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分流再压缩纯氧燃烧循环系统-CN202211288202.1在审
  • 任晓栋;胡博;李雪松;顾春伟;余世达 - 清华大学
  • 2022-01-24 - 2023-02-03 - F01K21/04
  • 提供了一种以纯氧为助燃剂的分流再压缩纯氧燃烧循环系统,燃烧室、燃气透平、余热锅炉、第一低压压气机、第一中冷器以及第一高压压气机依次串联,低压蒸汽透平、冷凝器、冷凝水泵、除氧器以及给水泵依次串联,余热锅炉的热端出口侧连接低压蒸汽透平的高温入口侧和第一低压压气机的入口侧,使从余热锅炉的热端出口侧流出的工质分流,给水泵的液体出口侧连接余热锅炉的冷端入口侧,在余热锅炉的冷端出口侧与燃烧室的入口侧之间设有高压蒸汽透平,高压蒸汽透平的低温出口侧与第一中冷器的冷端入口侧以及燃气透平分别连接,第一中冷器的冷端出口侧连接燃烧室的入口侧,热端入口侧连接第一低压压气机的出口侧,热端出口侧连接第一高压压气机的入口侧。
  • 分流再压缩燃烧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分流再压缩纯氧燃烧循环系统-CN202210079459.X有效
  • 任晓栋;胡博;李雪松;顾春伟;余世达 - 清华大学
  • 2022-01-24 - 2022-11-08 - F01K21/04
  • 提供了一种以纯氧为助燃剂的分流再压缩纯氧燃烧循环系统,燃烧室、燃气透平、余热锅炉、第一低压压气机、第一中冷器以及第一高压压气机依次串联,低压蒸汽透平、冷凝器、冷凝水泵、除氧器以及给水泵依次串联,余热锅炉的热端出口侧连接低压蒸汽透平的高温入口侧和第一低压压气机的入口侧,使从余热锅炉的热端出口侧流出的工质分流,给水泵的液体出口侧连接余热锅炉的冷端入口侧,在余热锅炉的冷端出口侧与燃烧室的入口侧之间设有高压蒸汽透平,高压蒸汽透平的低温出口侧与第一中冷器的冷端入口侧以及燃气透平分别连接,第一中冷器的冷端出口侧连接燃烧室的入口侧,热端入口侧连接第一低压压气机的出口侧,热端出口侧连接第一高压压气机的入口侧。
  • 分流再压缩燃烧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具有高能量回收的新型联合热力循环-CN202080073319.0在审
  • S·奥利沃蒂 - I.V.A.R.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9-03 - 2022-06-03 - F01K21/04
  • 新型联合SEOL循环的绝对新颖性体现在回收蒸气发生器(GVR)上,所述回收蒸气发生器完全代替现有技术的再生器并且能够回收在膨胀结束时的温度与在热流体几乎完全冷凝时的温度之间的能量差(QR),并且然后通过使用这个大的能量差,能够产生水蒸气,所述水蒸气完全可用于混合物的预先加热,从而显著有助于所述循环的总能量产量的增加和热机的单位功率的增加。在使用所述新型联合SEOL循环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以下主要优点:A_由于在膨胀器(ES)中引入的混合物的焓增加,所述热机的所述单位功率增加;B_在所述回收蒸气发生器(GVR)中发生的能量回收(QR)之后,总热产量显著增加;C_随着机械摩擦和磨损降低以及发动机本身的总产量随后增加,有可能润滑所述热机的气缸和/或活塞的滑动室;D_有可能使用能够加热至使所述混合物在过热器(SR)中循环的足够温度的多个热源(QH);E_有可能设计出由高的总产量和降低的生产成本表征的新型“热机”并将其工业化。
  • 具有高能量回收新型联合热力循环
  • [发明专利]船舶余热回收发电系统-CN201910363910.9在审
  • 李静芬;冯金勇;张子建;刘江楠;顾智超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
  • 2019-04-30 - 2020-10-30 - F01K21/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主机产生烟气;第一换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与主机连通;气液分离装置,与第一换热装置连通;膨胀机发电机组,与气液分离装置的蒸汽出口连通,用于利用蒸汽发电;第一混合装置,用于将第二混合工质和降低温度的蒸汽混合;第一冷凝装置,第一冷凝装置与第一混合装置连通,用于将混合后的第二混合工质和蒸汽液化为第一混合工质;第一混合工质为至少包括两种工质的混合物,其中至少一种工质的沸点低于100摄氏度,蒸汽由第一混合工质中沸点最低的工质蒸发形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水作为工质,可以在烟气的温度不高的情况下也产生供发电用的蒸汽,进而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 船舶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N201710133395.6有效
  • 冉鹏;庄续增;高建强;王亚瑟;李政;刘培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2017-03-08 - 2019-01-04 - F01K21/04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空气换热器、储热装置、储气室、给水加热器和引射闪蒸器;压气机出口与空气换热器进口通过管路连接,空气换热器出口与储热装置气侧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气侧出口与储气室入口经管路连接,储气室出口连接引射闪蒸器的工作喷嘴,引射闪蒸器的引射闪蒸管通过给水加热器与水源连接,引射闪蒸器的出口与储热装置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出口与透平连接。本发明基于引射及闪蒸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与高温水或水蒸气混合的方式使混合工质压力降低,避免了传统采用节流降压阀门降压造成的节流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输出功率。
  • 一种节流增湿增焓绝热压缩空气系统
  • [发明专利]混合动力外燃式发动机-CN201710103998.1有效
  • 孙雪蕾 - 河北老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2-24 - 2018-08-31 - F01K2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外燃式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热介质输出装置、热介质混合装置和能量转化装置,所述热介质输出装置通过燃料燃烧产生水蒸气介质和热空气介质两种热介质,所述水蒸气介质和热空气介质分别通过介质管道的水蒸气管道和热空气管道进入热介质混合装置,所述热介质混合装置将混合后的水蒸气介质和热空气介质输入能量转化装置,通过能量转化装置的输出轴输出动力。本发明借助水蒸气介质和热空气介质两种热介质携带的大量能量经水蒸气介质和热空气介质两种热介质混合后,通过能量转化装置将能量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率高、污染小,本发明能够适用于飞机、汽车和轮船等多种机械设备,应用范围广泛。
  • 混合动力外燃式发动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