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463.6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丹;王明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10 | 分类号: | B61G7/1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空间 载荷 车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铁车辆车钩座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
背景技术
现有城铁车辆多为标准轨距车辆,满足宽轨车辆的整车要求,即满足车钩、电气和制动等系统的接口要求,满足高载荷的工况要求。
与现有常规轨距的地铁车辆相比,宽轨地铁车辆采用了全新的牵引梁结构设计,该牵引梁结构设计采用了距离较近的横梁并缩减了原有地铁车钩座与转向架的空间,同时还改变了电气系统以及制动系统的安装位置和结构。
同时,由于原有车钩座采用侧壁式安装结构,其在横梁两侧空间变窄后就无法在狭小空间内对安装螺栓施加足够的紧固力矩,因此也就无法满足新的宽轨地铁车辆车钩座的设计安装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侧壁安装式车钩座因在狭小空间内无法施加足够紧固力矩,从而无法满足宽轨地铁车辆车钩座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为一个整体铸造而成的左右对称结构,其上端为安装端,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四个车钩座安装孔,车钩座安装孔设有内螺纹;上端的前端中间位置左右对称设有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下端的前端中间位置也左右对称设有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也设有内螺纹;上端在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之间以及下端在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之间均设有一个半圆柱面;左端的中心位置和右端的中心位置均设有一个减重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车钩座的上端面为安装面,其水平放置并与车体牵引梁的车钩座安装座下端的安装面贴合,通过采用在车钩座下方施加螺栓紧固力矩的安装结构和安装方式,能够为使用力矩扳手对安装螺栓施加大载荷紧固力矩的操作预留充分的操作空间,从而确保安装螺栓的紧固力矩满足宽轨车辆车钩座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前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与车辆车体连接时的应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与车钩缓冲器固定座连接时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为一个整体铸造而成的左右对称结构,其上端面为安装端面,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四个车钩座安装孔1,车钩座安装孔1设有内螺纹,通过螺栓、螺母实现与车体牵引梁连接。上端的前端中间位置左右对称设有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2,下端的前端中间位置也左右对称设有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2,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2也设有内螺纹。上端在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2之间以及下端在两个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2之间均设有一个半圆柱面4。左端的中心位置和右端的中心位置均设有一个减重孔3。
如图5所示,具体安装本发明的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时,将该车钩座安装端的上端面水平放置,使其与宽轨地铁车辆车体牵引梁6的车钩座安装座5的下端面平行并贴合,调整车钩座安装孔1的方向,使其与车钩座安装座5上的对应孔对齐,将八个安装螺栓顺次从下向上穿过车钩座安装孔1,并在充裕的操作空间内用力矩扳手对每个安装螺栓施加紧固力矩,使其分别旋紧并将车钩座与牵引梁6的车钩座安装座5可靠固连。在这种操作空间宽裕的安装方式下,螺栓的紧固力矩能够达到规定的500Nm的大载荷紧固力矩值,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如图6所示,具体应用本发明的宽轨地铁车辆小空间大载荷车钩座时,将一个缓冲器固定座7的半圆柱面与车钩座上端的半圆柱面4对齐,并使缓冲器固定座7的螺孔分别与缓冲器固定座安装孔2对齐,然后通过螺钉旋紧固定。采用同样的方式,完成车钩座下端的另一个缓冲器固定座7的安装过程。
采用本发明的车钩座结构,可以将车钩座悬吊于宽轨车辆的牵引梁下方,其安装空间不受任何阻挡和限制,并为与车钩座相匹配的压溃管提供了宽阔的结构调整空间,进而提高压溃管在碰撞中对碰撞动能的吸收效果,同时车钩吸能时车钩座不会发生剪切后退形变,避免与转向架的发生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近球形的点阵显示屏和接近球面的点阵显示屏
- 下一篇:展示平台