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对位组件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1451.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强;蔡宝鸣;周伟峰;许晨;谭纪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对位 组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对位组件和显示装置,其中,该组件包括:柔性的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多个输出垫,多个输出垫沿垂直于预设中心线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且输出垫与相邻的输出垫之间具有节距,该节距为在垂直于预设中心线的方向上,输出垫与相邻的输出垫之间的间隔距离与相邻的输出垫的宽度之和;多个输出垫分别排列在所述预设中心线的两侧,且位于预设中心线其中一侧的多个输出垫中,第一输出垫与所相邻的第二输出垫之间的节距,小于第三输出垫与所相邻的第四输出垫之间的节距,且所述第一输出垫到所述预设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输出垫到所述预设中心线的距离。该对位组件能够达到与另一基板相贴合时,使两者上的输出垫贴合精度提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路对位组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是近几年来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具有轻薄、良好抗震性和良好抗冲击特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目前,采用柔性面板制作的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电泳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制作智能卡、便携式计算机以及电子纸等。
目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有了较大发展,一般是先将柔性面板固定在玻璃基板上,再进行之后的背板制作工艺,该工艺过程与现有液晶显示器的制作设备相兼容。柔性显示面板制备完成后,需要将柔性面板与玻璃基板分离,再在柔性面板的背面贴附膜材(背膜)使柔性面板平整化,之后再进行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绑定、切割等工艺。
由于从玻璃基板上取下的柔性面板很薄且易变形,在贴附背膜的时候容易受到力的作用而出现微小的尺寸变化,而COF绑定时又会由于输出垫(Pad)很密集,对尺寸变化敏感,从而造成绑定时柔性面板上的Pad与COF上的Pad错位,导致电路不通,影响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对位组件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设置有输出垫的柔性的基体在与另一基板贴附,实现两者的输出垫连接时,由于柔性的基体很薄且易变形,容易受到力的作用而出现微小的尺寸变化,导致柔性的基体上的输出垫与所贴附的基板上的输出垫错位使得电路不通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对位组件,其中,包括:
柔性的基体;
设置于所述基体上的多个输出垫,多个输出垫沿垂直于预设中心线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且输出垫与相邻的输出垫之间具有节距,所述节距为在垂直于所述预设中心线的方向上,输出垫与相邻的输出垫之间的间隔距离与相邻的输出垫的宽度之和;
其中,多个输出垫分别排列在所述预设中心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预设中心线其中一侧的多个输出垫中,第一输出垫与所相邻的第二输出垫之间的节距,小于第三输出垫与所相邻的第四输出垫之间的节距,且所述第一输出垫到所述预设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输出垫到所述预设中心线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的电路对位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输出垫相较于所述第一输出垫位于远离所述预设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四输出垫相较于所述第三输出垫位于所远离所述预设中心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的电路对位组件,其中,分别位于所述预设中心线的两侧的多个输出垫关于所述预设中心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的电路对位组件,其中,位于所述预设中心线其中一侧的多个输出垫,从所述预设中心线至远离所述预设中心线的方向,输出垫与相邻的输出垫之间的节距依次增大。
可选地,所述的电路对位组件,其中,位于所述预设中心线其中一侧的多个输出垫,形成至少两个输出垫组,每一输出垫组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垫;每一所述输出垫组内,当所述输出垫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不同输出垫与对应相邻的输出垫之间的节距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垫和所述第二输出垫位于同一输出垫组,所述第三输出垫和所述第四输出垫位于同一输出垫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