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6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谐振模式的操纵方法及操纵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CN202110443474.3有效
  • 孙富君;杨妍;张鹏;李志华;王文武;谢玲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21-04-23 - 2022-08-09 - G02B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模式的操纵方法及操纵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光子晶体技术领域,用于在确保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具有目标谐振模式的情况下,使得谐振模式的操纵更加灵活,降低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应用于多参量传感检测等操作中的难度。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的当前谐振模式和目标谐振模式,确定模式偏移信息。根据当前谐振模式、模式偏移信息和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的当前结构信息,确定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的光场局域区域的目标结构信息。目标结构信息至少包括周期性孔的结构信息。根据光场局域区域的目标结构信息,对光场局域区域进行调整,以将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的当前谐振模式调整至目标谐振模式。
  • 谐振模式操纵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一种鳍状结构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CN201911032062.X有效
  • 李永亮;程晓红;张青竹;殷华湘;王文武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9-10-28 - 2022-08-09 - H01L21/3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鳍状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并在衬底上形成若干鳍;在若干鳍之间沉积浅槽隔离;并对浅槽隔离依次进行第一平坦化处理和第一腐蚀处理;对若干鳍进行第二腐蚀处理;在已形成的结构上填充材料层,并对材料层进行回刻处理;高选择比去除浅槽隔离顶部的残余物,并去除第二腐蚀处理区域内的材料层;在第二腐蚀处理区域内外延生长高迁移率材料,形成导入结构;并对导入结构进行第二平坦化处理;对浅槽隔离进行第三腐蚀处理,形成鳍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鳍状结构的制备方法,不会在外延生长高迁移率材料时,形成相应的“颗粒缺陷”,也不会对外延生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 一种结构半导体器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电极离子阱与硅光器件的集成结构及三维架构-CN201911120744.6有效
  • 杨妍;李志华;王文武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9-11-15 - 2022-08-09 - H01L31/0203
  • 本发明提供表面电极离子阱与硅光器件的集成结构,包括晶圆、硅光栅和硅结构,刻蚀外延硅结构上方的第一介质层以形成外延窗口,通过外延窗口自硅结构外延硅或锗,离子注入及退火后形成硅基光电探测器;自第二介质层向下形成面入射型硅基光电探测器的第一接触孔;自第三介质层向下形成硅通孔;于第四介质层形成若干电极,电极包括与硅基光电探测器连通的第一电极,以及表面电极离子阱的第二电极;自第一电极的底部分别向下形成与第一接触孔和硅通孔连通的第二接触孔和第三接触孔;自第二电极的底部向下形成与硅通孔连通的第三接触孔;硅通孔底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一微凸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维架构。
  • 一种表面电极离子器件集成结构三维架构
  • [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耐压试验的GIS避雷器安装装置-CN202221529088.2有效
  • 刘洪佳;李磊;石志泉;周红刚;王文武;张诚才;宿鹏 - 山东泰开互感器有限公司
  • 2022-06-20 - 2022-08-09 - H02G13/00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进行耐压试验的GIS避雷器安装装置,属于GIS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进行耐压试验的GIS避雷器安装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盆式绝缘子,盆式绝缘子中贯通设置有三个上静触头,壳体内部设有三个下静触头,下静触头与上静触头一一正对且位于对应的上静触头下方一定距离处,下静触头和上静触头之间设有动触头,动触头连接有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避雷器安装装置内部线路设置为开合触点的形式,通过移动装置移动动触头,将内部电路断开,对避雷器整体连同盆式绝缘子一起进行耐压试验,一方面避免了试验盲点,另一方面避免了避雷器的反复拆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 一种进行耐压试验gis避雷器安装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晶圆加工方法-CN202110157406.0在审
  • 郭炳容;贺晓彬;丁明正;杨涛;李俊峰;王文武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真芯(北京)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2-04 - 2022-08-05 - H01L21/0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圆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晶圆,在所述晶圆表面的边缘区域形成第一光刻胶;在所述晶圆表面涂覆第二光刻胶,所述第二光刻胶覆盖所述第一光刻胶,所述第一光刻胶与所述第二光刻胶的性质不同;利用掩膜对所述第二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以在所述晶圆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光刻胶上形成图形化的第二光刻胶;基于所述图形化的第二光刻胶以及第一光刻胶,对所述晶圆进行刻蚀,以在所述晶圆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光刻胶以及所述图形化的第二光刻胶对应的图案。上述方案,有效避免了晶圆边缘图形造成缺陷,扩大了晶圆表面图形的形成范围,增加了晶圆内制备器件的有效面积,提升了半导体器件的产能。
  • 一种加工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2210273113.3在审
  • 李永亮;赵飞;陈安澜;张佳熠;殷华湘;罗军;王文武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22-03-18 - 2022-07-29 - H01L27/08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用于避免沟道释放后具有较大栅极长度的环栅晶体管的沟道存在弯曲或粘连问题,降低在同一衬底上实现集成电路中具有较大栅极长度的晶体管与其余的环栅晶体管的制造难度。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和环栅晶体管。衬底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着衬底的厚度方向,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包括的第一沟道具有至少一层叠层。每层叠层包括第一材料层、以及位于第一材料层上的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所含有的材料不同。环栅晶体管包括的第二沟道具有第二材料层。环栅晶体管的栅极长度小于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长度。所述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半导体器件。
  •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芯片注塑装置及方法-CN202110113777.9在审
  • 尹泰甲;杨红;杨涛;李俊杰;王文武;李俊峰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真芯(北京)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1-27 - 2022-07-29 - H01L21/5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注塑装置及方法,该注塑装置包括:模具罩和喷嘴组件,模具罩用于粘合到待注塑的芯片结构上,该待注塑的芯片结构包括基板及位于基板上的多个芯片,模具罩具有与芯片数量相匹配的多个格状结构,每个格状结构包括顶壁和环绕顶壁的四周侧壁,每个格状结构内部形成一空腔,每个格状结构的顶壁上分别设置有开孔,当模具罩粘合到待注塑的芯片结构上时,每个格状结构的空腔内对应地容纳一个芯片;喷嘴组件包括与模具罩上的开孔相对应设置的多个喷嘴,每个喷嘴用于通过对应的开孔向格状结构的空腔注入注塑用的涂层液。本发明能够解决注塑工艺中出现的引线倾斜、引线暴露的问题。
  • 芯片注塑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线围栅器件制造方法-CN201910156942.1有效
  • 李俊杰;李永亮;周娜;张青竹;王桂磊;李俊峰;殷华湘;朱慧珑;王文武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9-03-01 - 2022-07-26 - H01L29/78
  • 本申请提供一种纳米线围栅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衬底上可以形成有第一方向延伸的鳍,在鳍上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覆盖鳍的中部的伪栅,在伪栅的侧壁上依次形成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以及在伪栅两侧的鳍上形成覆盖层,去除第一侧墙形成第一开口,去除第一开口中的第二外延层,以形成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二外延层的间隙,鳍中的第二外延层被切断,形成三部分,在间隙中形成介质材料的阻挡层,阻挡层可以将三部分第二外延层分隔开,去除伪栅以形成第二开口,以阻挡层为刻蚀停止层去除第二开口中的第二外延层,这样,不会对阻挡层另一侧的第二外延层形成损伤,从而形成的栅长为假栅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准确的控制了栅长,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 一种纳米线围栅器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散热片内壁涂漆装置-CN202220285069.3有效
  • 王强;王文武;葛志军;刘领旗 - 河北宏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2022-02-11 - 2022-07-26 - B05B1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散热片内壁涂漆装置,包括固定板、夹持座,以及设于固定板上的储液箱、循环泵,固定板上开设有回收槽、滑槽,滑槽内滑动卡接有滑座,滑座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与夹持座固定设置,夹持座上设有夹持气缸、握柄,夹持气缸上设有夹持板,储液箱上连接有主输液管、连接管,主输液管上连接有分液管,分液管上连接有涂油板,涂油板上开设有喷油孔。实现了对夹持的散热座上的散热片组的内壁进行有效全面的涂覆油漆,提高了对变压器散热片内壁涂漆的效率以及质量,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回收槽以及循环泵结构,实现了将涂漆过程中滴落的油漆进行过滤回收。
  • 一种变压器散热片内壁涂漆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