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656.6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7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玲;步士超;陈德相;许建峰;边志强;徐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卫星 连续 姿态 机动 次数 估算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卫星的总体设计输入,分别计算卫星在状态A和状态B下的在轨干扰力矩及角动量累计;
步骤B:根据卫星的磁力矩器配置计算卫星状态A和状态B下停留时间内可卸载的角动量;
步骤C:根据卫星状态A和状态B下的质量特性参数估算卫星姿态机动过程的角动量变化;
步骤D:根据卫星的角动量执行机构配置,计算卫星执行机构的总角动量;
步骤E:根据步骤A~D估算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的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卫星的总体设计输入包括质量特性、轨道高度、星体面积、大型附件面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的总体设计输入数据为实测结果,或者与实测结果的偏差不大于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对应不同轨道高度的卫星在计算在轨干扰力矩和角动量积累时,按照干扰力矩的量级进行简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根据卫星角动量磁卸载方案以及磁力矩器配置估算卫星不同状态下停留时间内可卸载的角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卫星姿态机动过程的角动量变化与卫星在状态A和状态B下的质量特性差异成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卫星执行机构的总角动量计算参数包括执行机构具体规格、型号配置以及执行机构在星上的布局构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的次数的估算以步骤A~D的计算结果为输入。
9.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模块1:根据卫星的总体设计输入,分别计算卫星在状态A和状态B下的在轨干扰力矩及角动量累计;
模块2:根据卫星的磁力矩器配置计算卫星状态A和状态B下停留时间内可卸载的角动量;
模块3:根据卫星状态A和状态B下的质量特性参数估算卫星姿态机动过程的角动量变化;
模块4:根据卫星的角动量执行机构配置,计算卫星执行机构的总角动量;
模块5:根据步骤A~D估算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的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卫星可连续姿态机动次数的估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1中,卫星的总体设计输入包括质量特性、轨道高度、星体面积、大型附件面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6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断阀
- 下一篇:一种医用病理科标本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