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开门防撞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4110.0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郝荣;陈新;郑海霞;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W30/08;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开门 方法 系统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开门防撞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辆的运动信息,并通过V2X通信系统获取当前车辆周围车辆和路测设备的感知信息;根据当前车辆的运动信息和感知信息,计算当前车辆与后方目标防撞物之间的距离;在确定当前车辆的乘客有开门意图时,判断当前车辆与后方目标防撞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阈值;如果当前车辆与后方目标防撞物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安全阈值,则发出预警信息。由此,该方法,提高驾驶安全性,提高交通效率,降低汽车开门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开门防撞方法、一种车辆的开门 防撞装置、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电子设备、一种车辆和一种车辆的开门防撞系 统。
背景技术
乘客在下车开门时,由于对后方运动物体观察不足等原因,与后方车辆及行人发生碰 撞的事故频频发生,严重者还会致人伤亡。
目前预防这种事故发生的方式主要是乘客主观观察后方交通情况,确保后方无人无车 方能开门下车。相关技术中,多采用雷达、摄像头或者是增加电子传感器来探测汽车与后 方障碍物的距离和障碍物移动速度,将CAN总线模块、信息预处理模块、车门锁驱动模块、 车门锁执行模块、开门防撞控制ECU等与障碍物探测模块组成开门防撞系统。当系统检测 到后方有移动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时,判定为不具有开门条件,触发报警装置。
然而,相关技术方案存在如下缺点:不能准确识别后方障碍物类别,容易因感应距离 近将静态障碍物误识别为行人或车辆,从而导致误报警;报警提醒不及时,当障碍物运动 速度较快时,容易发生障碍物来不及被识别就开门碰撞的现象;为了达到精准识别车辆后 方障碍物的目的,需要安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成本高昂;对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和预测不准确导致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 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开门防撞方法,提高驾驶安全性,提高交通效率,降低汽车开 门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开门防撞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开门防撞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开门防撞方法,包括:获 取当前车辆的运动信息,并通过V2X通信系统获取所述当前车辆周围车辆和路测设备的感 知信息;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运动信息和所述感知信息,计算所述当前车辆与后方目标防 撞物之间的距离;在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乘客有开门意图时,判断所述当前车辆与后方目 标防撞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阈值;如果所述当前车辆与后方目标防撞物之间的 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安全阈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车辆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判断所 述当前车辆是否有驶停趋势,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油门踏板信息、刹车踏板信息和方 向盘转角信息;如果判定所述当前车辆有驶停趋势,则获取当前车辆的运动信息,并通过 V2X通信系统获取所述当前车辆周围车辆和路测设备的感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屋顶补漏的防水保温材料
- 下一篇:预付费智能电表的公平交易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