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横向功率晶体管的封装-CN202211536579.4在审
  • S·沃策尔;M·伯姆 -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 2022-12-02 - 2023-06-06 - H01L23/495
  • 公开了用于横向功率晶体管的封装。一种晶体管封装,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半导体晶体管芯片。半导体晶体管芯片包括在第一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负载电极、一个或多个第二负载电极以及控制电极。引线框面向半导体晶体管芯片的第一表面。引线框包括晶体管封装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控制端子。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控制端子被暴露在晶体管封装的底部处。第一端子被电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第一负载电极。第二端子被电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第二负载电极。控制端子被电耦合到控制电极。第一端子与晶体管封装的第一侧对准。第二端子与晶体管封装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对准。控制端子与晶体管封装的第三侧对准。晶体管封装的第三侧连接在晶体管封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
  • 用于横向功率晶体管封装
  • [发明专利]用于将有冻结风险的液体供应到内燃机燃烧室中的设备-CN201980007776.7有效
  • M·伯姆;A·布鲁恩 - 宝马股份公司
  • 2019-01-22 - 2022-03-01 - F02M25/02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有冻结风险的液体供应到尤其是驱动机动车的内燃机的燃烧室中的设备,该设备还构造用于将有冻结风险的液体至少从供应管路的一个区段输送回存储容器,通过所述供应管路,液体从存储容器到达通往内燃机的供应装置。在此,在供应装置附近设置有从供应管路分支出的通风阀,通过该通风阀,在打开状态中,供应管路与环境连接。此外,向存储容器方向看在该通风阀下游设置有连接到供应管路上的空气分离器‑蓄压器结构单元,其构造用于将空气份额至少部分地从供应管路和从位于供应管路中的液体在安装状态中位于上部的区段中分离出并且用作作用到供应管路中的液体上的蓄压器。
  • 用于冻结风险液体供应内燃机燃烧室中的设备
  • [发明专利]用于散热的两相传热装置-CN202011179637.3在审
  • A·佩特罗夫;J·雅奇莫维奇;M·伯姆;B·阿戈斯蒂尼;D·托雷辛 -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0-29 - 2021-05-04 - F28D15/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传热介质而从例如功率半导体模块(26)之类的热源散热的两相传热装置(10),其中,两相传热装置(10)包括主体(12),其中,主体(12)由本体材料(14)形成,并且包括多维空洞网络(16),其中,多维空洞网络(16)包括空洞并且适于容纳传热介质,其中,多维空洞网络(16)适配成使得传热介质沿着穿过主体(12)的路径(20)的流动基于由多维空洞网络(16)对传热介质施加的毛细管作用沿着路径(20)的变化。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上文的用于散热的两相传热装置(10)的功率半导体模块(26)和用于生产上文的两相传热装置(10)的方法。
  • 用于散热两相传热装置
  • [发明专利]生物反应器-CN201580066811.4有效
  • F·米舒;M·伯姆 - 赢创先进植提物有限公司
  • 2015-12-11 - 2020-03-13 - A01G31/02
  • 一种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10),其用于离体生产分化的植物生物质,包括:生长室(12),其具有一个或多个透明侧壁(14)以及具有网眼底部(16),网眼底部(16)限定多个孔眼(18)以接收植物材料。生物反应器(10)包括由透明材料形成的柔性袋(20),柔性袋(20)具有可密封的开口并且尺寸设置成连同液体媒介(22)一起地接收生长室(12)。生物反应器(10)还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透明侧壁(26)的外室(24),外室(24)形成为在形状上与生长室(12)对应,并且尺寸设置成接收柔性袋(20)以内的生长室(12),从而生长室(12)的网眼底部(16)朝向外室(24)的底部(28),该底部在使用中旨在搁置在支承表面上。生长室(12)在外室(24)内的运动被约束为沿着单一轴线的运动以使得生长室(12)的网眼底部(16)朝着和远离外室(24)的底部(28)运动。生物反应器(10)还包括驱动机构(30),其设置成当生长室(12)和柔性袋(20)被接收在外室(24)中时选择性地驱动生长室(12)沿着单一轴线(A)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生长室(12)的网眼底部(16)位于或朝着外室(24)的底部(28);在所述第二位置,生长室(12)的网眼底部(16)与外室(24)的底部(28)间隔开。
  • 生物反应器
  • [发明专利]轨道车辆至被布置在轨道车辆侧面的物体的距离的测量-CN201380008600.6有效
  • M·伯姆;H·内特;M·哈特;G·泽赫尔 - 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
  • 2013-02-11 - 2017-03-01 - G01B1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距离的方法,用于测量在轨道车辆(1)行驶期间轨道车辆与被布置到轨道车辆(1)侧面的物体尤其是站台边缘(7)之间的距离,其中‑‑在行驶期间,第一测量系统(12),尤其是超声波测量系统,用于重复测量侧面距离的第一测量值;‑‑在行驶期间,第二测量系统(13),尤其是激光测量系统,用于重复测量侧面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第一测量系统(12)的精度大于第二测量系统(13)的精度,但第一测量系统(12)的测量频率,小于第二测量系统(13)的测量频率,所述测量频率是指对测量值进行记录的频率;‑‑通过结合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计算距离值,这些距离值表示轨道车辆(1)依据轨道车辆期间的时间和/或行驶轨道上的位置的侧面距离。
  • 轨道车辆布置侧面物体距离测量
  • [发明专利]RFID应答器-CN200880109061.4无效
  • A·乌尔曼;M·伯姆 - 波利IC有限及两合公司
  • 2008-09-24 - 2010-08-18 - G06K19/077
  • 本发明涉及RFID应答器(1),该应答器由电子组件(20)和天线组件(10)组成。电子组件(20)的形式为多层薄膜体,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导电功能层(21,28)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半导电功能层(26)。天线组件(10)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导电功能层(11),其中之一至少区域性地成形为天线线圈(10)的形式。在RFID应答器(1)的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中,电子组件的一个或者多个导电功能层(21)中的相应一个分别成形为第一电容板(22)和第二电容板(23)的形式。此外,在RFID应答器(1)的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天线组件(10)的一个或者多个导电功能层(11)中相应的一个成形为第三电容板(13)和第四电容板(14)的形式,从而电子组件(20)和天线组件(10)通过电容(54,55)的途径被电学耦合,所述电容(54,55)各自通过第一和第三以及通过第二和第四电容板(22,13;23,14)形成。
  • rfid应答器
  • [发明专利]生产异氰酸酯的方法-CN200710103433.X有效
  • B·凯基恩霍夫;H·路库姆;M·伯姆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2007-05-11 - 2008-11-12 - C07C263/10
  • 通过溶解在溶剂中的胺与在相同溶剂中的光气反应形成相应的异氰酸酯来生产异氰酸酯(优选二苯基甲烷系列的二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MDI))。然后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氯化氢和过量的光气,获得粗制的含异氰酸酯的溶液。接着通过蒸馏将该粗制的含异氰酸酯的溶液分离为异氰酸酯和溶剂。溶剂再循环,用于生产胺和光气的溶液。再循环的溶剂在用于生产胺溶液之前,先进行处理,以减少光气和二异氰酸酯含量。
  • 生产氰酸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密封装置和支撑环的喷射器-CN200680037651.1有效
  • M·伯姆;L·泽勒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2006-09-21 - 2008-10-08 - F02M61/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器,尤其用于将燃料喷射到内燃机燃烧室中,具有一个在阀壳体中可纵向移动的阀元件和一个在阀壳体与阀元件之间构成的环形压力腔,该压力腔具有在其中安置在阀壳体与阀元件之间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密封元件具有一个密封环和一个对应配置的支撑环(30),该密封环具有一个处于径向内部的密封面和一个处于径向外部的密封面,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环(30)具有至少一个孔(31),所述孔与该支撑环(30)的径向内部的和径向外部的边缘区域(30A,30B)隔开间距(图5a)。
  • 具有密封装置支撑喷射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