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4428.7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徽;韩威;魏兴;张涛;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徽 |
主分类号: | B62M6/50 | 分类号: | B62M6/50;B62K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4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列式 电动车 后轮 转向 平衡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速传感器、车身倾斜度传感器、前轮转角传感器、控制器和后轮转向系,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电动车后轮电机处,车身倾斜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均固定设置在电动车车架上,前轮转角传感器设置在方向柱与车架前管的铰接处,转速传感器、车身倾斜度传感器和前轮转角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控制器,所述后轮转向系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电动车车架和电动车后轮;
所述后轮转向系包括后轮转向弧板、转向架、转向驱动电机、齿轮、避震撑杆、后轮支承和多个转向架限位轮,所述后轮转向弧板前端与电动车车架固定连接、后端呈圆弧形向后弯曲,所述转向架为刚性结构,转向架前端固定设有多个转向架限位轮,后轮转向弧板的上下端面分别与转向架限位轮的轮槽相啮合,呈夹持状态,转向架的后端分别铰接有避震撑杆和后轮支承,避震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轮支承的撑体上,后轮支承的另一端与电动车后轮电机芯轴铰接,所述转向架上固定设有转向驱动电机,转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后轮转向弧板凹面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电机纵向设置、且有上、下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设有齿轮,后轮转向弧板凹面设有与两个齿轮分别相啮合的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限位轮的数量为4个,其中两个转向架限位轮的轮槽与转向弧板的上端面啮合,另外两个转向架限位轮的轮槽与转向弧板的下端面啮合,转向架上、用以固定四个转向架限位轮的臂分别水平指向后轮转向弧板的弧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撑杆和后轮支承的数量均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撑杆上设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电机连接至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还设有电子油门接口,电子油门接口连接至电动车后轮电机调速器。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自平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实时读取转速传感器、车身倾斜度传感器、前轮转角传感器的信息,得到行驶速度V、车身倾斜度B和前轮转角A的数据,根绝经典力学原理不难得出三个数据满足如下关系:V·A∝B,控制步骤如下:
步骤一:控制器综合计算行驶速度V与前轮转角A的数据,衡量车身倾斜度B是否在适合维持车辆平衡的正常范围内:若是,则不进行控制;若否,则进行步骤二;
步骤二:控制器对后轮转向系的转向驱动电机进行控制,改变后轮转角:
若车身倾斜度B小于车身倾斜度的正常范围,则控制器驱动转向驱动电机转动,后轮向前轮转向方向动作;
若车身倾斜度B大于车身倾斜度的正常范围,则控制器驱动转向驱动电机转动,后轮向前轮转向反方向动作;
步骤三:经过后轮转向系调整后轮转向后,车身倾斜度B和前轮转角A、行驶速度V趋于匹配状态,车辆维持平衡,控制器通过控制转向驱动电机逐渐减小后轮转向角,直至后轮转向角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徽,未经王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44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四轮平衡车
- 下一篇:用于电动自行车的扭矩传感器及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