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振起振电路、裸片及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7315.2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建荣集成电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珠海煌荣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19 | 分类号: | H03H9/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起 电路 芯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模晶振起振电路、裸片及芯片。所述双模晶振起振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晶振起振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晶振起振单元进入对应的晶振起振模式,其中,所述晶振起振模式包括单端晶振起振模式和双端晶振起振模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灵活实现单引脚起振或者双引脚起振,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晶振起振电路、裸片及芯片。
背景技术
振荡电路常用于为集成电路提供时钟信号。目前,在众多类型的振荡电路中,基于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晶振电路由于其能够产生频率准确且稳定的振荡波形而广泛应用于对振荡频率要求较高的钟表、军工、通信等领域。
其中,如图1所示的皮尔斯晶体振荡电路是现有集成电路中最常用的双端口晶振电路。在该晶振电路中,电容C1、C2和石英晶体一同构成选频网络,反相器OP作为放大电路,反馈电阻Rf为放大电路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静态工作点。当该晶振电路满足小信号的起振条件,在电源上电的时候,电路中的噪声干扰产生瞬变电流,该瞬变电流包含有极宽的频带,但在选频网络的选频作用下,该晶振电路只选择本身谐振频率的信号,在正反馈的作用下,谐振频率信号越来越强,从而产生振荡输出。
然而,在该晶振电路中包括输入端口IN和输出端口OUT两个连接端口,当将其与集成芯片进行封装时,需要占用集成芯片的两个引脚。但集成芯片的引脚个数受封装规范的严格限制,而且随着微电子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芯片功能越来越丰富,其集成规模也越来越大,相应地,芯片需要设置有更多用以连接具体的应用功能的引脚。因此,为了减少振荡电路占用的引脚数量,降低芯片的封装成本,在一些集成电路中,采用单端晶振起振电路。然而,现有的单端晶振起振电路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不及双端晶振起振电路,对于一些性能要求较高的运用需求仍需要采用双端晶振起振电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晶振起振电路要么只能采用双端晶振起振电路以满足晶振起振电路的性能要求,要么只能采用单端晶振起振电路以满足芯片的封装要求,其均不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调整,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晶振起振电路、裸片及芯片,能够解决现有的晶振起振模式不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调整,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模晶振起振电路,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根据分配给所述双模晶振起振电路的引脚数量确定;
晶振起振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且,所述晶振起振单元设置有包括两种晶振起振模式的晶振起振电路,所述晶振起振电路用于与外接的石英晶体连接以形成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晶振起振单元进入对应的晶振起振模式,其中,所述晶振起振模式包括单端晶振起振模式和双端晶振起振模式。
可选地,所述晶振起振单元包括:单端晶振起振模块、双端晶振起振模块和复用电路模块;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单端晶振起振模块、所述双端晶振起振模块和所述复用电路模块连接;
当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连通所述单端晶振起振模块与所述复用电路模块时,所述晶振起振单元进入所述单端晶振起振模式;
或者,
当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连通所述双端晶振起振模块与所述复用电路模块时,所述晶振起振单元进入所述双端晶振起振模式。
可选地,所述单端晶振起振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双端晶振起振模块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和第二切换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建荣集成电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珠海煌荣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建荣集成电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珠海煌荣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场智能节电系统
- 下一篇: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预约充电车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