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4015.7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翟露;高威;代文朋;张磊;冉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C07D495/04;C07D487/04;C07D263/57;C07D491/048;C07D413/14;C09K11/06;H10K50/00;H10K8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用于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材料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及其应用,所述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当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特别是作为盖帽层材料时,可以有效提高有机光电装置的光取出效率,提高外量子效率,在可见光区域(400‑750nm)具有较高的折射率,有利于提升发光效率。在紫外区域(小于400nm)具有较大的消光系数,有利于吸收有害光色,保护视力,同时,在蓝光区域(400‑450nm)具有较小的消光系数,对蓝光几乎没有吸收,利于提升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LED)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其内量子效率已经接近100%,但外量子效率却仅有大约20%左右。大部分的光由于基板模式损失、表面等离子损失与波导效应等因素被限制在发光器件内部,导致了大量能量损失。
顶发射器件中,通过在半透明金属电极Al上蒸镀一层有机覆盖层(CappingLayer,CPL),调节光学干涉距离,抑制外光反射,抑制表面等离子体能移动引起的消光,从而提高光的取出效率,提升发光效率。
对CPL材料的性能要求很高:在可见光波长区域内(400nm-700nm)无吸收;高的折射率(一般,n2.1),在400nm-600nm波长范围具有低的消光系数(k≤0.00);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热稳定性,同时要能够蒸镀且不发生热分解。
现有技术中的CPL材料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1)折射率一般在1.9以下,并不能满足高折射率的要求;(2)折射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见光区域有较强的吸收或者消光系数较大;(3)具有高折光率的特定结构的胺衍生物及使用符合特定参数的材料改善了光取出效率,但是没有同时解决发光效率和色度的问题,特别是在蓝光发光元件;(4)为了使分子的密度增加,并达到高的热稳定性,分子结构设计的很大并且疏松,分子间不能达到紧密的堆积,从而在蒸镀时造成分子凝胶孔洞太多,无法完全覆盖;(5)单纯的设计成电子型覆盖层材料,同时达到电子传输和光取出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器件的制备成本,以达到多重效果,但是不利于光的取出,只微弱的提升了发光效率,色度也并没有解决。
因此,本领域亟待开发更多种类、更高性能的CPL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尤其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特别在于提供一种盖帽层材料。所述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折射率,作为盖帽层材料时,可以有效提高有机光电装置的外量子效率(EQE),同时,在蓝光区域(400-450nm)具有较小的消光系数,对蓝光几乎没有吸收,利于提升发光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式(1)中,所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含有苯并噁唑或苯并噻唑的基团
式(1)中,所述Y和Z各自独立地选自O、S、NR3或CR4R5的任意一种,所述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所述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R3、R4和R5中,所述取代的基团各自独立地选自氕、氘、氚、氰基、卤素、C1-C10烷基、C1-C10卤代烷基、C1-C10烷氧基、C6-C60芳基、C3-C6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