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及其制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40455.0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朱运农;李筱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32;H01L21/02;H01L33/00;H01S5/3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 铝酸锶钽镧 衬底 gan 纳米 及其 制法 应用 | ||
1.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铝酸锶钽镧衬底,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模板层,生长在GaN纳米柱模板层上的GaN纳米柱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酸锶钽镧衬底即La0.3Sr1.7AlTaO6衬底以(111)面偏(100)方向0.5~1°为外延面;晶体外延取向关系为:GaN的(0001)面平行于La0.3Sr1.7AlTaO6衬底的(111)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GaN纳米柱模板层中GaN的(0001)面平行于铝酸锶钽镧衬底即La0.3Sr1.7AlTaO6衬底的(111)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GaN纳米柱模板层为纳米柱阵列,GaN纳米柱模板层的厚度为0.3~4μm;所述模板层的纳米柱的平均直径为200~500nm,纳米柱之间的平均间距为450~6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GaN纳米柱阵列中纳米柱的厚度为0.2~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沉积在未被GaN纳米柱模板层覆盖的衬底上或GaN纳米柱模板层的侧壁和未被GaN纳米柱模板层覆盖的衬底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材料为SiNx;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30~2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生长在铝酸锶钽镧衬底上的GaN纳米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衬底以及其晶向的选取:采用La0.3Sr1.7AlTaO6衬底,以(111)面偏(100)方向0.5~1°为外延面,晶体外延取向关系为:GaN的(0001)面平行于La0.3Sr1.7AlTaO6衬底的(111)面;
(2)衬底表面抛光、清洗以及退火处理:衬底退火处理:将衬底放入退火室内,在800~900℃下对La0.3Sr1.7AlTaO6衬底进行退火处理0.5~1h;
(3)GaN预制层外延生长:衬底温度控制在450~550℃,在反应室的压力为5.0~8.0×10-9Pa,衬底转速为5~10r/min,靶基距为50~80mm,同时脉冲激光沉积(PLD)中激光波长为248nm,激光能量为220~280mJ/cm2,频率10~30Hz,氮的等离子体流量为3~10sccm,RF活化功率为200~500W,使用高能激光轰击陶瓷GaN靶的条件下生长GaN缓冲层即GaN预制层;所述GaN预制层的厚度为0.3~4μm;
(4)GaN纳米柱模板层的制备:通过采用TracePro软件设计并优化纳米柱的排布,再利用ICP刻蚀技术将GaN预制层刻蚀成GaN纳米柱模板层,模板层的纳米柱的平均直径为200~500nm,纳米柱之间的平均间距在450~600nm;所述GaN纳米柱模板层的厚度为0.3~4μm;
(5)隔离层的制备:利用PECVD技术在GaN纳米柱模板层和未被模板层的纳米柱覆盖的衬底上沉积隔离层,再刻蚀掉模板层的纳米柱上面的隔离层,留下GaN纳米柱模板层侧壁和未被模板层的纳米柱覆盖的衬底上的隔离层,以防止GaN颗粒沉积在间隙位置;隔离层的厚度为30~200nm;
(6)GaN纳米柱阵列的制备:衬底温度控制在700~900℃,衬底转速为5~10r/min,靶基距为50~80mm,同时PLD中激光波长为248nm,激光能量为220~340mJ/cm2,频率10~30Hz,氮的等离子体流量为3~10sccm,RF活化功率为200~500W,使用高能激光轰击陶瓷GaN靶的条件下在GaN纳米柱模板层上生长GaN纳米柱阵列;所述GaN纳米柱阵列中纳米柱的厚度为0.2~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04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器件
- 下一篇:通过量子阱和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制备单光子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