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6269.6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7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车磊;姜鸿;董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方法 处理 垃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能源装备制造关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又称泔脚、厨房下脚料垃圾,是指饭店、宾馆、各类餐馆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食堂,居民家庭、农贸市场、食品加工企业所产生的餐厨垃圾及食品废弃物,是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垃圾部分。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3484135B公开了一种物理方法和微生物发酵方法结合的餐厨垃圾;该工艺将处理过程分为三步:一先对餐厨垃圾进行减量的物理处理,得到初级物料;二对初级物料进行微生物高温发酵处理,得到熟化湿料;三对熟化湿料进行干燥的物理处理,得到成品物料。在本发明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采用高温处理的微生物发酵方式,高温生物处理设备一般采取处理槽外壁加热方法,其热源可以是蒸汽、烟气、高温废气、高温空气,或高温水,通过供热管道向设备外壁的加热夹层输送热源,也可以在加热夹层内通过燃烧器,采用燃气或燃油直接加热的方法,提供发酵所需的热能;采取高温水作为介质加热时,其温度较低,不能够满足微生物发酵处理的温度,且加热不够均匀,与内壁接触较远的地方便难以达到合适的发酵温度;油浴加热虽然可以到达适宜的温度,但是会有夹层清理困难以及夹层的材料要求较高的问题,比如耐腐蚀性要求较高。
2012年7月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210018795.X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在蒸发器上设有能量吸收装置,能量吸收装置为翘式太阳能板或板式太阳能板或套管式太阳能吸收装置,可吸收环境中各种能量,将其变为热能后与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热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通过一种异聚态能量作为加热热源,通过间接加热的方式作为发酵热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包括搅拌动力系统和异聚能加热系统,所述的搅拌动力系统包括搅拌桨、轴、摆线针轮减速机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轴转动的链轮,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带动所述轴转动,所述搅拌桨固定设置在所述轴上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其特别之处是,所述的异聚能加热系统包括罐体聚热板,主机,冷媒管道,所述罐体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进料仓门,所述冷媒管道分为相通的第一冷媒管道、第二冷媒管道及第三冷媒管道;所述第一冷媒管道设置于所述罐体内壁,所述第二冷媒管道设置于所述主机内;所述第三冷媒管道设置于异聚能集热蒸发器上;所述聚热板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三冷媒管道内后经第二冷媒管道传递至第一冷媒管道内,该第一冷媒管道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罐体内壁后间接加热所述罐体内的物料。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冷媒管道、第二冷媒管道、第三冷媒管道及第四冷媒管道内的传热介质为氟利昂,具体可为氟利昂R22,也可以为制冷剂R134A、R407C或R417A等其它各种单体或复合气体传热介质,可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回热箱和第四冷媒管道,该回热箱内设有聚热板,所述的第四冷媒管道设置于聚热板上,将热量传递至第二冷媒管道内。第四冷媒管道通过聚热板将回热箱的热量进行回收,之后第四冷媒管道连通第二冷媒管道,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冷媒管道,之后第四冷媒管道内的介质重新回流至回热箱内,重新进行新一轮的热量传递。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搅拌桨至少应该安装3个且搅拌桨之间交错设置,通过搅拌桨的设置,可提高对物料的搅拌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罐体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不锈钢板,铝粉、水泥混合物,泡沫石棉,不锈钢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铝粉、水泥混合物中埋有毛细铜管且毛细铜管密度不小于40根/m2;此时,毛细铜管的传热效率较高,能够提高餐厨垃圾的发酵质量和速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罐体和回热箱通过耐高温抽排风管连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耐高温抽排风管内设有一个负压风机,将罐体内气体输送到回热箱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聚热板倾斜设置,与水平线呈30—60°,上方高于通气管道,下方略高于箱底留一定空隙。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一个除臭装置,该装置与回热箱连通,通过水喷淋的方式对回热箱所排出的气体进行喷淋处理除臭处理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6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硫化机半自动进出模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自动排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