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黑曲霉真菌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3276.0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花;单治国;周红杰;王睿芳;李鹤松;赵艳;陈黎黎;满红平;谭文涵;李思瑾;黄红萍;罗娅婷;赵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洱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C12N1/14;C12R1/68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6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曲霉 真菌 提高 红茶 品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黑曲霉真菌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黑曲霉真菌用于红茶的生产工艺中,所述黑曲霉真菌黑为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工序后得到,为现有菌种。将所述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用于红茶的生产过程中,使红茶中的茶多酚及茶红素可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红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黑曲霉真菌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曲霉属(Aspergillus)较多地发现于发酵食品,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用于工业生产;它们还可以产生溶血酶类用于消除动脉及静脉血栓;有些菌系能产生多种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延胡索酸等。
在红茶发酵过程中,该菌系能分泌酶类作用于揉捻茶坯。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茶坯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陈、多肤及各种氨基酸。在果胶酶、糖化酶、纤维素酶的作用下使发酵基质大分子不溶物质转化为可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对红茶品质的形成带来积极的作用,并能与其他菌种配合发挥良好的作用,促进红茶“醇滑甘爽”品质的形成。
在红茶研究领域,由于长期缺乏学科的研究,尤其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进行红茶的研究;而如何通过对云南红茶加工中微生物的研究,并从红茶加工中筛选有益优势微生物菌株应用到生产中来提升红茶的品质尚未见公开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对进行红茶进行研究,提供一种通过黑曲霉真菌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将黑曲霉真菌用于红茶的生产工艺中,所述黑曲霉真菌黑为曲霉(Aspergillusniger)PAsp0501,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工序后得到。
本发明所述黑曲霉真菌黑为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保藏日期:2005年5月16日,保藏号:CGMCC No.1373,为现有菌种。
本发明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的形态学特征为:
该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广铺,该菌类生长稍局限,10-14天直径可达2.5-3cm,菌丝初为白色,常常出现黄色区域,厚绒状,黑色,反面无色或中央部分略带黄褐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抱子头幼时球形,渐变为放射形或裂成几个放射的柱状物,一般为1-3mm,直径15-20μm,壁厚,光滑;顶囊球形一般直径45-75μm。小梗双层,自顶囊全面着生,褐色,梗基一般20-30×5-6μm,长者可达60-70μm,宽8-10μm,有的具横隔,分生抱子球形,直径大多4-5μm,粗糙。
本发明所述黑曲霉真菌经公知的纯化、天然培养基培养等传统工序后得到。。
本发明所述黑曲霉真菌用于红茶的生产工艺中,通过控制有益菌种在红茶生产中的比例,为促进云南红茶品质稳定和提高发挥作用;具体过程为:在揉捻叶中接种重量比为0.1-1.8%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菌种让其发酵,将发酵室温度控制30±2℃,湿度控制在90~98%。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述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真菌有提高红茶品质的作用,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按一定的比例用于红茶的生产过程中,其红茶中的茶多酚及茶红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红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学院,未经普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3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