能够适用于茶饮料罐装前的加热,避免出现焦糖化现象,提高茶饮料的口感,充分保留其独特香味,并能够有效杀灭饮料中的细菌。
  • 一种基于陶瓷膜过滤的茶提取浓缩处理系统-201621000420.0
  • 蒋磊 - 南京艾宇琦膜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8-31 - 2017-08-29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陶瓷膜过滤的茶提取浓缩处理系统,包括逆流浸提装置、螺旋泵、卧螺离心机、蝶式离心机、清洗处理装置、浓缩处理装置、三效蒸发器和喷雾干燥塔;其中所述逆流浸提装置与螺旋泵一端连接,螺旋泵的另一端与卧螺离心机的一端连接,卧螺离心机的另一端与碟式离心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碟式离心机另一端与清洗处理装置输入端连接,清洗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浓缩处理装置输入端连接,浓缩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三效蒸发器输入端连接,三效蒸发器的输出端与喷雾干燥塔的入口连接。将清洗处理过的茶提取液再次进行浓缩处理,保证茶提取液的清洁度,减少提取液中残渣滞留,提取浓度高,整个茶提取的流程简化设计,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 一种利用微孔过滤稳定茶汤成分和保持茶汤风味的方法-201610238143.5
  • 周建武;饶平凡 - 周建武
  • 2016-04-15 - 2016-08-31 - A23F3/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孔过滤稳定茶汤成分和保持茶汤风味的方法,其在不小于0.1Mpa的系统压力下,采用微孔滤膜对泡出的茶汤进行过滤处理,保留茶汤里的可溶性胶体颗粒。其中,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优选0.1‑1.0µm,所述茶汤的过滤温度优选30‑100℃。本发明的出发点在于将茶汤中的可溶性胶体颗粒视为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温度和微滤孔径等技术参数,利用微孔过滤实现尽可能保留可溶性胶体颗粒组分和防止形成不溶性茶乳酪这两个技术目的。
  • 用于绿茶汁澄清的方法-201410603367.2
  • 张淑芬 -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2014-10-31 - 2016-06-01 - A23F3/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绿茶汁澄清的方法,属于饮品尤其是绿茶饮品加工领域。所述的用于绿茶汁澄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绿茶片、洗静,加入茶叶重量10-12倍的95℃去离子水,并在恒温水浴中恒温90℃15min,然后用200目的滤布过滤,冷却得茶汁,然后在室温下,向茶汁中添加澄清剂,搅拌,60min后过滤,即得澄清后的绿茶汁。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绿茶汁澄清的方法,所制备的绿茶汁澄清效果好,透光度达97.6%以上,而且绿茶汁的滋味、香气和对照相比相差不大,绿茶法中主要成分变化很少,而汤色更为澄清透亮。
  • 一种茶叶脱农残工艺-201510202340.7
  • 周绍迁;郭洪涛;冯伟 - 福建海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15-04-27 - 2015-08-19 - A23F3/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脱农残工艺,以成品茶、半成品茶或茶鲜叶为原料,经原料拼配、低温水提、膜过滤、反渗透膜浓缩、树脂吸附、灭菌,得到脱农残的茶浓缩液,喷雾干燥后得到脱农残的速溶茶粉。本发明制得的茶浓缩液和速溶茶粉中的农药残留未检出,最大限度地保持茶浓缩液和速溶茶粉的有效成分茶多酚,咖啡因,茶多糖和茶氨酸等,充分保持原茶色香味。茶浓缩液和速溶茶粉稀释或溶解后,澄清透亮,无残渣,可直接饮用。该工艺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茶叶过滤提纯装置-201520053002.7
  • 罗盈昌;肖前贵;吕华芳 - 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
  • 2015-01-26 - 2015-07-01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过滤提纯装置,包括进水管、滤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滤管之间导通设置有若干并联的精滤装置,精滤装置由若干过滤管道串联连接而成,每一过滤管道上均设置有滤渣排放管,滤管和出水管之间导通设置有膜浓度装置,膜浓度装置包括若干反渗透管,每一反渗透管的管体上均设置有滤液排放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过滤提纯装置,可对滤液多次过滤,除尽滤液中的茶渣,避免反渗透管堵塞。
  • 对红茶中蛋白进行脱盐的工艺-201310611690.X
  • 丁小淇 - 丁小淇
  • 2013-11-28 - 2014-04-16 - A23F3/20
  • 本发明涉及对红茶中蛋白进行脱盐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于目的茶叶进行过滤;然后对于其进行正交优化,对于提取率较高的留用;然后进行超滤;随后再以凝胶柱法对其进行再次脱盐;随后进行解析;使用丙酮进行脱色;然后真空下对其进行干燥,得到的粉末即可。所属丙酮为纯丙酮,且需要在真空下保存。本发明的脱盐工艺,提取率较高,而且初步纯化率可以超过百分之九十,而且成本不高,适用于工业应用。
  • 茶提取液脱农残装置-201320645940.7
  • 丁兆秋 - 丁兆秋;贾立荣;骆甲珣
  • 2013-10-18 - 2014-04-16 - A23F3/2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提取液脱农残装置,属于茶叶提取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茶提取液农残超标无法有效的实现工业化脱农残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第一储罐,所述的第一储罐连接一号泵,一号泵连接换热器,换热器连接管式降膜反应器的顶部进料口;还包括压缩空气机和臭氧发生器,压缩空气机连接混合器,臭氧发生器通过单向阀连接混合器,混合器连接气体储罐,气体储罐连接管式降膜反应器的底部进料口;管式降膜反应器的出料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旋风分离器的液体出料口连接二号泵,二号泵连接第二储罐,旋风分离器的气体出料口连接真空泵。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可以有效的脱除茶提取液中的农药残留和避免茶提取液中出现异味。
  • 茶饮料的澄清系统-201310714532.7
  • 掲国良;蔡亚;章志强;邹敏亮;靳锁;陈克;武剑 - 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3-12-20 - 2014-04-09 - A23F3/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饮料的澄清系统,其包括过滤器、水箱,以及将水箱中的水进行制冷的制冷器,所述的水箱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与茶汤的出料口相连,换热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进料口相连,使用时,将初级过滤和澄清后的茶汤经过换热管换热,由于茶汤与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换热作用,使得茶汤温度降低,促进茶汤中的部分茶多酚与咖啡碱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络合物,这样将含有络合物的茶汤输送至过滤器进行过滤除去络合物,从而降低茶饮料中易络合物质的浓度,进而提高茶饮料的澄清度,保证产品的品质。
  • 一种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的方法-201310310487.9
  • 张媛媛;李斌;陈忠正;殷桃;路海燕;林晓蓉 - 华南农业大学
  • 2013-07-23 - 2013-10-16 - A23F3/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的方法——紫外照射法。本发明首先向容器中加入一定茶水比的待处理茶饮料,然后设定紫外光波长和紫外照射强度,启动紫外照射装置,开始紫外照射处理;照射一定时间后,关闭紫外照射装置,得到处理后的茶饮料,处理后的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浓度显著降低。本发明所述处理条件可以有效降低茶饮料中的吡虫啉残留浓度。此外,在本发明所述处理条件下,茶饮料中的生物碱、茶多酚等功能成分没有明显变化,茶饮料仍具有良好的品质。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该方法对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作用,易被企业接受并推广使用。
  • 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201110292923.5
  • 黄庆然;谌贵祥 - 湖南省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
  • 2011-09-30 - 2012-01-25 - A23F3/20
  • 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黑茶的加工方法。采取鲜叶清洗、蒸汽杀青、渥堆发酵、冷发酵、凉摊、烘烤、渥大堆发酵、蒸配上浆、提香、、高温蒸煮、凉置烘烤等步骤。能有效去除茶叶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并有能确保茶叶的有效物质不流失的,同时能使茶叶色、香、味俱佳,产品不但口感香醇,滋味浓厚,汤色好看,经久耐泡,其技术指标经省级权威机构检测大大优于国家标准。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