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万向节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556.1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84 | 分类号: | F16D3/8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万向节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万向节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已知技术中,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近似的技术材料是CN201020547551.7 一种转向护套(如图4所示),它主要的结构是转向万向节护套,空心结构需要内置芯子模具才可以形成,成型后需要将芯子挤出,从缝口将芯子挤出过程中,容易撕裂橡胶护套的边角处,通过这个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双层橡胶密封护套及降低报废率,但是它的缺点是橡胶贴合可靠性需要加强,脱模时橡胶护套边角处容易损坏造成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橡胶护套在脱模时边角处容易损坏造成报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模时边角处不易损坏的转向万向节护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万向节护套,包括橡胶护套本体,所述橡胶护套本体包括外护套和内护套,所述外护套外壁与内护套外壁相互叠合,所述外护套内壁与内护套内壁相互叠合,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上各设有一个环形空腔,两个环形空腔叠合成橡胶护套本体的空心结构。
所述外护套的外壁的内部设有沿外壁形状的防止外护套变形的保持架。
所述橡胶护套本体的内孔是孔径沿轴向依次递增的孔,变形处形成两个台阶。
所述橡胶护套本体与支架连接,所述外护套外壁上设有对支架进行限位的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橡胶护套一分为二,再粘合,消除橡胶护套脱模挤出芯子的过程中导致的橡胶孔撕裂的问题,可以仍保持原设计尺寸并同时解决报废率高的问题,双层橡胶结构的橡胶护套可以很好的起到密封及塑料扭转中心偏转的容差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万向节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转向万向节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转向万向节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外护套,2、内护套,3、空心结构,4、保持架,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万向节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橡胶护套本体,橡胶护套本体包括外护套1和内护套2,外护套1外壁与内护套2外壁相互叠合,外护套1内壁与内护套2内壁相互叠合,外护套1和内护套2上各设有一个环形空腔,两个环形空腔叠合成橡胶护套本体的空心结构3。
外护套1的外壁的内部设有沿外壁形状的防止外护套1变形的保持架4。橡胶护套本体的内孔是孔径沿轴向依次递增的孔,变形处形成两个台阶。橡胶护套本体与支架5连接,外护套1外壁上设有对支架5进行限位的台阶。支架5的卡箍卡紧橡胶护套本体后也可提高外护套1和内护套2之间粘合的可靠性。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将橡胶护套一分为二,再粘合,消除橡胶护套脱模挤出芯子的过程中导致的橡胶孔撕裂的问题,可以仍保持原设计尺寸并同时解决报废率高的问题,双层橡胶结构的橡胶护套可以很好的起到密封及塑料扭转中心偏转的容差功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跑车制动钳
- 下一篇:连轴轴承带扭轴组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