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类河鲀肉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8601.1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2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夏冬;王文利;张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10 | 分类号: | A23L17/10;A23L25/00;A23L33/00;A23B4/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豚鱼肉 肉松 食品添加剂 食品领域 剪切 调味 烘烤 搓松 翻炒 即食 去膜 食材 蒸煮 制备 制作 养生 补充 | ||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豚鱼肉松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法包括:S1、蒸煮;S2、去膜;S3、剪切、搓松:S4、调味搅拌;S5、翻炒;S6、烘烤:S7、加入食品添加剂及其他食材得到成品肉松。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养生、补充营养等功效的河豚鱼肉松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食类河鲀肉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肉松是我国著名的美食,具有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携带方便等特点。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有猪肉松,牛肉松,鸡肉松等;而鱼肉松则相对较少。与猪肉松,牛肉松等产品相比,鱼肉松除了蛋白质含量较高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磷、铁等矿物元素。除此之外,鱼肉松的脂肪含量较低,且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易吸收。特别适合老人、儿童、体弱和病人补充营养。
河豚鱼又称气泡鱼,以其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其体内的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非蛋白毒素,常常让人望而生畏。近年来,随着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两个成熟品种实行了有条件的开放养殖,消费者又有了品尝河豚的机会。尽管如此,由于河豚宰杀、销售等环节都有着严格的流程限制,河豚产品仍然供不应求。目前,除了具备专业宰杀资质的酒店外,河豚鱼产品主要以冷冻的方式进入市场,该加工方式较为单一,且产品的保质期较短,无法较长时间保存。与此同时,该类型的产品为半成品,需进行二次加工,无法实现即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次以肉松的形式制成河豚相关产品,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河豚加工方式。同时本产品成功克服了以往河豚产品保存时间较短的缺点。与现有的金枪鱼松制作工艺相比,本产品在翻炒后加入了烘烤的步骤,该步骤可在翻炒后更好除去产品中的水分,增长保存期,同时使产品的口感酥脆、风味更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河鲀肉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蒸煮:将河鲀肉放入蒸锅内沸水蒸制8-12分钟;所述河豚肉是通过河豚原料宰杀、去除眼部、表皮、内脏、头部、鱼尾,清洗得到的。
S2、去膜:鱼体熟制后,取出熟肉,然后趁热去除鱼体表面的粘膜;相较于生鱼体而言,熟制后的鱼体去膜更加简易,且效果更佳。
S3、剪切、搓松:将去除粘膜后的鱼体顺着肌肉纹理切开,手动将鱼肉搓松,得到松散的鱼肉松。该步骤有助于将鱼肉与调味料更好的搅拌;
S4、调味搅拌:将搓松后的鱼肉松与调味料A充分搅拌混合;优选的,调味料A组成如下:每500g河豚肉,加入食盐3g、白砂糖6g、味精3g、黄酒6g、生抽1.5g。
S5、翻炒:向炒锅中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待炒锅升温至120-130℃,将打松后的鱼肉放入锅中不断翻炒,时间为8-12分钟;
S6、烘烤:将翻炒完成的鱼肉烘烤,成为蓬松美味的鱼肉松;优选的,烘烤条件为80℃烘烤30分钟。使制作完成的鱼肉松更蓬松,水分更少。
S7、成品:在烘烤好的鱼肉松中加入调味料B搅拌。优选的在每千克炒制好的鱼肉松中加入0.4g食盐,0.05g山梨酸钾,80g核桃粉,65g芝麻粉,搅拌2分钟。
最后可以包装、灭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味道鲜味的河豚制作成了市场上接受度良好的肉松产品。现有的河豚产品保质期限较短,无法即食,需通过二次加工。而本产品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可以做到长期保存。与此同时该产品可实现即拆即食,增强了食用的便捷性。同时,现有的河豚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半加工型冻藏产品,本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形式,在保证了河豚鲜美味道的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8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