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零负过载供油增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1522.4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8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征鸿;刘静;单玉伟;庄泉;丁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7/10 | 分类号: | B64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过载 供油 增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供油增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零负过载供油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飞机设计领域,根据任务的需要和功能的需求,需要设计飞机零负过载供油系统,以保证飞机处于零负过载的状态下燃油系统能够按流量和压力要求连续有效的供油。
其中,蓄压油箱是满足飞机零负过载供油的主要装置之一,增压气体是蓄压油箱工作的动力源;增压气体主要来自发动机引气气体,引自发动机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经过调温调压后用于蓄压油箱供油。但是,在某些情形下,发动机引气气体可能无法满足蓄压油箱供油所需的增压气体要求,使得燃油系统无法满足零负过载状态下的供油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零负过载供油增压系统,以使得燃油系统满足零负过载状态下的供油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零负过载供油增压系统,包括:
蓄压油箱,内部被弹性膜片分隔为空气腔和燃油腔,所述空气腔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增压转接管,所述燃油腔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燃油管;
高压气瓶,通过增压管道与所述增压转接管连通;
沿所述高压气瓶至所述增压转接管的方向,所述增压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减压器和单向活门。
可选地,在所述高压气瓶与所述减压器之间的所述增压管道上,且沿所述高压气瓶至所述减压器方向,依次设置有三通接头和截止阀;
所述三通接头还与充气接头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截止阀与所述减压器之间的所述增压管道上,且沿所述 截止阀至所述减压器方向,依次设置有高压压力表和放气活门。
可选地,所述单向活门与所述增压转接管之间的所述增压管道上设置有安全活门。
可选地,所述燃油腔还具有与外界连通的放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飞机零负过载供油增压系统,高压气瓶能够通过增压管道及增压管道上相应的器件与蓄压油箱连通,能够在发动机引气气体无法满足蓄压油箱供油所需的增压气体要求时,为蓄压油箱提供增压气体,从而使得燃油系统满足零负过载状态下的供油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增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飞机零负过载供油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蓄压油箱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零负过载供油增压系统,是通过单独设置的高压气瓶2来对蓄压油箱1进行增压。
具体地,蓄压油箱1内部被弹性膜片12分隔为空气腔13和燃油腔14。其中,空气腔13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增压转接管15,进一步,高压气瓶2通过一根增压管道3与该增压转接管15连通,实现为空气腔13供气。
高压气瓶2要能够可控地为空气腔13提供压力,还需要其他一些辅助器具,例如在沿高压气瓶2至增压转接管15的方向,增压管道3上还依次设置有减压器5和单向活门6。减压器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过减压器5实现增压管道3中压力的调节,保证空气腔13增压值;单向活门6用于控制气流流向。
进一步,在高压气瓶2与减压器5之间的增压管道3上,且沿高压气瓶2至减压器5方向,依次设置有三通接头7和截止阀4,其中三通接头7上设置有另一个单向活门,并且三通接头7还与充气接头8连接。当高压气瓶2中 需要进行充气时,通过截止阀4断开高压气瓶2与蓄压油箱1之间的增压管道3,再通过充气接头8和三通接头7向高压气瓶2内充气。
在截止阀4与减压器5之间的增压管道3上,且沿截止阀4至减压器5方向,还依次设置有高压压力表11和放气活门9。高压压力表11用于检测相应处的增压管道3的压力,还能够在高压气瓶2充气时查看压力情况;放气活门9用于释放相应处的增压管道3上的气体。
在单向活门6与增压转接管15之间的增压管道3上设置有安全活门10,用于在确保空气腔13中压力的范围,提高系统稳定性。另外,在蓄压油箱1的燃油腔14进行燃油填充时,蓄压油箱1的空气腔13的气体可以通过安全活门10排出,方便蓄压油箱1输入燃油。
燃油腔14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燃油管16,燃油管16用于供油或者向燃油腔14输油。另外,燃油腔14还具有与外界连通的放气管17,放气管17与外界之间设置有开关,以方便往燃油腔14内注入燃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1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拆组件,具有快拆组件的固持机构及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空投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