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地、空、壁面三栖作业系统-CN201920547834.2有效
  • 陈务军;贾林睿;董鹏;敬忠良;顿向明;潘汉;黄健哲;陈家耕;高颖 - 苏州翼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4-22 - 2020-03-17 - B64C27/0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地、空、壁面三栖作业系统。该系统包括多旋翼飞行器、壁面作业模块、悬挂及辅助吸附系统。多旋翼飞行器用于控制多旋翼飞行器与目标作业面的距离。壁面作业模块用于牢固地吸附于目标作业面并进行自主作业。悬挂及辅助吸附系统固定于多旋翼飞行器的下方,用于将壁面作业模块悬挂于多旋翼飞行器,且在壁面作业模块准备吸附于目标作业面时,将壁面作业模块从飞行悬挂位置运输至吸附准备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连接形式,利用悬挂及辅助吸附系统使得壁面作业模块在飞行悬挂位置与吸附准备位置之间进行自主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实现地面、空中以及目标作业壁面之间的多环境自主移动作业。
  • 一种智能壁面三栖作业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近红外信标的相对位姿测量系统-CN201920547838.0有效
  • 潘汉;敬忠良;陈务军;任炫光;董鹏;黄健哲;陈家耕;高颖 - 苏州翼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4-22 - 2020-03-17 - G01S17/0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信标的相对位姿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清洁装置的图像序列;检测装置接收图像序列的多个图像帧并检测每一帧的近红外信标特征点;匹配装置将所检测的近红外信标特征点与根据上一个相对位姿预测的近红外信标特征点进行匹配;输出装置根据匹配结果对当前相对位姿进行优化。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基于特定结构的近红外信标,以图像序列作为输入,通过提取每一帧图像中的近红外信标特征点并且与上一个相对位姿预测的近红外信标特征点进行特征点匹配,如此一来,藉由近红外信标特征点的预测机制,可提升计算速度,最终实现对清洁装置的高精度识别、实时跟踪与维护。
  • 一种基于红外标的相对测量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吸附装置-CN201920568230.6有效
  • 顿向明;凌申宇;敬忠良;陈务军;董鹏;潘汉;黄健哲;陈家耕;高颖 - 苏州翼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4-24 - 2020-03-17 - B65G47/91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吸附装置,包括拉力传递模块、真空吸附模块和凸轮驱动模块。凸轮驱动模块用于产生瞬时拉力,拉力传递模块与凸轮驱动模块相连接,用于传递凸轮驱动模块产生的拉力,真空吸附模块用于根据拉力传递模块的拉力使其内部的吸盘产生形变,藉由吸盘内外部产生的气压差使大气压力作用在吸盘的底座,以稳定地吸附在平面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驱动模块产生拉力,并通过拉力传递模块远距离实时将拉力传递至自动吸附装置的吸盘,从而实现作动器和吸盘的分离设计。此外,真空吸附模块采用吸盘形变所产生的真空环境,使吸附装置稳固地吸附在平面上,提升接触时的密封性,减少或消除不易抓取以及抓取中途掉落的现象。
  • 一种自动吸附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壁面柔顺接触自适应机构-CN201920568248.6有效
  • 顿向明;王旭云;敬忠良;陈务军;董鹏;潘汉;黄健哲;陈家耕;高颖 - 苏州翼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4-24 - 2020-02-18 - B62D57/02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壁面柔顺接触自适应机构,包括角支轴承、弹性部件、顶杆及随动连接模组,其中角支轴承设置于壁面柔顺接触自适应机构的中心位置,弹性部件设置于顶杆的内部,顶杆均匀分布于角支轴承的四周,随动连接模组连接至角支轴承与顶杆,壁面柔顺接触自适应机构藉由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量来实现角支轴承的偏角自回正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机构安装实现简单,结构简洁紧凑,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其利用角支轴承的向心偏角能力,实现向心柔性补偿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弹性部件和顶杆均匀分布在轴承四周,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能力实现轴承偏角自回正功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负载小、运动不灵活的问题。
  • 一种柔顺接触自适应机构
  • [发明专利]基于非对称变结构的操作臂前向运动学定位方法-CN201610356852.3有效
  • 敬忠良;徐启敏;胡士强;杨永胜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6-05-25 - 2019-09-27 - G05B13/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变结构的操作臂前向运动学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在操作空间范围内,初始化参数;步骤2,将多个非对称单模块并联而成的操作臂运动扩展分成多个非对称单模块平移旋转的叠加操作;步骤3,设计参数Lii之间的关系;步骤4,根据前向运动学约束方程,展开为超越方程,利用角度参数的变换,获得致密的多项式方程;步骤5,根据代数对消方法,利用参数迭代的方式求解最终的多项式方程;步骤6,计算角度表达式中的关键节点;步骤7,根据变几何桁架操作臂的运动末端位姿向量表达式,计算期望位置X,方向n;步骤8,实现目标位姿的初步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提高本发明构建系统的测量精度和计算的数值稳定性。
  • 基于对称结构操作运动学定位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