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2003.6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平;蔡春茂;胡传荣;刘零怡;张四红;乔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重庆市九重山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3/14 | 分类号: | A23J3/14;A23J3/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山核桃 蛋白 方法 | ||
1.一种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山核桃粉原料的制备;
步骤二、一次酶解:将山核桃粉原料和水混匀制得一次浆液,调节一次浆液pH,并加入一次复合酶酶解,待酶解反应结束进行灭酶处理,得到一次酶解液,并对一次酶解液进行微波处理,得到微波酶解液;
步骤三、一次提取:将微波酶解液进行一次碱提,得到一次碱提液,并将其离心分离得到一次蛋白液和残渣沉淀;
步骤四、二次酶解:将残渣沉淀和水混匀制得二次浆液,调节二次浆液pH,加入二次复合酶酶解,并在酶解过程中进行超声振荡处理,待酶解反应结束进行灭酶处理,得到二次酶解液;
步骤五、二次提取:将二次酶解液进行二次碱提,得到二次碱提液,并将其离心分离得到二次蛋白液;
步骤六、酸沉:将一次蛋白液和二次蛋白液混匀,调节pH后进行酸沉处理,离心分离得到蛋白粉;
步骤七、冷冻干燥:将蛋白粉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山核桃蛋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山核桃粉原料的制备过程为:将山核桃去壳后采用六号溶剂浸泡,脱溶后得到脱脂的山核桃粕,其残油量为1.4~2.0%,并将脱脂的山核桃粕粉碎过筛得到颗粒大小为100~150目筛的山核桃粉原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一次酶解的过程如下:将山核桃粉原料和水按料液比1g:15~25mL混匀制得一次浆液,在一次浆液中加入盐酸或柠檬酸将一次浆液pH调至3~5,并加入一次复合酶酶解,酶解反应温度为50~60℃,酶解反应时间为4~8小时,待酶解反应结束,升温至80~90℃灭酶10~20分钟,得到一次酶解液,并对一次酶解液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功率为250~500W,微波时间为15~25分钟,得到微波酶解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一次复合酶采用半纤维素酶+原果胶酶+果胶甲酯水解酶+果胶酸酶,所述半纤维素酶、原果胶酶、果胶甲酯水解酶和果胶酸酶的用量为1:3~6:2~4:4~8,且一次复合酶的加酶量为山核桃粉原料用量的1000~2000u/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一次提取的条件为:碱提料液比1g:15~25mL,碱提pH9~12,碱提温度45~55℃,碱提时间2~4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二次酶解的过程如下:将残渣沉淀和水按1g:4~8mL混匀制得二次浆液,在二次浆液中加入盐酸或柠檬酸将二次浆液pH调至4~5,加入二次复合酶酶解,酶解反应温度为45~55℃,酶解反应时间为2~5小时,并在酶解过程中进行超声振荡处理,超声频率为2KHz,超声功率为400~800W,待酶解反应结束,升温至80~90℃灭酶10~20分钟,得到二次酶解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二次复合酶采用半纤维素酶+糖化酶,所述半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用量为1:2~4,且二次复合酶的加酶量为山核桃粉原料用量的2000~3000u/g。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二次提取的条件为:碱提料液比1g:5~10mL,碱提pH9~12,碱提温度45~55℃,碱提时间1~3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山核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酸沉过程为:将一次蛋白液和二次蛋白液混匀,加入盐酸或柠檬酸调节pH至4.5进行酸沉,酸沉温度为20~30℃,待出现絮状物后离心分离得到蛋白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重庆市九重山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轻工大学;重庆市九重山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20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