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边减速器框架、轮边减速器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627.3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萍;万永杰;刘固基;全士华;王娟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彬;施娥娟 |
地址: | 415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框架 以及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轮边减速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框架和具有该轮边减速器框架的轮边减速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重型载货汽车、越野车和大型客车上,当要求车桥提供较大的传动比和较大的离地间隙时,采用主减速器加轮边减速器传动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通常,轮边减速器为行星齿轮机构,车辆的半轴传来的动力经行星齿轮机构的中心太阳轮、行星轮、行星齿轮轴和行星齿轮框架传递给车轮。行星齿轮机构形成以太阳轮为输入、行星齿轮框架为输出的减速传动。现有技术的行星齿轮框架主要分为两种结构:分体式结构和整体式结构。
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分体式轮边减速器框架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分体式轮边减速器框架主要包括两个独立的部件:第一框架部8和第二框架部9。由第一框架部8和第二框架部9限定出用于安装行星齿轮机构的空间。第一框架部8和第二框架部9需要先独立做基础加工,然后将两个部件装配做最后加工,这样就造成工艺流程长、加工复杂、刚性较差的缺陷。此外,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很难满足大输出扭矩的轮边减速器行星齿轮的结构布局。
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的整体式轮边减速器框架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整体式轮边减速器框架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框架部8和第二框架部9。整体式行星齿轮框架虽然在刚性上有所提高,但同时对毛坯件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并且,由于在安装行星齿轮机构时,行星轮和太阳轮都需要从与太阳轮大小适配的开口10进入安装空间中,这就要求行星轮的直径小于太阳轮的直径,这样导致无法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行星齿轮框架,以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边减速器框架,该轮边减速器框架能够减少安装行星齿轮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同时提高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边减速器框架,其中,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行星齿轮的悬臂轴,该悬臂轴从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凸出。
优选地,所述悬臂轴上形成有支撑所述行星齿轮的齿轮支撑部,并且该齿轮支撑部的沿轴向的两侧设置有齿轮限位部。
优选地,远离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一侧的所述齿轮限位部为形成在所述悬臂轴上的与限位件配合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弹性卡环,所述限位槽为矩形卡环槽。
优选地,接近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一侧的所述齿轮限位部为形成在所述悬臂轴上的凸台。
优选地,所述悬臂轴为多个,且围绕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的回转中心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悬臂轴垂直地从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凸出。
优选地,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包括支撑部和围绕所述支撑部的边缘凸出的侧壁部,所述悬臂轴形成在所述支撑部上。
在上述轮边减速器框架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轮边减速器,包括轮边减速器框架和位于该轮边减速器框架内的行星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和与该太阳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其中,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行星齿轮框架,所述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悬臂轴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轮毂和可转动地穿过该轮毂的半轴,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轮边减速器,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太阳轮安装在所述半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边减速器框架中,通过使用一体形成的悬臂轴安装行星齿轮,简化了轮边减速器框架的结构,减少了安装行星齿轮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同时提高了轮边减速器框架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分体式轮边减速器框架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整体式轮边减速器框架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轮边减速器框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有行星齿轮的轮边减速器框架的主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剖切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支撑部 2 侧壁部 3 悬臂轴
31 齿轮支撑部 32 限位槽 33 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冷却装置
- 下一篇:物流输送系统驱动链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