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及氨基酸豆制饮料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67672.X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8112845A 公开(公告)日: 2018-06-05
发明(设计)人: 张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 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2/52;A23L2/60;A23C1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81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氨基酸 多肽 加热 大豆 豆制饮料 山梨酸钾 混合液 豆浆 白糖 混和 浆料 淀粉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水解蛋白酶 水中浸泡 奶白色 中密封 灭菌 水解 糊状 制作 打磨 装入 浸润 清水 饮料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多肽及氨基酸豆制饮料的制作方法,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所用的原料:大豆25~30份、淀粉3~5份、白糖12~15份、山梨酸钾0.2g/kg;二、将大豆放进水中浸泡浸润饱满;三、大豆与清水混合打磨得豆浆;四、将豆浆加入适量水解蛋白酶搅拌均匀后静置水解得多肽及氨基酸混和浆料;五、在混和浆料中加入淀粉、白糖,搅拌均匀后加热至92℃~95℃,加热时间15~18秒,边加热边搅拌均匀混合液;六、将混合液降温至35℃~38℃后加入山梨酸钾并搅拌均匀成为糊状奶白色饮料,降温至10℃~25℃后灌装入灭菌瓶中密封即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花生和茶叶作为原料制作营养饮料的方法,属于食品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学名:Glycine max(Linn.)Merr.)通称黄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也有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衍生而来。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

大豆起源于中国,从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以证明。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3年)编的《史记》中,头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谈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指出:“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卜慕华指出:“以中国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时代有了甲骨文,当然记载得非常有限。在农作物方面,辨别出有黍、稷、豆、麦、稻、桑等,是当时人民主要依以为生的作物。”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一中指出:“大豆生于槐。出于沮石之峪中。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于卯。”中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全中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青大豆是种皮为青绿色的大豆。按其子叶的颜色,又可分为青皮青仁大豆和绿皮黄仁大豆两种。青大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剂、异黄酮、钼、硒等抗癌成分,富含蛋白质和纤维,它也是人体摄取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K,以及维生素B的主要来源食物之一。

大豆中含有的脂肪和蛋白质量很高,其次是维生素和纤维素,大豆作蛋白质饮料最常见的是豆浆,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普通的豆浆只是直接将大豆磨成浆料后即成,只注重其味道和口感。

发明内容

为了生产出一种既有营养性、保健功能性,又有欣赏性的豆制饮料,本人发明了一种以大豆原料的饮料,这种将大豆浆进一步加工,制作成多肽及氨基酸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