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NOMA下行低功耗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8028.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张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24/02;H04W52/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重构 智能 表面 辅助 noma 下行 功耗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NOMA(非正交多址)下行低功率传输方法。在保证用户信干噪比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基站功率分配与RIS相位偏移的优化问题;利用优化问题特性,建立功率分配系数与RIS相位偏移因子的转化关系式,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纯的相位偏移优化问题;利用逐个相位旋转的方法进一步简化优化问题,并通过一维搜索与惩罚函数法,求出每次迭代最优的相位偏移量;重复迭代直到目标函数收敛,得到RIS最优的相位偏移矩阵与基站功率分配系数。相比于传统正交多址传输方案、无RIS传输方案,RIS随机相位偏移与RIS均等相位偏移传输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传输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总发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中可重构智能表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NOMA)下行低功耗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无线通信传播环境是随机且不可控制的,其会给信息传输带来一定的损伤。近年来,随着人造电磁材料的发展,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被提出,其可智能地配置无线通信传播环境,从而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RIS作为一种无源器件,不具备任何信号处理能力,只需根据信道特性对其相位偏移量进行配置,便可实现对无线信号传播方向与相位的调整。相比于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可支持更高的系统吞吐量与更多的并发连接数,因而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新出现的RIS辅助的NOMA下行系统中,传统的正交多址传输方案与无RIS辅助的传输NOMA方案均无法联合利用该系统中RIS与NOMA的优势,并且,对于简单的RIS相位偏移设计方案,比如,随机相位设计、均等相位设计,均无法充分利用时变信道状态信息智能地配置无线传输环境,进而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RIS的优势,影响了RIS辅助系统的功率效率。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RIS辅助的NOMA下行系统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NOMA下行低功耗传输方法,该方法可降低系统的总发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NOMA下行低功耗传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NOMA传输模式下,定义U个用户共用同一时频资源块,得到各个用户接收信号zu的表达式;
步骤2:根据等效信道强度,确定各用户的解调次序,在各个用户处得到用户所需解调接收信干噪比的表达式;
步骤3:建立关于基站功率分配系数{wu}与RIS相位偏移矩阵Φ的优化问题Q1,使总发射功率最小化;
步骤4:根据优化问题特性,构建功率分配系数{wu}与相位偏移矩阵Φ之间的关系式;
步骤5:利用步骤4所形成的关系式,将优化问题Q1转化为单纯相位偏移向量v的优化问题Q2;
步骤6:通过迭代与逐个相位旋转方式,求解转化后的优化问题Q2;
步骤7:重复步骤6至目标函数收敛,得到最优相位偏移矩阵Φ,进而得到最优功率分配系数{wu}。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具体为在NOMA传输模式下,基站发射叠加信号为任一用户u的接收信号zu可以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