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自卸车液压辅助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3400.3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锡江;秦红义;朱孝;高新功;张杰山;袁自成;郭振华;朱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14 | 分类号: | B60T13/14;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液压 辅助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辅助制动系统,属工程机械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矿用自卸车液压辅助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矿用运输自卸车中最为关键的系统之一,它时刻决定着整车的行驶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包含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系统标准(即ISO3450或GB/T 21152)几乎是所有的矿车车辆必须满足的标准。目前符合标准的辅助制动系统全部以制动蓄能器作为辅助动力源,当制动系统出现故障,蓄能器的高压油源可以满足不少于5次的完全制动。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这一标准却只能满足车辆运行的基本需求。中小吨位的矿用自卸车运输距离较远(不小于5KM),一旦制动供油系统无法工作(出现这一故障的因素很多,可以来自制动系统内部,也可能来自制动系统外部,例如,发动机故障可以导致制动泵没有驱动力而无法工作,制动泵故障也可以导致制动供油系统无法工作),依靠辅助制动完成多次制动后依然无法达到维修点,此时制动蓄能器已经无法提供制动压力,驻车制动无法解除,而行车制动也无法使用。此外,车辆出现故障时,牵引车无法立刻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拖车,在准备拖车设备的过程中,蓄能器内的油液压力也由于液压系统固有的泄露会逐渐下降,从而使辅助制动能力进一步下降。
因此,很多情况下,从车辆的制动供油系统无法工作开始,到故障车辆具备拖车条件时,蓄能器的压力已经下降到无法满足制动要求,故障车辆的制动能力完全丧失。此时车辆被驻车制动器内的弹簧施加驻车制动而难以拖动,拖车时需要手动拆除驻车制动弹簧来解除驻车制动。但拖动没有任何制动能力的矿用车是非常危险的,需要使用拖车连杆来完成拖车,如果无法使用拖车连杆,需要前后两个牵引车来实现拖车,以防止故障车辆在拖车过程中失控而发生危险。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种解决方案集中在增加制动蓄能器的容量并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使辅助制动的富裕量足够大,以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蓄能器的油液压力处于满足基本制动的压力之上。但拖车过程中,经过几次制动,蓄能器的油液压力也会很快下降到基本制动的压力之下而丧失制动能力,此外,大容量的蓄能器的安装和维护要占用更多的车辆空间。另一种解决方案集中在接入外部压力油源,外部油源可以是牵引车辆的压力油源、也可以是便携式手动泵。具体方案包括且不限于在制动蓄能器的油路上安装快插接头或类似元件(例如,测压接头,取样接头等也是一种小型快插接头),并设计一条与快插接头匹配的压力线。当制动功能完全丧失时,可以通过这类接头和压力线将故障车辆的制动系统与外部油源快速连接起来,并完成制动系统的充液,一次充液就可以使故障车辆的制动能力维持一段时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压力线始终与外部油源连接,以实现持续补充压力油液,以提供持续的压力油。但是,外部油源的多次接入或者持续接入也受到多种条件限制,首先,只有具备与制动系统压力相近且与故障车辆的压力油可以混用的外部压力油源才能接入,接入过高压力会造成故障车辆制动元件的损坏形成二次故障,使车辆彻底丧失制动功能,而接入不可混用的油液,会让整个液压系统的油液被污染,可能在制动中造成制动元件内密封件被损坏,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其次,手动泵作为外部压力源时需要选择具有超大容量油箱的手动泵,来完成故障车辆多个蓄能器的充液,且拖车过程很多时候需要多次充液。此外,使用牵引车辆作为压力油源,多次接入可以避免手动泵的问题,但是持续接入需要更多的保护设备,以确保压力线在拖车过程中不被外力破坏而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液压辅助制动系统,可满足制动供油系统无法工作的情况下,借助备用的小容量手动泵和辅助制动泵为车辆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制动压力源,来满足远距离、长时间的拖车制动要求和其他制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3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