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8869.1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0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13/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新型 刹车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及其方法,壳体上设有与刹车控制器连接的刹车电机,刹车电机靠近盘体的一侧设有一挤压盘,挤压盘设置在滑座上,刹车电机与挤压盘通过螺旋传动机构连接,挤压盘与盘体之间设有刹车片。刹车装置还包括与刹车控制器连接辅助电机,辅助电机与一摩擦装置连接,摩擦装置在辅助电机的轴向上可滑动设置,摩擦装置包括锥形摩擦轮及传动机构。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及其方法可以实现主动刹车及提升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在非紧急制动时可以回收刹车能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制动系统的制动实现,是通过驾驶员施加力在制动踏板上,经过真空助力系统的放大与转化为液压力,作用在制动器上,从而实现制动。现在汽车上用的真空助力系统由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真空罐、真空泵、真空管组成,其中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利用真空与大气的压力差,将驾驶员施加于脚踏板上的制动力进行放大,并将这个力传导至制动主缸,建立液压,实现踏板力向液压力的转变,制动液将压力传导至制动器,进而实现制动。这种制度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不能实现主动刹车,因为现有制动器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必须要有踏板力的输入,转化为液压力后,才能实现制动,而踏板力的输入必须由驾驶员来完成;二是现有制动系统的响应较慢,因为现有制动系统只能通过制动液作为力的传递媒介,将人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力,经过主缸建压,传递到制动器,液体传导压力的效率及涉及部件较多,导致制动响应较慢;三是现有制动系统,不能实现能量回收,因为制动原理为摩擦片与制动盘进行摩擦进行制动,摩擦生热部分的能量不能回收。公开日为2016年6月29日,公开号为CN105715707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动推杆式汽车盘式制动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轮盘、制动片、电动推杆总成和杠杆,以及卡钳壳体;制动片包括前制动片和后制动片,前制动片和后制动片平行间隔的滑设在卡钳壳体内;制动轮盘用于安装在汽车轮毂上,卡钳壳体用于安装在车架上,且前制动片和后制动片分别设置在制动轮盘的两侧;电动推杆总成与杠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杠杆的另一端通过顶杆与前制动片抵接,且杠杆与电动推杆总成连接的一端至杠杆的支点的距离大于杠杆的另一端至其支点的距离。该制动器控制装置,采用推力加杠杆结构实现制动力的大幅增长,但杠杆机构复杂,响应制动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制动系统存在不能实现主动刹车及制动系统响应较慢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及其方法,可以实现主动刹车及提升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制动系统不能实现能量回收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及其方法,在非紧急制动时可以回收刹车能量,节约了电动汽车的能源。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盘体,盘体与轮毂单元连接,壳体上设有与刹车控制器连接的刹车电机,所述刹车电机靠近盘体的一侧设有一挤压盘,所述挤压盘设置在滑座上,所述刹车电机与挤压盘通过螺旋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挤压盘与盘体之间设有刹车片,刹车电机转动时,挤压盘轴向移动挤压或松开刹车片。本发明采用刹车电机通过螺旋传动机构推动刹车片对盘体进行制动的方式实现刹车,刹车时,刹车控制器根据刹车踏板的位移信号控制刹车电机转动,刹车电机转动推动挤压盘挤压刹车片,由于刹车电机设置在盘体附近,且刹车控制器与刹车电机之间通过线束传递信号,因此具有刹车响应时间短的优点,另外由于刹车指令通过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控制系统也可以对汽车实施主动刹车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制动系统存在不能实现主动刹车及制动系统响应较慢的问题。
作为优选,挤压盘呈阶梯轴状,挤压盘靠近刹车电机的小径段中间设有螺孔,刹车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螺孔适配的外螺纹;挤压盘小径段的外周通过花键与滑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88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